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概括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发展的六个阶段,然后从立法、规划、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试论世界国家公园运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回顾了130年来,世界国家公园运动在思想认识方面的4项进步:保护对象上,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方法上,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保护力量上,从政府一方走向多方参与;空间结构上,从散点状走向网络状。介绍了130年来世界国家公园运动在技术方法上的7项进步:“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游憩机会类别(ROS)”、“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基地保护规划(SCP)”、“市场细分(Market Segwlent)”、“分区规划(Zoning)”以及“环境影响评价(EIA)”。 相似文献
3.
LAC理论:解决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用矛盾的新思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LAC(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是美国资源保护方面的专家提出的,一种用于解决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中环境容量问题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在很多国家的规划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阐述了从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的发展过程,描述了LAC理论的9个步骤,简要介绍了LAC理论的衍生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现状,总结了管理不到位的7种原因:认识不到位、立法不到位、体制不到位、技术不到位、资金不到位、能力不到位和环境不到位。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风景区规划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国内风景区规划的实际情况和新世纪新时期的特征,从风景区规划的综合性与部门协调、国家法制化要求与技术标准规范、规划的科学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可操作性与规划弹性、假日经济与旅游产业、风景特色与典型景观、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惯例、到入世界遗产与提高风景区品位等8个方面,仅就风景区规划中所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和必要对策等内容阐述了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6.
探析加拿大国家公园确认与管理政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国家公司的政策体系:国家公园确认政策以“自然地理区域”概念作为思想基础,是加拿大设立国家公家的指导原则;国家公园管理政策系统而科学,是保护原始自然景观和维护生态完整性的重要依据。这些政策有效的保护了加拿大丰富的原始自然景观,使国家公园成为民有和民享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世界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分权化(属地)管理体制的制度缺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讨论了国际分权化改革的背景和条件约束;其次,着重讨论了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分权管理体制的制度缺陷和分权管理与门票收费较高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改革分权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园现行游客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游客管理模式的作用与意义,介绍了国际上现行游客管理模式的概念和功能.从实施的环境条件、方法特点、资源支持三方面对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介绍了TOMM模式在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的实施情况,最后指出游客管理模式在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风景区的城市化及其对策研究--以武陵源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风景区城市化现象目益普遍.在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城市化现象和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后认为:一方面源自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游客的行为规律,另一方面包括特殊的政策环境、领导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以及多方利益主体的推动,是风景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论文指出了风景区城市化带来的危害: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破坏视觉景观,破坏生态水文环境以及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提出了风景区城市化的对策:①合理布局旅游接待设施,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使用土地;②改善交通联系;③妥善安置居民生产生活;④限制人口流动;⑤增加政府投入;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