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71篇
  免费   1033篇
  国内免费   432篇
电工技术   617篇
综合类   884篇
化学工业   2695篇
金属工艺   1326篇
机械仪表   1610篇
建筑科学   4802篇
矿业工程   1590篇
能源动力   299篇
轻工业   653篇
水利工程   2205篇
石油天然气   778篇
武器工业   64篇
无线电   7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6篇
冶金工业   796篇
原子能技术   135篇
自动化技术   1925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659篇
  2022年   708篇
  2021年   775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470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588篇
  2014年   1293篇
  2013年   975篇
  2012年   1155篇
  2011年   1175篇
  2010年   1083篇
  2009年   1155篇
  2008年   1245篇
  2007年   1018篇
  2006年   887篇
  2005年   913篇
  2004年   820篇
  2003年   825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快运动微损伤的结痂速度,促进运动微损伤治疗恢复和自愈效果,提出激素干预下一次运动微损伤低功率激光修复系统。通过分析低功率激光在运动医学方面的作用,以CMOS相机、传感器、光源等作为修复系统的硬件,通过驱动脉冲干扰传输,得到图像输出信号,使用不同照明方法滤波图像信息,以用户界面、损伤检测模块、激光模块、主控模块、视觉模块与配置模块构成系统软件部分,依靠该系统抑制胶原纤维的超量生成,抑制活性氧产生,缩减脂质过氧化破损,加快肌肉再生,进而完成对运动微损伤的修复。试验结果表明,激素干扰下低功率激光修复系统能够有效修复不同程度上的运动微损伤,使受损伤区域结痂的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2.
不同重构土壤材料配比的土壤改良和苜蓿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露天矿区土地生态修复中表土稀缺和土壤贫瘠难题,从充分利用矿区当地常见的原材料出 发,利用风沙土、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后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优选适宜于该地区的重构土壤配比。 结果表明:利用风沙土、 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重构土壤具有可行性;不同重构土壤配比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 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但不同配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纯风沙土(CK)相比,不同 重构土壤配比下紫花苜蓿生物量、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9. 05% ~ 624. 76%、17. 99% ~ 131. 80%、 17. 72% ~ 239. 20%和 33. 01% ~ 650. 45%。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基质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存在协 同效应。 综合来看,风沙土与红黏土按 1 ∶2 复配,同时添加 15%煤矸石、5%玉米秸秆及 0. 05%腐植酸,土壤重构效果 最佳。 该研究为矿区土壤重构及降低土地生态修复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稀土改性沸石具有优异的污染物吸附和置换能力,但其用于水体治理的研究多停留于实验室阶段,罕有实际工程应用。以江西省瑞昌市城东片区黑臭水体应急治理项目为实例,探索稀土改性沸石用于城镇黑臭水体治理的可行性。城东片区位于瑞昌市中心城区,分布有4条主要排污渠道,属典型黑臭水体,溶解氧含量低,氨氮、总磷浓度高,呈黑灰色,且散发恶臭。通过前期调研、方法研究和技术论证,研究提出“稀土改性沸石+人工曝气”的技术路线,对区域黑臭水体实施协同治理,从而达到改善水质、恢复水生态、提高自净能力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同步去除水体中氮、磷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可达75%以上,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可为城镇黑臭水体应急治理方案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开挖修复行业发展迅速,但标准化进程相对滞后。对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排水管道原位固化修复用 内衬软管》(T/CUWA 60052—2021)的编制背景、编制原则、适用范围、参数指标等进行解读,分析管道原位固化修复技术的发展情况,并与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剖解内衬软管的结构型式,指出控制内衬软管材料质量的关键参数指标,为内衬软管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管道原位固化修复的施工、质量验收提供参考和依据。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内衬软管产品标准的空白,对实现管道原位固化修复工程材料的国产化和标准化,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泸县发生6.0级地震,对当地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为掌握文化遗产在此次地震中的破坏情况,对古建筑、古桥、渡槽、摩崖造像、古遗址以及可移动文物进行震害调查,分析破坏原因,提出不同文化遗产的震害等级,并统计其在此次地震中破坏占比。研究结果表明:古建筑中木结构的震害较轻,砖木结构和石木结构的损伤较为严重,表现为墙体开裂、倾斜、倒塌和屋面损毁等破坏;古桥的桥面板产生裂缝和起壳,桥头堡基石发生移位;摩崖造像发生开裂、石像脱落,部分岩石发生坠落;古遗址的原有缝隙增大,石砌墙歪闪或倾斜;可移动文物与陈列台连接的金属卡件在地震下崩落。根据震害调查结果,将文化遗产的震害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古建筑的维修与加固、摩崖造像的一体化监测、古桥的维护与应急抢险、可移动文物的隔震保护提出几点建议,为我国文化遗产的抗震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君  田旭飞 《水泥》2022,(2):62
研究了水泥辊压机辊面堆焊的两种工艺,辊子修复时机、堆焊刨削程度、堆焊焊材等因素对辊面修复的影响,新堆焊工艺可大大节省维修时间、堆焊费用,延长辊子寿命。  相似文献   
7.
8.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得到空前发展,但水泥石裂缝的出现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自修复水泥石相关内容进行调查,研究自修复水泥石的作用形式和应用现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张铭  程晓鸿  王晓强  姜赟 《江苏建筑》2021,(4):90-93,113
结合工程实例,在生态修复工程中,分析施工地区的地层土质情况,进而采用振冲砂石桩法对淤泥土层进行地基处理,介绍了砂石桩加固地基的原理和施工工艺.采用标贯试验评价了地基的承载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振冲砂石桩加固淤泥质软土地基,对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有明显效果,减小了复合地基整体变形,有利于生态和环保.该案列为类似的生态修复工程中应用砂石桩复合地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