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24篇 |
完全免费 | 597篇 |
专业分类
建筑科学 | 1312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68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67篇 |
2014年 | 1176篇 |
2013年 | 573篇 |
2012年 | 1069篇 |
2011年 | 1066篇 |
2010年 | 993篇 |
2009年 | 1014篇 |
2008年 | 1049篇 |
2007年 | 1140篇 |
2006年 | 1061篇 |
2005年 | 761篇 |
2004年 | 640篇 |
2003年 | 529篇 |
2002年 | 223篇 |
2001年 | 236篇 |
2000年 | 198篇 |
1999年 | 146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 总被引:87,自引:7,他引:80
秉承工业景观,传达历史信息的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新方法,带来了新的景观形式。文章总结了工业废弃地产生的背景,论述了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的思想,设计手法,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1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该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意象,景观适宜地带,景观功能区,田园公园与主题景观和人类聚居环境等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自然通风(或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是当今生态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其应用目的是,尽量减少传统空调制冷系统的使用,从而减小能降低污染,同时更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自然畅风的理论依据是 和建筑外表面的风压和建筑内部的热压在建筑内产生空气流动,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不同进深,不同高度,文章从建筑通风这一特定的角度对几个耳熟能详的建筑范例做出新的分析,旨在揭示建筑通风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以美国圣保罗市安姆斯湖计划、英国伦敦湿地中心和中国成都活水公园为例,介绍了城市景观与湿地生态意义的成功结合. 相似文献
6.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土地、水、和财力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尽可能少的干扰来绿化和美化城市。在技术上,必须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中国的园林传统从来都与节约无关,因为它的起源和本质就是贵族和士大夫的骄奢淫逸生活的场景,也是颓废文化最佳的温床。因此,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亟需变故革新,首要的是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彻底抛弃被奉为国粹的“造园”之术,面对重重的环境危机,回归生存的艺术,更应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白话景观和白话城市,用节约和可持续的理念和生态科学知识,营建人地关系之和谐。 相似文献
7.
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首先从概念方面探索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继而论证了城市景观的综合性和应遵循的理念“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并结合实例印证这些理念,论文还简要地分析了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主张为不同生态习的植物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最后论述了城市景观的特色,指出竞相模仿的时风是不能形成特色的病因,而治病的良方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因“宜”制地。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从保护生态和满足人的视觉,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中河道驳岸的类型及现状河道驳岸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生态驳岸的涵义,以及在进行河道驳岸建设时,如何根据不同的河道类型选择不同的生态驳岸。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