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2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617篇
电工技术   98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58篇
化学工业   3968篇
金属工艺   766篇
机械仪表   716篇
建筑科学   1908篇
矿业工程   283篇
能源动力   540篇
轻工业   710篇
水利工程   376篇
石油天然气   491篇
武器工业   153篇
无线电   4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10篇
冶金工业   527篇
原子能技术   164篇
自动化技术   60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784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1077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842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907篇
  2006年   885篇
  2005年   740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related mechanism of MFC biosensor for wastewater detec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combined heavy metals.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ed bioelectrochemical process. The response of the reactor to single/combined heavy metals, low/high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ohmic resistance (Rs) and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Rct)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Ni as the core heavy metal and the combined action of Cd, Cu and Z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and output voltage of the MFC biosensor under the action of combined heavy metals (R2 = 0.8803–0.973). However, the internal resistance (Rint) of the MFC biosensor under the action of single heavy metal was far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mbined heavy metal group, and the power density (19.849 W m?3) was 4 times that of the combined heavy metal group (3.109–4.589 W m?3). The Rs of the biosensors in the combined heavy metal group were 0.868Ω and 0.860, which were higher than 0.768Ω of the single heavy metal senso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influent, the increase of Rct was more obviou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hile the Rs in the single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5). The results imply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MFC biosensors to be used in the detection of actual water polluted by various heavy metals, but the biosensor performance is mainly limited by Rct, which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相似文献   
2.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环保材料,然而由于再生骨料的固有缺陷,导致其很难在结构工程中推广应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一种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已经在普通混凝土中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但其用于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较少。利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从工作性能、抗压性能、抗拉性能和微观形貌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掺量纳米二氧化硅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改性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利用纳米二氧化硅对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改性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具有高活性和填充效应,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早龄期抗压性能提升明显;此外,纳米二氧化硅由于其颗粒尺寸较小,填充了再生骨料的微裂纹和孔隙,降低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脆性,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后龄期抗拉性能提升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纳米二氧化硅具有团聚效应,需要采用减水剂和预拌的方法提升其工作性能,从而推广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可实现中低温热能的有效利用,但其热利用效率仍可进一步提高,而内置换热器的使用可有效提高循环的热利用效率。因此,文章构建了内置换热器ORC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了当蒸发温度变化时,R600,R601a,R236ea,R245fa,R245ca,R123,R600a,R114和R142b对内置换热器ORC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内置换热器ORC系统与传统OR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和热效率。结果表明:在最优蒸发温度下,采用R236ea的内置换热器ORC系统净输出功率大于其余工质,为32.40 kW,其比第二最大净输出功率R600a系统相对增大1.16%;采用R601a的内置换热器ORC系统的热效率最大。内置换热器ORC系统的最大净输出功率及热效率均较传统ORC系统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了混炼型聚氨酯橡胶(MPU)/聚十二内酰胺(PA 12)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控制动态硫化时间探究了该TPV的动态硫化历程,同时研究了不同动态硫化阶段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动态硫化时间的延长,MPU/PA 12 TPV逐步完成相转变,在温度和剪切作用下,MPU相由连续相转变为分散相,而PA 12则由分散相转变为连续相;随着动态硫化时间的延长,MPU/PA 12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升高,损耗模量降低,损耗因子减小。此外,随着动态硫化时间的延长,MPU/PA 12共混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石英玻璃相对于金属、晶体、陶瓷等大多数固体材料具有更小的机械振动能量损耗,是许多精密测量器件的首选材料。本文测试对比了四种类型(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石英玻璃的振动能量损耗特性,从材料化学组分和结构缺陷方面分析了石英玻璃本征损耗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Ⅰ类和Ⅱ类石英玻璃的本征损耗显著大于Ⅲ类和Ⅳ类石英玻璃,主要是由金属杂质含量高和气泡等级低造成的;羟基含量不是影响石英玻璃本征损耗的主要因素;表面损耗是石英玻璃器件振动能量损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可以通过湿法刻蚀消除。  相似文献   
6.
刘善彬 《中州煤炭》2022,(7):104-109
当前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基于无人机的摄影测绘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是未来的大趋势。首先研究了无人机遥感系统,共由5大部分构成,分别为飞行平台、导航控制系统、传感器、地面工作站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在对试验区域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人机影像获取的基本过程与步骤,对影像图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人工方式对试验区域内的土地类型进行了内业解译,同时选择部分区域开展外业实地调查工作,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内业解译结果精度超过95%。若使用分辨率更高的摄像设备可以进一步提升内业解译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制了2 mg/g碲化镉(CdTe)溶液中无机痕量杂质成分分析的5种标准物质,每种包含21种杂质元素,浓度分别为0、1、2、4、8 ng/g。通过辉光放电质谱(GD-MS)法对CdTe原料纯度进行测量,筛选得到纯度>99.999%的高纯原料;使用HCl-HNO3混酸将其溶解,再根据成分设计定量添加杂质元素,制备得到标准物质候选物。建立了基体匹配-内标校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用于标准物质定值与均匀性、稳定性检验,采用标准物质EB507验证方法可靠性。对包装容器溶出进行考察,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包装容器可满足要求。采用建立的方法对全部元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标准物质均匀性以及长、短期稳定性良好,有效期12个月。通过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的方式,对标准物质中21种元素进行定值,以算数平均值作为标准值,并对不确定度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该系列基体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对于验证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与溯源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硫化体系的优化和新型硫化体系的开发两方面系统综述了硅橡胶硫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优缺点、催化剂和抑制剂对硅氢加成硫化体系的影响,以及交联剂和催化剂对官能团缩合硫化体系的影响,简要介绍了包括辐射引发硫化体系、光引发硫化体系、基于点击化学的硫化体系和可逆共价(非共价)硫化体系等在内的新型硫化体系,最后对硅橡胶硫化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Achieving complete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s has long been thought of as a sufficient remedy for tackling vehicular emissions and the ensuing environmental effects. However, thanks to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around the climate change, the global dialogue has now shifted to realizing a carbon-free economy, which has set stricter curbs on the energy source that can power the future mobility. Therefore, the idea of “clean combustion” requires rethinking. Of the many choices for alternative clean fuels that are both energy-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hydrogen has always been eyed as the best clean alternative there is. This article reviews various available approaches to utilizing hydrogen for mobility application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ir relativ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In addition to well-discussed methods like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 hydrogen-based IC engines, and dual-fuel operation with hydrogen, this review also assesses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ies of using hydrogen in e-fuel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our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and future energy demands.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钝酶对黄羽肉鸡原料肉腌制特性的影响,以黄羽肉鸡原料肉为研究对象,以热鲜鸡和预冷鸡为对照,测定黄羽肉鸡原料肉腌制后盐分扩散能力(咸味)、鲜味、持水性(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和水合能力)、水分分布、质构(硬度、咀嚼性、弹性和胶黏性)和肌肉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钝酶鸡肉的盐分扩散能力介于预冷鸡和热鲜鸡之间,但是鲜味最高;腌制处理后钝酶鸡肉的蒸煮损失率和离心损失率显著减小,水合能力增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可能是钝酶鸡肉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迁移率较低,提高了其持水性;钝酶鸡肉腌制后的硬度和咀嚼性等显著高于预冷鸡和热鲜鸡,肌纤维直径随着腌制液盐添加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