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71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91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疫情下医养机构封闭化管理已经步入 常态化,老年居民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抑郁、焦虑 等问题的挑战。康复花园作为养老社区中重要 的心理生理康复空间,需以循证设计为原则, 为新形势下的养老社区提供切实可行的康复空 间。本文以西南地区某持续照护型(CCRC)养 老社区项目实践为载体,梳理阐述循证设计在 康复花园中完整的运用实践路径,总结我国循 证设计流程模型,为风景园林的循证实践提供 全链条式的解析和验证。本文尝试提出基于系 统医学评估指标的证据收集创新体系,为康复 花园循证设计提供运用实例,对康复花园的康 复绩效提出基于证据的定量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2.
顾凯 《建筑师》2019,(1):66-72
将陈从周的中国园林研究放入学术史的脉络情境,重点考察陈从周与刘敦桢、童寯两位前辈的关联,在认识学术影响的同时也关注陈从周先生园林研究的自身独到特色,从而更清晰地理解陈从周先生的中国园林研究的历史贡献,并对20世纪中国园林学术史得到更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3.
晚明江南造园兴盛,呈现出日益专业化的倾向,涌现出一批造园名家,周廷策即其中之一,其代表作为止园飞云峰。首先梳理周秉忠、周廷策父子的相关史料,总结其作品的艺术特征;继而结合诗文绘画对止园飞云峰进行复原分析,并从可望、可行、可游、可居4个角度探讨飞云峰的营筑意匠。指出以飞云峰为代表的周氏叠山,既继承了魏晋以来"小中见大"的叠山传统,又体现了晚明画意影响造园的时代新风,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威廉·钱伯斯爵士与邱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威廉·钱伯斯爵士对东西方园林艺术交流、英国自然式园林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介绍钱伯斯生平及其有关中国的建筑、园林论著,梳理了钱伯斯对中国园林艺术认知的缘由、发展和观点,在此基础上阐述钱伯斯时代的邱园建造的背景、特征及变化,总结钱伯斯开创的"绘画式"风景园的风格特点。不同于肯特和布朗关于自然与艺术的看法,钱伯斯提出园林艺术应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思想,并在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文人园林的审美是古典园林研究的 重要问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强调 对文人园林的诗性感悟和外形模仿,缺乏对 园林审美本质的追问。本文运用格式塔心理 学整体论和同型论的观点,从园林主题、造 园手法和园林题咏方面分析文人园林网师园 的审美特点,认为园的主题的确立与消隐是 审美心物场逐渐转变的外在表现;造园手法 是知觉组织原则的综合应用;园林题咏唤起 了“心”与“物”的同型,营造了丰富的景观意 象,促使着审美经验的完形。研究认为,格式 塔心理学原理有助于理解文人园林意境的生 成,但在分析个人和群体的审美知觉差异方 面较为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就建筑、环境、禅文化等相关概念作了一个初步的阐释;接着概略地分析了中国禅文化的发展和及其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及当代建筑建筑环境艺术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着重就中国当代建筑建筑环境艺术如何承传与发扬中国禅文化,设计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环境艺术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进而指出重塑精神家园将也必将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7.
贾珺 《中国园林》2007,23(3):57-59
北京相对缺水,但元明清以来也出现了很多以水景见长的私家园林,一些水源丰富的大型园林拥有大面积的水面,而一些无法引取活水的宅园则通过打井和收集雨水的方法来获得水源。其理水手法十分丰富,能够形成池塘、湖泊、河流、泉水、瀑布等各种摹拟自然的水体形态,既受到江南园林的影响,也能够因地制宜,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结合大量文献描述和实例调研,对北京私家园林的理水手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中日古典园林哲学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3,19(5):70-75
中日两国古典园林的哲学基础都是儒、道、佛三家,但三家在中日两国园林中表现强弱有差异。中国突出儒家思想,以至于园林显出入世治世和诗情画意的文人气质;日本突出佛家思想,显出弃世厌世和枯禅清淡的僧徒气质。但是,两国园林都崇尚道家的自然山水观。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筑乌托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克宁 《建筑师》2005,(4):5-17
城市和建筑乌托邦将建筑和城市作为一种社会改造的实验场。20世纪的现代城市最能表现现代技术的力量和美学观念,它也表达了一种执行社会正义的进步思想。这时期的乌托邦思想家和实践者们相信并且展望一种城市的革命性的重建不仅可以解决该时代的都市危机,而且能够解决社会危机。乌托邦是历史上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理想”城市建筑和社会。乌托邦也是人类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可以忽略自然条件的限制去创造完善理想的城市和社会。本文探讨了现代主义以来城市建筑中的乌托邦实验,尤其是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未来主义城市建筑、构成主义的理想革命社会、柯布西耶的明日的城市,赖特的广亩城、阿基格拉姆的技术社会、情景主义的偶然和暂时性社会、索托萨斯的反现代主义、库哈斯的发狂的纽约和伍兹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0.
15世纪苏州刘珏的小洞庭、寄傲园一直未有清晰的考证。据正德至崇祯的吴县方志及文人文集,发现《六味斋笔记》《文氏族谱续集》以及《清河书画舫》中新的文献线索。通过基址考证,推断文震亨宅园"香草垞"是"寄傲园"旧址,得出寄傲园与小洞庭是刘珏2个不同园林的结论。根据文献推测出"小洞庭"的大致空间布局,并对《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和《小洞庭图》2幅园画做了考证。阐述分析了刘珏造园对《嵩山草堂图》景构图式与景境的借鉴。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知和理解明中期的文人造园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