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外城市郊区化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从郊区化的概念出发 ,就郊区化的宏观背景、表现特征和动力机制对中外郊区化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产生差异的部分原因 ,从而阐述了我国郊区化的特色 ;最后提出了郊区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西方规划理论看我国规划理论建设之不足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自 1 96 0年以来 ,西方的主要规划理论随着其社会经济背景的不断变化 ,呈百家争鸣的局面 ,根据 2 0 0 2年菲力浦·奥曼丁杰出版的《规划原理》为蓝本、按时间顺序对系统论、理性规划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理论、新右翼理论、实用主义理论、规划师作为倡导者的理论、后现代理论和协作型理论进行了概述 ,并指出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4.
5.
中外循环经济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特别是分析了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特别是经过比较研究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量领域涵盖了生产与消费两大体系,目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归纳、分析与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问题,指出了我国城市化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4个场地的4组扩底桩与直桩的竖向静荷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场地1中桩身直径、桩长相同,桩顶沉降30mm时,扩底桩的桩顶荷载为直桩的5.5倍,桩顶荷载都为2700kN时,扩底桩顶沉降仅为直桩的1/22,扩底桩每多用1m3混凝土,极限承载力就提高1746kN;场地2中(短直桩桩长和扩底桩相当,长直桩比扩底桩长1.65m),桩顶沉降10mm时,扩底桩的桩顶荷载为短直桩的3.58倍,为直桩的1.70倍(虽然长直桩所处的持力层土性较强);场地3中各桩桩长相当,直桩直径较大,虽然直桩的混凝土用量为扩底桩的2.09倍,且刚开始加荷时直桩桩顶沉降比扩底桩大,但总的来说,扩底桩比直桩的承载力大,沉降小;场地4中如要充分发挥2桩桩长、直径相当,扩底桩底有0.2m厚的沉渣,两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很靠近,单桩承载力几乎相同,因此,扩底桩的高承载力就必须减小桩底沉渣。 相似文献
8.
将工程类比法推广到拱坝极限承载力的研究,对于小湾拱坝等超高拱坝,由于其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巨大,简单按照规范设计是不够的,应该以已建工程为对比对象,通过类比研究确定合理的安全标准。基于相同网格尺寸、相同材料模型以及相同计算软件,以已建工程二滩和Kolnbrein加固前后作为类比研究对象,对小湾拱坝的坝踵开裂及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以超大规模精细有限元模型精确模拟坝体的底缝和地基的地形、断层、蚀变带加固措施以及建基面卸荷带,以全面评估地质条件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小湾拱坝极限承载能力要明显强于Kolnbrein加固前后,略逊于二滩。但正常工作条件下帷幕的安全裕度不大。 相似文献
9.
中新城市住宅开发初步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两国城市住宅开发的规划与发展、资金运作、管理维修三大方面进行了扼要的对比 ,辨别了中新城市住宅开发异同 ,探索了新加坡大众住房开发中可供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在新加坡取得良好效果、并对我国城市住宅开发有益的一些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育评价和现代教育评价的起源、高等教育评估组织与制度诸方面,对中、美、英、日四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简述了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