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0篇
化学工业   89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08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一株除磷酵母菌在除磷过程中表面形成局部富磷区域的现象,将其引入到结晶除磷中,开发了酵母菌诱导强化磷酸铵镁(MAP)结晶协同除磷新体系。以A2/O污泥浓缩池富磷上清液为处理对象,探究了pH、Mg/P、N/P、反应时间和搅拌强度对该体系除磷效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结晶产物的形貌及晶型。结果表明,酵母菌诱导强化MAP结晶体系处理A2/O污泥浓缩池富磷上清液的最优参数如下:pH=10.0、Mg/P=2.0、N/P=2.0、反应时间=30 min、搅拌强度=300 r/min,出水磷浓度可低至1.71 mg/L,除磷率为97.14%。结晶产物分析结果表明,酵母菌分泌的大量胞外聚合物(EPS)可以吸附废水中的PO43--P和Mg2+,在菌体周围形成富磷区域,进而以酵母菌为晶核形成MAP结晶产物,实现磷的去除与回收。  相似文献   
2.
对长白山蓝靛果(Lonicera edulis)鲜果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筛选获得可降解有机酸的酵母菌株,研究其降酸特性和耐受性并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蓝靛果果实中筛选出5株具有降酸作用的菌株,其中B5对于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的降酸率分别为42.60%±0.85%、18.28%±0.80%、13.09%±0.61%。对菌株B5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26S rDNA鉴定,菌株B5为二孢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耐受葡萄糖、SO2质量浓度分别为250 g/L,400 mg/L,耐受酒精度为18%vol。本实验结果可为果酒产品生物降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铜仁市刺葡萄园采集土样,采用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YPD)培养基分离、纯化酵母,通过WL营养琼脂培养基筛选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并对其乙醇、糖、酸、温度及SO2耐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10株酵母菌株,其中菌株TR-2、TR-3、TR-6、TR-7、TR-10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且菌株TR-6、TR-10耐受性较好,均分别能在乙醇体积分数为16%、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00 g/L、柠檬酸质量浓度为30 g/L、SO2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YPD液体培养基和高温45 ℃、低温5 ℃条件下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4.
对将微生物运用在食品制造是人类运用微生物最早且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人类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运用微生物创造出来了很多营养丰富、种类繁多以及风味独特的食品。以下就将重点围绕食品微生物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理论概述食品微生物就是和食品相关的微生物总称。在食品加工中最常用到的微生物主要包含细菌(乳酸菌、醋酸菌)和真菌(酵母菌、霉菌)两类。  相似文献   
5.
万豫  张敏  翁云宣  李成涛 《化工学报》2020,71(4):1828-1835
利用酵母菌发泡制备了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多孔水凝胶(D-PC),采用FTI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和Zeta电位分析共同证明了酵母菌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SEM和BET分别对其三维网络结构进行了观察以及比表面积、孔径进行了测定;研究了D-PC在不同条件下对亚甲基蓝(MB)的去除,通过纤维素降解酶实验测试了D-PC的降解性。研究结果表明:酵母菌通过静电作用包覆在D-PC内;随着酵母菌量的增加,D-PC的比表面积增大、平均孔径减小;D-PC对MB的去除机制以化学吸附为主,且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去除效率随着酵母菌的增加而增大,随着pH、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一定条件下D-PC能降解水凝胶中的聚乙烯醇。  相似文献   
6.
7.
为发掘和保护新疆牧区传统发酵驼乳中潜在益生酵母菌资源,从新疆伊犁地区不同牧区采集12份传统发酵驼乳样品,通过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YPD)培养基分离酵母菌,通过富含植酸二钾的培养基初筛及降解植酸盐能力的测定从中筛选可降解植酸盐的酵母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5.8S rDNA ITS1/ITS4区域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其耐酸及耐胆盐性能。结果表明,筛选出11株可分解植酸盐的酵母菌,鉴定8株为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2株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1株为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其中库德毕赤酵母菌BJ9-12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的存活率分别为87.79%和81.50%,耐酸及耐胆盐性能较好,且培养48 h时分解植酸盐的透明圈直径达到3.45 cm,在发酵食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缩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前增菌时间,提升检测效率,本研究将酵母菌(ATCC9763)作为一种生长促进剂加入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前增菌培养基(LB1)中,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酵母菌可以使单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长速度提升近100%,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与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接种量、培养基的溶氧量以及培养方式密切相关。根据酵母菌的生长特性分析,这种促进作用产生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酵母菌在生长过程中发酵分解了培养基中的糖类等营养物质,改善了单增李斯特氏菌的营养条件,从而提高了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繁殖速度。本研究为缩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的富集培养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侧面提示我们要关注发酵类食品遭受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
从采自南宁地区的米酒曲中分离酵母菌并进行鉴定,同时选取鉴定为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分离株进行了红枣酒制备,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其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米酒曲中分离出的酵母菌被鉴定为5个属的5个种,且以S. fibuligera为优势菌株,占分离株总数的50%。红枣酒中含量较多的氨基酸为脯氨酸和天冬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 857.93 mg/L和771.59 mg/L,而呈味氨基酸主要以甘味和酸味呈味氨基酸为主,占氨基酸总量的68.2%和23.6%。异戊醇和乙酸乙酯为红枣酒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平均相对含量为33.03%和24.37%。  相似文献   
10.
研究四川浓香型白酒制曲过程中酵母菌、芽孢杆菌类群以及工艺指标(理化因子和质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大曲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多样性及其与工艺指标的关系。根据QB/T 42572011《酿酒大曲通用分析方法》,监测制曲过程中的工艺指标,同时采用纯培养技术对11个样品中的酵母菌和芽孢杆菌进行选择性分离。纯培养获得的194株酵母菌,归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9个属,其中7个属都集中在酵母菌目(Saccharomycetales);148株芽孢杆菌被鉴定为8个种,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优势菌。另外,研究也验证了四川浓香型大曲在生产周期第90~180天为最佳使用期的生产经验,随着贮存期的继续延长,大曲品质出现大幅下降。冗余分析显示,温度、水分、酸度和淀粉含量与两大微生物类群以负相关为主,3种酵母菌(Kazachstania exigua、Candida tropicalis和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和3种芽孢杆菌(B.subtilis、B.horneckiae和B.megaterium)是影响大曲质量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四川浓香型大曲生产过程中具有丰富的酵母菌与芽孢杆菌多样性且发生动态变化,它们既受到制曲理化因子的调控,也影响大曲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