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高速公路中的景观设计—以同三线宁波段高速公路景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同三线宁波段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阐述其景观特色,探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元素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浅析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景观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城市边缘区的景观要素入手,从城市景观要素和乡村景观要素两方面研究分析,归纳了城市边缘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注意的几方面,以期解决城市边缘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镇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历史街区是区别于传统古村落及城市历史街区的一种历史遗迹,它既有城市有序的规划格局,又与自然,乡村有着紧密有联系,其景观表现出双重性,景观特色异常明显,文章针对城镇历史街区帚观的特点,分析了城镇历史街区的景观元素,景观的构成关系,并提出相关保护层次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日、欧的被试者对河川景观注视过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景观认知·评价过程中,如果把眼球运动作为反映大脑所进行的视觉情报处理过程的外部参数,那么眼的运动方式就可能因评价者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甚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可以设想被试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有可能会从他们对景观的认知方式上得到体现。作为视觉认知中异域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之一,运用眼球运动跟踪仪对评价者的景观认知评价过程进行了跟踪测试,并试图通过对认知过程中的注视点分布、注视点数以及注视点的停留时间和注视内容的变化趋势这几个角度的分析比较来探讨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如何体现在人类视觉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的外部反应中,从而明确在地域特色景观的保留和营造上构成要素的布局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研究,从空间组成方式入手,研究不同使用者对不同空间类型的需求。使用者的活动类型主要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类,空间组成则以空间封闭程度、景观要素为切入点,对不同的活动空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活动转化方向,从竞技型动态活动到休闲型动态活动,到锻炼型动态活动,到社交型静态活动,到非社交型静态活动时,空间封闭度逐渐增加。使用者人数以及类型较多的空间往往有以下特质:1)有焦点;2)收拢型的空间形态;3)有一定的开阔度;4)有一定的遮荫。景观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了解空间组成对使用者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景观设计者对空间配置的进一步改善,运用各种景观要素营造出更多适宜不同使用者的多功能空间。这方面的研究可运用于景观设计中,成为景观设计者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温泉度假已成为普遍,人们越来越关注温泉度假的环境品质、舒适性,对园林景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同安翠丰温泉度假村景观设计,对温泉景观的特性初步探讨,主要从植物景观主题营造,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原则及配置方式来阐述,通过植物配置营造一个舒适的淋浴环境,满足人们对温泉景观环境品质的要求,力求将同安翠丰温泉度假村景观建设成生态型温泉度假景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教学环境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增强,校园室外环境的优化与建设改造问题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建筑设计人员的广泛关注.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并利用CFD动态模拟技术对实有校园——沈阳建筑大学进行考察,通过对其景观要素格局的优化设计,强调从各种景观要素的生态效应角度出发,推进校园绿色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建设发展绿色校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古典园林当中的营造符号,对应王澍先生建筑作品的营造形式,在两者营造思想和建筑的建造元素上看到一些相似性。探讨古典园林对王澍先生建筑的影响以及古典园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