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凯 《建筑师》2019,(1):66-72
将陈从周的中国园林研究放入学术史的脉络情境,重点考察陈从周与刘敦桢、童寯两位前辈的关联,在认识学术影响的同时也关注陈从周先生园林研究的自身独到特色,从而更清晰地理解陈从周先生的中国园林研究的历史贡献,并对20世纪中国园林学术史得到更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以往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公立学校颂歌的一元阐释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以作者本人对百年美国教育史学发展较为系统的研究为基础,重点研究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从讲简单的故事到讲复杂的故事;从教科书取向到学术取向;从一元阐释到多元阐释;从主流文化到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3.
唐代刘知几提出史学家要成为良史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清章学诚在继承刘知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想成为良史还要具备史德,由此形成史家“四长”,“四长”是良史应具备的条件。“四长”同样是史传作家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诸葛净 《时代建筑》2014,(1):166-169
文章通过对1953—2003年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与写作中对象、问题、方法、观念的梳理,审视建筑历史写作在"中国建筑"慨念的建立与转变中的作用,以及建筑观念变迁对历史写作的影响。文章指出,对于中国建筑定义的寻求构成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与写作的首要问题;而建筑学观念的改变决定了历史学家建构"中国一建筑一传统"的问题与话语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5.
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任务是反思建筑史学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方法论,在深层次上梳理建筑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史回顾总结,归纳提炼其中有关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各类特征,并探寻各种基础理论问题出现的根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建筑史学的学科自明性及其应有的基础知识价值和建筑文化批判功能,这也为构建中国建筑理论所需的建筑史学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为 《建筑师》2020,6(6):54-62
本文采取“全球史”的基本视角,以历史学中的“长十九世纪”概念为起点,以该“分期”前后的“空间过程”为主要对象,尝试性地建立一种新的建筑通史叙事框架,并继续检视与之相应的“现代性”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7.
作为"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会议的开场发言,文章从建筑史学的角度阐述了建构的话语与建造的诗学的关系,并呼吁建立一种面向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遗产和当代实践的中国建筑的建构话语。  相似文献   
8.
阅读两部中国建筑通史 体味一个世纪史学命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薇 《建筑师》2008,(4):85-90
作者对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和梁思成先生所著的《中国建筑史》这两部通史,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表述:一,“南刘北梁”的背后:通史内容和方法与中国营造学社和汇刊;二,时差中的解读:通史特色和价值与撰写过程和出版;三,轮回中的思考史学百年与两部建筑通史的意义。在以时间为轴、以比照为法、以史学发展为贯穿认识两部通史的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的同时,作者也对当下建筑史学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context and implications of a little-known but consequential ideological feud that emerged between rival “regionalist” and “modernist” camps of architectu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south Indian state of Kerala in the 1970s. Beginning wit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rivate residences of the key protagonists—the expatriate British Gandhian, Laurie Baker, and J. C. Alexander, an influential modernist and doyen of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in post-independence Kerala—the paper explores the contrasting views of both camps as they debated the idea of the modern house. Turning to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India, the over-representation of one camp and the relative invisibility of the other is then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radic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limate of the 1970s in Kerala. The paper considers how Baker’s rise to wider recognition and impact by the end of the 1970s can be understood only by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function” that Baker satisfied in Kerala society.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omplex network of influences and actors that appear in this specific case study, drawn from the assumed margins of India’s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makes the case for a flatter ontology of history, rejecting the existing “diffusion” model and enabling buildings and context to speak in equal measure.  相似文献   
10.
翟炼 《建筑与文化》2016,(5):179-181
本文从回顾“梁思成现象”的发展过程,对朱涛历史写作的分析,以及媒体的作用等几个角度探究“梁思成现象”的内在原因并得出初步结论:梁思成现象反映出建筑学与媒体间的断裂,关于梁思成的历史写作是建筑历史写作的一部分,梁思成现象的背后动因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