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4篇
建筑科学   321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188篇
水利工程   11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1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纯进 《绿色环保建材》2020,(4):250-250,254
通过实施混交造林技术试验可以为造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提升造林效果。文章就此针对混交造林技术试验进行研究。首先,对常见混交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合理选择混交方式、灵活应用混交手段等技术。接下来,对影响混交造林的立地条件、树种特性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具体实例详细分析了混交造林技术试验的过程。最后,就如何控制技术试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油茶在我国的种植较早,也积累了不少的种植经验,为现代油茶种植的广泛推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我国目前就有许多大规模的油茶种植区域,像湖南、广东、广西等,这些区域都是油茶的重点产区,极大的带动了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但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油茶产量,促进经济的增长,相关种植人员要不断提高油茶种植技术,实现油茶的丰产种植.主要结合广西河池地区的优良油茶苗木繁育及丰产造林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4.
5.
《Planning》2015,(11)
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的树种,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造林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国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大面积的采伐林木资源导致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大幅度缩减。在我国推行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省地区都逐渐的开展造林工程。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可以直接的反应我国造林工程的质量。同样找寻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落叶松成活、成材率也是林业部门应当抓起的首要任务。这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增加我国林业的覆盖面积,才能保证日后发展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6)
林业发展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离不开造林技术。本文将针对思南县林业生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加快林业发展与造林技术提出建议,更好的促进当地林业发展,确保思南县生态林业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1)
播种造林是目前营林种植工作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切实有效的提高了国有林场的建设规模与发展速度。文章通过对播种造林的优点和类型进行分析,总结造林工作的技术要点,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加强对种植土壤的优化处理,可提高种子的成活率,促进森林整体质量进步。  相似文献   
8.
沙棘耐旱、抗风沙,在盐碱地的存活率极高。同时,该作物还有极高的药用属性,在青海本地有着较高的市场潜力。就繁育、播种、造林等一系列栽植技术要点做系统阐述,为青海本地做好退耕地造林、荒山造林推广栽植推沙棘树种作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为了响应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我国许多地方都采取了退耕还林、造林护林的措施,正是由于国家这项政策举动推动了林业的发展.而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把握好造林技术以及育林的方法便可使造林工程事半功倍.因此,就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