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以往提及完备严密的长城防御体系 多系明长城,而追溯起来,这种完备的长城体 系早在汉代就已经基本成形。玉门关地处河 西走廊西端的荒漠戈壁,疏勒河沿岸,是丝绸 之路从中原进入西域的最后关口。将玉门关地 区以往的考古研究成果与遗存调查相结合, 分析敦煌屯田、设郡与玉门设关的时序关系, 分析玉门关的物质遗存及其历史功能。玉门关 集中包含了汉长城体系的各类设施:障、坞、 燧、关、置、仓、边墙等类型,共同实现了边塞 地区的居住、屯田、御敌等历史功能,承载了 河西汉塞的屯田系统与守边系统,受到经济与 军事双重因素的影响。认知玉门关“从屯田到 守边”的历史过程,对于理解汉帝国的边疆控 制与经营具有重要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边境地区是国家政权的末梢和地缘政治的缓冲区域,其战略地位随着国家崛起进程的加快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边境乡村振兴的特殊理论与实践源于边境地区乡村衰退问题,边境地区特殊的"边情"决定了该地域空间实施乡村振兴独特的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对于守边固防、乡村价值重构、跨境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国家认同强化和国家形象塑造等具有独特价值。边境乡村衰退以及基于其逻辑基点而实施的乡村振兴的实效性与独特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整合边境内外治理资源、强化边境基层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口增长动力机制、国民意识教育机制等多重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