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4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6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49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766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最新采集的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英雄岭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差异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西英雄岭构造带具有东西分段、南北分带、深浅分层的构造特征;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是英雄岭构造带构造变形的关键时期,受先存的古构造正断层的影响,在该时期沉积的暗色泥岩、膏岩盐等软弱岩层的不均衡分布是控制英雄岭构造带构造特征差异的因素。古近纪,阿尔金断裂开始活动,英雄岭构造带在弱伸展构造环境下发育正断层,控制暗色泥岩、膏岩盐等软弱岩层的发育;新近纪,东昆仑断裂开始活动,柴西英雄岭构造带在强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现今的正反转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砂砾岩储层物性差异的成因,以石臼坨凸起东北缘秦皇岛19-A构造和秦皇岛29-B构造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为例,通过岩心、铸体薄片、岩石物性、全岩分析、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定量分析了砂砾岩储层的差异、控制因素以及孔隙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沉积作用控制了不同构造的岩性差异和原始物性差异,是其主要因素。秦皇岛29-A构造沙一段+沙二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中砂岩、粗砂岩夹薄层砾岩储层,粒度相对较细,砾岩比例小(约为2%),粒间以少量泥质为主,物性好,原生孔隙为主。秦皇岛29-B构造沙一段+沙二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含生物碎屑的砾岩与中砂岩、粗砂岩互层的储层,粒度较粗,砾岩比例高(约为57%),粒间以大量方解石、白云石等胶结物为主,物性差,次生孔隙发育。受控于沉积作用的差异,秦皇岛29-A构造沙一段+沙二段储层原始孔隙度为32.7%,秦皇岛29-B构造储层原始孔隙度为29.6%。②不同沉积作用影响下,砂砾岩储层经历了差异成岩演化。在长期碱性→酸性→短暂碱性的流体演化过程中,秦皇岛29-A构造经历了较强的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6.2%,孔隙度损失率为47.1%)和较弱的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5.5%,孔隙度损失率为15.5%);秦皇岛29-B构造经历了较弱的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0.1%,孔隙度损失率为35.6%)和较强的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4.9%,孔隙度损失率为53.2%)。2个构造均经历了相近的强烈溶解作用(秦皇岛29-A构造增加孔隙度为8.3%,增孔率为24.7%;秦皇岛29-B构造增加孔隙度为7.2%,增孔率为25.8%)。③孔隙定量演化揭示,不同构造的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地质勘查和综合研究工作,在青海柴北缘新发现了一个中型规模的金矿床——青山金矿。青山金矿位于柴北缘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是滩间山地区继金龙沟金矿床、细晶沟金矿床、青龙沟金矿床之后发现的又一处具有较好找矿潜力的矿床。根据野外地质工作,结合室内综合研究,讨论了青山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青山金矿属于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通过青山金矿的发现,证明柴北缘地区仍具有良好的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中,氯化镁一直被作为副产品和工业尾料被排放。据统计,在柴达木盆地每年约有3 000万t的水氯镁石难以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为促进盐湖资源的循环利用,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省内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产业技术研究,针对技术问题开展了科技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属于多期构造叠加的新生型前陆盆地,复杂的构造背景造就了盆地内成因复杂的超压。目前对该区超压的成因认识尚不确定,导致在钻井过程中事故频发,背斜顶部多钻遇超压水层、差气层、气-水同层。在泥岩压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后的声速与有效应力图解法,识别了研究区存在的超压类型,评价了各种成因类型的超压在超压形成中的贡献,分析了研究区背斜顶部超压水层的成因。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浅部地层(2 100~2 200 m以上)主要发育不均衡压实超压,而较深部地层(2 100~2 200 m以下)超压存在多元成因,主要有不均衡压实、传递及其他成因超压(如构造挤压),其中传递增压作用最为明显,对超压的复合成因段总超压的贡献最大为57%。超压传递的途径主要有:垂向沟通深部超压地层的断裂、侧向传递背斜翼部埋深较大地层内超压的输导层。古近纪以来地层较快的沉积速率和岩性组合造就了普遍发育的不均衡压实超压,对超压的复合成因段总超压的贡献最大为43%;其他增压机制在该地区对超压的贡献较小,大部分为4%~6%。研究区湖相地层背斜顶部未发现可观的高丰度气层,主要受输导条件、超压体的封隔及超压的增溶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山前带东段发育两组成因不同的断裂体系,分别受控于阿尔金走滑作用和东昆仑冲断作用。坪东、鄂东、牛北等主要断裂控制了"隆坡相间"的构造格局,各构造单元的形成演化差异性明显,导致了油气成藏特征的不同。早期活动的NNW向深大气源断裂控制油气富集带的形成,不同类型构造单元控制了油气藏的主要类型,晚燕山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长期运移的优势指向区和富集层系。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录井和成像测井数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以及储集层微观研究和盖层条件评价等综合分析,研究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高产原因。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溶蚀孔和微孔,其中大量发育的基质微孔和溶蚀孔为研究区气藏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受控于第三纪咸化湖环境,基岩顶部0~18 m内发育的裂缝及孔隙被石膏和方解石充填,形成良好的基岩"顶封式"盖层。这种特殊的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使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富集高产,主要发育两种气藏:一种是基岩顶部裂缝-孔隙型气藏,主要分布于基岩"顶封式"盖层顶面之下20~50 m区域,受构造控制明显,气藏高产、稳产;另一种是基岩内部裂缝-孔隙型气藏,纵向含气深度大,含气差异大,横向变化快,气藏高产,稳产效果差。  相似文献   
8.
南阳盆地是白垩纪晚期以来持续发育的断陷盆地,通过对南阳盆地钻孔及河流阶地的研究,并结合ESR测年方法,对南阳盆地北缘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冲洪积层主要由全新统、上更新统、中更新统组成,分别构成了湍河的Ⅰ级、Ⅱ级、Ⅲ级阶地;中更新统以来,研究区垂直升降运动较为明显,湍河下蚀作用十分强烈,多级阶地的结构体现了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总体持续下蚀过程,且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其下蚀速率由慢至快又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青藏高原内部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压扭性沉积盆地,印支运动以来一直处于沉降发展阶段,期间形成了总量达30 000×108 m3的天然气资源。上新世狮子沟组沉积时期古气候演化过程不仅控制了盆地内部层序地层的发育和演化过程,也是世界最大生物气资源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以柴达木盆地全井取心最长的气钾1井为重点,利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氯离子含量、微量元素、总有机碳含量测定,综合岩心、测井及古生物资料,结合层序地层特征,对盆地狮子沟组沉积时期古气候演化过程进行重建。气钾1井Sr/Ba、Sr/Ca比值与氯离子含量呈正相关,Sr/Ba、Sr/Ca比值随盐度增加而增大,在干旱环境中呈高值;Rb/Sr比值、总有机碳含量与氯离子含量呈负相关,Rb/Sr比值、总有机碳含量随盐度增加而减少,在干旱环境中呈低值,为柴达木盆地古气候演化精细研究提供了依据。柴达木盆地上新世狮子沟组沉积期古气候整体经历了干旱-湿润-干旱的演化过程,湖盆水体呈微咸水,结合层序地层特征,内部首次划分出5个次级气候旋回。古气候演化过程中呈现的旋回性与层序地层演化基本一致,表明前者对后者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东油田是柴达木盆地单个油藏储量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物性最好、开发效益最佳的整装油气田。通过对英东油田的地质再认识,对成藏条件及技术难题进行了攻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雄岭地区位于柴西地区茫崖生烃凹陷,油源条件丰富,新近系油砂山组以宽缓的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为主,砂、泥岩纵向交替出现,砂体分布广泛且物性较好,泥岩为主要盖层,与古近系优质烃源岩形成一套完整的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英东地区的大型滑脱断层沟通了古近系优质烃源岩和中、浅层构造圈闭,使早期聚集的油气藏发生调整,同时后期形成的油气持续运聚,深、浅层断裂形成"接力式"输导,在浅层晚期形成的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中、浅层断层具备良好的侧向封堵性能,有利于油气的保存。针对英东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油藏特征,形成了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为落实油气勘探目标奠定了基础。针对英东油田含油气井段长、流体识别难度大等问题,建立了长井段多油气水系统油藏开发模式、多条件约束复杂断块地质建模技术。通过明确英东油田的成藏机理,攻克工程复杂关键技术,为实现英东油田的高效开发和增储上产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