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81篇
  免费   2564篇
  国内免费   2361篇
电工技术   3154篇
综合类   2791篇
化学工业   13237篇
金属工艺   3531篇
机械仪表   2278篇
建筑科学   1104篇
矿业工程   1580篇
能源动力   3331篇
轻工业   7007篇
水利工程   340篇
石油天然气   6025篇
武器工业   176篇
无线电   23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67篇
冶金工业   1373篇
原子能技术   619篇
自动化技术   39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99篇
  2022年   1174篇
  2021年   1230篇
  2020年   1343篇
  2019年   1526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1062篇
  2016年   1192篇
  2015年   1355篇
  2014年   2859篇
  2013年   2294篇
  2012年   2776篇
  2011年   2796篇
  2010年   2531篇
  2009年   2646篇
  2008年   2922篇
  2007年   2698篇
  2006年   2478篇
  2005年   2467篇
  2004年   2411篇
  2003年   2077篇
  2002年   1740篇
  2001年   1578篇
  2000年   1320篇
  1999年   1167篇
  1998年   1093篇
  1997年   1011篇
  1996年   1000篇
  1995年   883篇
  1994年   749篇
  1993年   539篇
  1992年   594篇
  1991年   494篇
  1990年   504篇
  1989年   46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  滕琳  吕瑞雪  杜传伟  罗海宁 《中州煤炭》2022,(11):53-57,79
针对莺山断陷北部沙河子组沉积相带变化快、钻遇井较少、沉积分布规律及物源认识不清等问题,采用单井相、地震相分析等手段开展研究区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湖泊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其中扇三角洲相包括3亚相9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包括2亚相6种微相,湖泊相包括2亚相4种微相。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将其地震相划分为3类:①平行、中低振幅、连续;②似平行、中低振幅、中低连续性;③杂乱反射、中低振幅、断续。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表明研究区沙河子期主要受三支物源体系控制(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最终明确各个砂组沉积演化规律,每个砂层组时期沉积类型存在差异。该研究成果可为莺山断陷北部沙河子组勘探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不同发酵时期泡青菜香味物质的演替规律,该研究以发酵周期为1年半的泡青菜为研究对象,前1年每个月取样1次,后半年每3个月取样1次,共计14个样品,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发酵时间泡青菜的香味物质,并采用聚类分析进一步解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类,285种香味物质;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烃类、酮类物质呈增加趋势,酯类、醇类物质呈下降趋势。根据香味物质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8个月发酵周期内的泡青菜分为5个发酵阶段,即发酵前期0~5个月,主要呈现浓郁醇香和辛辣味;发酵中前期6~9个月,主要呈现浓郁花果香和较淡辛辣味;发酵中后期10~12个月,主要呈现浓郁花果香和发酵酸香,以及较淡辛辣味;发酵后期15个月和发酵末期18个月,主要呈现浓郁花果香及微微辛辣味和发酵酸香。  相似文献   
3.
E-Nose结合GC-MS分析两种花椒精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花椒精油和青花椒精油进行风味成分分析和抑菌活性研究,利用电子鼻联合气质及抑菌实验,为花椒精油在食品行业的保鲜利用及研发新型食品抑菌复配剂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GC-MS、电子鼻测定两种花椒精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其做出比较和分析;通过打孔法、滤纸片法、二倍稀释法分别测试两种花椒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通过GC-MS有11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被检出,红、青花椒精油分别被检出74种、65种,且有28种为共有成分,分别为萜烯类、烃类、醛类、醇类、酮类、酸类、酯类、杂环化合物及其他类共9类,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是萜烯类和醇类、萜烯类和其他类;红花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值(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5.00,2.50 mg/mL,青花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25,2.50,2.50 mg/mL。两种花椒精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种类及类别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含量上差异较小,故红花椒精油和青花椒精油可以通过复配使其抑菌达到较优效果;青花椒精油对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大于红花椒精油,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却小于红花椒精油。  相似文献   
4.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二号断裂带由一组雁列式正断层组成,断层相互叠接部位形成大型变换带,前人对该大型变换带的控储作用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以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为研究基础,对二号断裂变换带的展布特征、演化过程及控储作用开展了系统分析。二号断裂主要受新生代两期伸展活动的影响:早始新世,受北西-南东向伸展应力控制,基底断层复活,形成北东向的单一、连续大断层;渐新世中、晚期,伸展应力转为近南北向,基底断层活动减弱,上部盖层内发育分段式、雁列式断层,断层联接部位形成变换斜坡,并控制了B洼流沙港组一段的重力流沉积体发育。西北物源大型三角洲经由各分段断层间的变换斜坡进入B洼,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二次搬运形成富砂湖底扇,钻井证实B洼流沙港组一段重力流沉积体呈北东向平行于二号雁列式断裂分布,沉积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流。该认识为深洼带流沙港组一段岩性圈闭的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吉木萨尔南部中上二叠统发育的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泛、有机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吉木萨尔南部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和上二叠统梧桐沟组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对泥页岩样品开展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该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和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泥页岩沉积时的氧化还原条件、古盐度和古气候特征。结果表明:①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沉积期处于贫氧的弱还原环境,有机质来源整体上以低等水生生物、沉水植物、原核生物等为主,芦草沟组中段混有少量高等植物输入;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沉积期处于弱氧化—弱还原的环境,有机质来源整体上以低等水生生物、沉水植物、原核生物等为主,可能混有少量的高等植物,与芦草沟组相比有较多的沉水植物、泥炭藓、原核生物等;②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沉积时期湖盆为咸化—半咸化的水体,以干热的古气候条件为主;而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沉积时期则为弱咸化—淡水的湖盆水体环境,以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为主;③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研究区湖盆水体整体上呈现咸化程度降低,沉积有机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物、沉水植物、原核生物等为主,古气候呈由干热变为温暖湿润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7.
基于电子鼻、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HS-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联用(HS-SPME-GC-MS)分析不同发酵年份老香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区分不同发酵年份老香黄。电子鼻主成分分析能明显区分发酵与未发酵的老香黄,两者风味差异较大,老香黄发酵3年和4年的风味成分最为相似,而其余发酵年份风味存在较大差异。HS-GC-IMS定性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酚类、酸类、杂环化合物和其它共9类。HS-SPME-GC-MS则一共鉴别出50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酚类、酯类、醚类、杂环化合物和其它共8类。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萜品油烯、柠檬烯、异松油烯、1-石竹烯、巴伦西亚橘烯、芳樟醇、α-松油醇、糠醛、麦芽酚、茴香脑、2,4-二甲基苯乙烯为14种共有挥发性成分,经OPLS-DA模型筛选出8种标志性挥发性化合物(VIP>1)。综上,未发酵和发酵1~5年的老香黄风味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的8种挥发性成分为区别不同年份老香黄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9.
采用乙二醇做萃取剂,150℃加热回流2.5 h处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切片试样,再以异丙醇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内标工作曲线法测定了PBT切片中游离四氢呋喃(THF)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6.3%~98.6%,相对标准偏差为2.6%~3.5%,均符合国家标准对化学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使用昂贵的顶空进样器,试样不需要粉碎剪切等复杂的处理操作,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完全可以应用于PBT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毛叶山桐子油脂肪酸的影响,采集2019年9~12月的7批毛叶山桐子果实,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毛叶山桐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1%,亚油酸含量达到了67%,其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与ω-3 PUFA比值约为60∶1远大于世卫组织推荐摄入比例4∶1,更适合用作ω-6 PUFA补充剂;毛叶山桐子果实含油率随采收期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在10月18日达到最大值(38.83±0.26)%,比最低时提高了13.99%;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相对稳定,变化幅度都<5%,含油率最高时和最低时的脂肪酸组成并无显著差异(置信水平>0.99);双键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含油率相反,在10月18日达到最小值7.93±0.12,变化程度较含油率更小。因此,10月18日前后采收的毛叶山桐子含油率最高且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重庆地区毛叶山桐子的推荐采收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