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0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66篇
电工技术   59篇
综合类   165篇
化学工业   288篇
金属工艺   198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209篇
矿业工程   3430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0篇
冶金工业   1478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酒钢镜铁山矿运用硐室大爆破处理山头岩体,以便为2号(中)矿体的开采形成良好的覆盖层。由于爆破设计合理,工程质量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勇 《矿产综合利用》2022,43(4):12-16+20
青海铁矿中伴生少量的金银铜,这些伴生矿物达到回收标准,实验采用先磁后浮及先浮后磁工艺流程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磁后浮流程可获得铁精矿含全铁68.25%,铁回收率77.48%,铜精矿含铜28.60%,铜回收率41.14%,铜精矿含金18.60 g/t,含银1127.91 g/t,金回收率44.44%,银回收率46.23%,实验指标较为理想,达到了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对同类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地识别与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并通过高效精准的分析解译为找矿勘查提供帮助。 以典型的鞍山式铁矿———弓长岭铁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像质量较好的 Landsat 8 OLI 遥感数据源,在遥感图像预处 理的基础上,利用羟基矿物和铁染矿物在特定波段的吸收或反射特征,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主、波段比值法为辅,对研 究区遥感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专题信息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结果表明:弓长岭地区蚀变异常较分散,铁异 常主要分布在矿区中心且向南延展,蚀变信息最强区域为露天采区;羟基异常范围较大,且矿区南部有较多弱异常分 布。 同时,经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对比分析,在研究区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信息,提取铁和羟基蚀 变信息效果较好。 提取结果与研究区内已知矿点吻合较好,证明蚀变信息对矿床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某铁矿 165 万 t/a 悬浮磁化焙烧—磁选生产线中,-15 mm 粉矿经球磨机湿法磨矿至-0.075 mm 含量 40% ~ 50%,再经盘式压滤机脱水后进入悬浮焙烧炉。由于焙烧炉要求入料含水率低于 11%,而实际生产中通常滤饼含水率过高,无法满足焙烧炉的入料要求。研究拟采用高压辊磨机取代球磨机,作为干法制粉设备为焙烧作业生产干粉。经过实验室试验,高压辊磨机作为干式制粉设备,配合有效的干式分级设备,不仅可有效解决焙烧炉入料含水率问题,同时还可提高整个系统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6.
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原一、二系列细筛再磨工艺中,筛分作业为“预先+检查筛分”合一,总筛分质效率仅为27.18%,为了降低筛分设备的循环负荷,减少大量细颗粒在二段磨矿中的过磨现象,选矿厂对现场二系列细筛再磨的筛分工艺进行了改造,将预先筛分与检查筛分分开,预先筛分仍使用原有陆凯高频细筛,检查筛分使用振动力7.3 G的德瑞克高频细筛。改造完成后,对二系列的筛分质效率、筛下产物的粒度和TFe品位进行了考查,并与一系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流程改造,二系列的总筛分质效率为38.29%,比一系列的筛分质效率高11.11个百分点,最终筛下产物―0.074 mm粒级含量提高了4.01个百分点,TFe品位由43.33%提高到44.78%,原矿处理能力增加了1.87 t/h。将预先筛分与检查筛分分开后,总筛分质效率、选厂生产效率和精矿TFe品位均得到了提高,选矿厂每年约多增加经济效益752万元,可为其他类似选厂的细筛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和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保和能源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发展清洁能源生产技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研究重点。氢能具有无污染、比能密度高、资源丰富等特点,是最具潜力的传统化石燃料替代品之一。电催化分解水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制氢方法,但阳极上的析氧反应动力学缓慢,能量转换效率低,是大规模制氢的主要瓶颈。与稀有和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相比,镍-钴(Ni-Co)基电催化剂由于具有可调的电子结构、高导电性和低成本优势,有望在碱性溶液中实现卓越的OER活性和耐久性。  方法  文章总结并讨论了在OER中Ni-Co基电催化剂的最新研究发展。重点讨论了Ni-Co基电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以及在OER过程中提高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策略。  结果  为了代替钌、铱等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者们对Ni-Co基非贵金属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氧化物、氢氧化物、合金、氮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等在内的多种Ni-Co基催化剂通过化学结构的调控,从阳极角度提高了电催化制氢的活性。但这些催化剂又分别面临不同的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克服。  结论  开发具有高OER活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是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仍有一些技术问题尚未解决限制了Ni-Co基催化剂替代贵金属催化剂,但作为重要的贵金属催化剂替代品,Ni-Co基催化剂的研究为新型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摘要:铁矿粉烧结高温熔体的流动行为,对烧结矿强度的改善有重要影响,而其受到烧结料层内氧分压的深刻影响。以7种铁矿粉为研究对象,在实验测定2种氧分压下高温熔体流动行为的基础上,通过FactSage热力学计算、XRD矿相分析法及矿相数点法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高温保持段的氧分压从0.1 kPa升高至21.0 kPa,高温下生成液相比例升高,熔体黏度降低,从而使得高温熔体流动行为指数增大。高温熔体中包含高温液相和少量未熔固相。高温液相的存在形式为CaO-Fe2O3系和CaO-Fe2O3-SiO2系,前者的黏度远低于后者,在液相总量中的占比高于后者。较高氧分压和脉石成分含量促使CaO-Fe2O3-SiO2系液相生成。冷却后的黏结相主要包括赤铁矿、磁铁矿、铁酸钙和硅酸盐等矿物。当氧分压升高时,黏结相中生成的难熔磁铁矿向赤铁矿转化,低熔点的铁酸钙系矿物含量升高,从而促进了高温熔体流动。  相似文献   
9.
摘要:试验以锰品位27.7%,铁品位18.1%的低锰高铁矿为研究对象还原制备富锰渣,生产得到的富锰渣可用于冶炼硅锰合金,以达到高效利用低品位锰矿的目的。根据该矿的成分分析、XRD分析和粒度检测分析结果,采用还原 熔分法对低锰矿进行还原制备富锰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下各参数对低锰高铁矿的还原-熔分后渣中Mn、Fe元素的含量和Mn元素的回收率均有较大影响,同时结合Box-Behnke原理设计方案,选取温度、碱度以及配碳量3个试验因素,通过响应曲面法研究各因素交互作用下对Mn元素回收率的影响规律,对试验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建立相应的多项式模型。模拟优化得到最优的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1402℃,碱度0.10,配碳量10.04%,Mn元素回收率为97%。在最佳条件下做验证试验得出Mn元素回收率为95.80%,误差1.24%,证明响应曲面法预测模型具有可靠性,同时对低锰高铁矿的应用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通过热重法研究了不同机械活化程度的铁矿粉氢基还原特性,并分析和探讨了其还原反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氢气还原铁矿粉有促进作用,机械活化时间越长,还原特征温度越低,还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越低,但反应机制未发生变化,反应的限制性环节是其界面反应。机械活化明显影响到超细铁矿粉的逐级反应,对于未经活化的铁矿粉而言,逐级反应层次极不明显,而对于活化后铁矿粉的逐级反应层次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越发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