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6篇 |
免费 | 379篇 |
国内免费 | 33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5篇 |
综合类 | 346篇 |
化学工业 | 10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1009篇 |
矿业工程 | 285篇 |
能源动力 | 56篇 |
水利工程 | 633篇 |
石油天然气 | 15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 |
冶金工业 | 31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112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35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67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41篇 |
2008年 | 133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135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分子运动论,对水气分子在低渗透岩石中的扩散模式进行研究,得出水气分子中的主要气体H2O、CO2以及O2在新鲜二长岩和玄武岩中的扩散为过渡型扩散.通过计算得到三者的有效扩散系数.以微砂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研究对象,在电子显微镜下获得砂岩的铸体薄片图像,并对其进行处理,建立砂岩的二维孔隙扩散模型,模拟岩石风化过程中水气分子在砂岩孔隙内的扩散过程,得到砂岩模型内部的速度分布图、压力分布图和雷诺数图.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水气分子的流动主要出现在胶结物受腐蚀的风化区域.胶结物溶蚀产生的贯通孔隙是水气分子的主要扩散通道和贮存场所.水气分子在砂岩内部孔隙中的流动符合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雷诺数的量级为10-3,流动状态为层流.同时对风化岩石的剖面进行分带,分析了水气分子扩散对岩石风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概述了东故关滑坡的地理位置和滑坡发育特征,利用工程地质测绘、经验类比以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高平市东故关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气象与水文是东故关滑坡形成的最主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1 INTRODUCTIONLandslideisamaincauseofthenaturaldisaster.Inordertopreventthedisastercausedbylandslide,alotofslopemonitoringwerecarriedout,hencealotofmethodshavebeenproposedtoanalyzethedatacollectedthroughslopemonitoring[1 ] .Butmostofthesemethodswerebasedo… 相似文献
4.
滑坡是山区公路常见的病害,通过对晋阳高速公路北音村滑坡第三期治理工程的介绍,阐述了治理滑坡时方案选择及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实践,同时也对该滑坡水的治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证明了强度折减法是一种对滑坡体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在评价地震作用下山体的安全性时,证明了拟静力法和半解析方法是两种有效的方法,以促进滑坡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7.
8.
9.
堆积体锚索钻孔跟管钻进工艺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长期以来龙胆溪滑坡影响川藏公路这一交通大动脉,由于紧邻公路的滑坡体规模大,滑面深,稳定性差,设计采用了较长的堆积体锚索(76m)和较深的堆积体抗滑桩(65m),而在国内外还没有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松散堆积体中进行大口径跟管钻进,其难度很大。结合工程实践,首次成功开发对心式,自锐式跟管钻具及配套的工艺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工程难题,并针对不同性状的堆积体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滑坡是仅次于地震和洪水的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滑坡分析最困难的问题在于临界滑动面的搜索,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优势。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及蚁群算法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今后研究的方向应该是将不同的智能优化方法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