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29篇
  免费   3035篇
  国内免费   2084篇
电工技术   42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788篇
化学工业   501篇
金属工艺   135篇
机械仪表   369篇
建筑科学   1243篇
矿业工程   9184篇
能源动力   368篇
轻工业   155篇
水利工程   216篇
石油天然气   92篇
武器工业   40篇
无线电   9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0篇
冶金工业   1302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83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732篇
  2020年   921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566篇
  2017年   583篇
  2016年   633篇
  2015年   787篇
  2014年   1420篇
  2013年   1151篇
  2012年   1880篇
  2011年   1745篇
  2010年   1344篇
  2009年   1526篇
  2008年   1640篇
  2007年   1708篇
  2006年   1496篇
  2005年   1286篇
  2004年   1106篇
  2003年   1029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前采动影响巷道维护困难,易产生大变形,以干河煤矿2-1261巷为工程背景,提出了超前采动影响围岩控制技术,该技术包括锚网索联合支护和超前采动临时加强支护。监测结果显示,在巷道掘进期间以及超前采动影响时期,其变形均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张深 《中州煤炭》2022,(7):314-318
以陕西某矿4号开采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条件分析和地表移动变形现场观测,得出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对地表的沉降规律,并通过FLAC3D模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个工作面开采时,地表下沉量很小,沉降系数为0028,没有对地表的建筑物造成破坏;当2个工作面交替回采时,地表的沉降变形明显增大,沉降系数达到了015,属于非充分采动范围,不对地表建筑物造成破坏。开采工作面数量的增多不会增大地表的移动范围,使得地表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显著增大,主要是受坚硬顶板的控制。当采深大于15 m以后,地表进入充分采动状态,地表建筑物将遭到破坏。研究结果阐明了煤矿工作面开采后的地表沉陷规律,也为相似地质条件矿井的地表沉降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煤塌陷区是影响地区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以某采煤塌陷区为案例,在详细分析塌陷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塌陷区的主要特征。研究了当前阶段比较常见的采煤塌陷区生态功能重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本塌陷区采用的是农林渔配制模式。将采煤塌陷区划分成为4个单元,基于理论方法分别对这些单元适宜的复垦方向进行了评价并确定了复垦方向,从土方回填技术、生物性复垦技术、农田水利设计层面详细分析了回复治理措施。上述恢复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张建超 《中州煤炭》2022,(5):255-261
为了分析矿井综采工作面不同复合顶板结构下开采岩压分布和显现特性,达到优化巷道支护设计的目的,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复合顶板的结构特点及复合顶板开采效果。以陕西某矿井工作面为例,通过液压支架、巷道变形的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成果。结果表明,复合顶板中的软弱夹层在外力作用下极易破坏,夹层的矿压显现分布对顶板特性有重要影响。当软弱夹层位于顶板切割层范围中间时,巷道支护强度要求最高,当软弱夹层位于顶板切割层范围顶部时,巷道支护强度要求最低。  相似文献   
5.
龙军   李录会   李永金 《中州煤炭》2022,(8):184-189,204
为分析煤场采煤区防风抑尘网抑尘效果,采用三维棱台模拟煤场采煤区料堆,设计煤场采煤区几何模型,以及由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组成防尘控制方程,依据几何模型和控制方程,采用Fluent6.3软件模拟抑尘网和其料堆附近流场数值,模拟过程中将动量方程作为动量损失源项,同时从孔隙率这个概率值估计角度出发,研究抑尘网不同类别和大小的孔隙率下,煤场采煤区料堆附近流场特性和料堆表明剪切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孔隙率为均匀状态下,料堆迎风面孔隙率大于0.60时,其中下部分抑尘效果显著;当孔隙率低于0.45时,料堆高度在90~150 m内,剪切力逐渐降低,可使抑尘作用增强;料堆背面孔隙率大小发生变化时,剪切力的变化较小;在非均匀孔隙率为0.30/0.75的情况下,随着料堆坡面高度的变化,迎风面剪切应力呈现小幅度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变化趋势,在坡面高度位置在-30 m开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并且料堆背风面的剪切力变化趋势一致。比较均匀和非均匀2种孔隙率,非均匀孔隙率的防尘网抑风防尘效果最佳,其表面剪切力总和为110.6 N,低于均匀孔隙率的面剪切力总和。  相似文献   
6.
2011年,新技术矿产的概念首次提出新技术矿产的概念,目前逐渐被业界认可;2018年,提出矿业裂解时代的来临到来,新技术矿产产业将迎来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受到广泛关注。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硅时代”硅时代到向“碳时代”碳时代的过渡,能源革命、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将带来矿产品需求发生重大调整,新技术矿产产业迈入长期成长通道。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矿业企业需要在尊重矿业规律的基础上,提高矿业公司跨周期调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强新技术矿产资源和产业布局,努力构建自主可控的矿业产业链供应链,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发挥好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充填支架夯实机构的夯实角对矸石散体夯实效果的影响,以ZC1800/14/25型充填液压支架为原型,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矸石充填工作面空间模型,分析了推压板和矸石散体在夯实过程中的力链演化,研究了夯实角与夯实板推压力、矸石破碎程度、欠接顶量和矸石质心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夯实角的减小,夯实作用会影响到较大范围的矸石并压碎部分矸石,夯实板压力较大;随着夯实角的增大,夯实板压力降低,且推动的矸石量较少。最终确定夯实角为10°时,夯实机构对矸石散体的充填效果最好,此结论可为充填工作面现场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48个设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28个未设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样本城市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设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影响因素和模式。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设立受地方通风系数、工业基础、政府执行力、交通条件和环境规制强度等要素共同影响。较高的空气流通系数和发达的物流交通是设立示范基地的核心条件;良好的工业制造业基础由于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提供稳定的、可回收利用且有经济环境价值的再生废料,因此在设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低区域消费是设立示范基地的必要条件;政府的政策因素在设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当工业制造业基础和交通基础条件缺失时,政府的产业规划和有效引导起到积极作用。空气流通系数的高低和环境规制的强弱是我国城市在控制污染物排放和降低污染时需要考虑的互补条件。严格的政府环境规制则对于空气流通系数较低的内陆省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设立起到关键作用。政府主导型设立模式主要关注政府政策因素和空气流通系数对设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支撑作用;要素驱动型设立模式强调工业基础和交通条件对设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邻近工作面采动影响下3213运输巷煤帮变形显著问题,基于3215工作面开采后覆岩的结构特征,确定了基本顶断裂位置,分析了煤柱变形破坏机制,提出了高预紧力和注浆改性的煤帮变形控制思路,根据3213运输巷地质条件设计了技术参数。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提出的破碎煤帮稳定性控制技术实施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顶底板移近量降低了81.4%,两帮移近量降低了79.6%。研究成果为类似条件矿井采动影响破碎煤帮变形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史帅航  白甲林  余洋 《金属矿山》2022,51(2):194-200
为科学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依托传统野外调查工作手段与技术优势,结合室内综合测试与系统分析,开 展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引起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相关研究。 以西南地区某矿产集采区为例,探索区 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随流域迁移规律,分析区内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研究表明:该矿产集采区铅锌矿区、磷 矿区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超标存在差异;源于矿产资源开采方式、洗选方式、矿区固体废弃物分布、地表径流强度等 诸多因素影响,区内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从上游到下游的迁移规律呈多种类型。 相关结果既可作为生产矿山生态环 境监测的工作依据,亦可作为闭坑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