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柯林·罗与"拼贴城市"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从"建筑的自主性研究"问题切入解读柯林·罗晚期的学术著作《拼贴城市》,着重分析了罗建筑思想的美学与政治含义的关系,并对"拼贴城市"理论在当今的意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主要讨论关于本科中高年级建筑历史理论课教案设计的思考。作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培养计划中主要的理论历史教学环节,"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承担着基本理论思维培养、连接历史智慧和设计思考、基本学术研究与写作训练的多重任务,如何在教案设计中回应这种要求是本文的主要讨论内容。 相似文献
4.
“西湖文化”是以西湖水利工程为核心,涵盖水利建设、风景营造、游赏组织及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因子的文化综合体,是中国水利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普遍性风景符号。结合《永乐大典》36个城市的西湖历史文献整理,围绕建设动因、选址、布局等关键因子统计,系统总结了在多元建设目标、城市水系组织、风景园林要素等方面的“西湖文化”生态智慧经验。并在分析相关典型城市西湖风景营建的基础上,提出西湖文化基于人与自然、社会共生互融的整体环境观和基于地域适应性的风景调和能力,对营造生态持续、人文健康的山水城市有着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学习中外建筑历史和翻阅一些相关书籍,阐述了外国建筑发展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建筑师在历史中的地位,并指出在进行建筑与规划设计时历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致力于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审视了以研究为基础的中外园林史的系统化教学体系的探索,总结了在园林史、园林艺术、传统园林理法以及当代理论领域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并提出进行风景园林教育体制优化,解决目前园林历史与理论领域人才匮乏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以此促进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工作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8.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论文选题是学位论文的关键。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近5年的硕士生学位论文若干方面定量统计和热点研究方向的分析,总结其中的特征趋向并提出建议,为学院师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在论文选题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者首先通过对美国专业期刊中两个著名建筑实例的关注程度的对比,揭示了批评越来越向实用化发展的方向,进而对美国不同时期两个重要的建筑学术期刊Oppositions与Assemblage的编辑方针,发展轨迹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反应出目前美国建筑学术期刊理论研究的漫无目的,日益疲软以及与实践之间的巨大脱节。期待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反思,推动建筑历史,理论研究与职业实践的关系能够有实际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Susan Herrington 《Landscape Research》2016,41(4):441-449
Beauty was banished from much art critical writing and aesthetics for a large part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category of the beautiful was critiqued by feminists for objectifying women, by sociologists for maintaining class divisions and conceptual artists who had little concern for formalist conceptions of beauty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like grace or harmony. While beauty wasn’t completely ignored in Landscape Research, it’s highly unlikely to find scholars writing about th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a landscape’s grace. Nevertheles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renewed interest in beauty headed by philosophers and theorists. The following surveys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beauty and describes contextual beauty, beauty and social justice, and beauty and meaning. These theories expand beauty beyond a concern with only formal features to be appreciated with disinterestedness, informing a new approach for analysing designed landscapes while raising challenges for practi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