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新城市主义”是1990年代以后西方城市设计领域中兴起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设计思想和作品已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机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城市主义”兴起的背景,然后阐述了该流派的主要设计理念、实践特征和今后的发展前景,最后总结了它带给我国社区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鉴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90年代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运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美当今的城市建设,本文主要介绍新城市主义产生发展以及主要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该思潮的理论来源和今后的发展前景,以及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城市设计的种种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分析了“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起因,着重从生态的角度分析其主要思想内涵,并总结了“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20世纪 80年代以后产生并盛行的“新城市主义”对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新城市主义”有着较丰富的思想内涵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是其生态学思想及理念。本文分析了“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中的生态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浅论新城市文化与新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创建中国国际化大城市的新思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城市文化是多元文化的集大成 ,在创建国际化大城市进程中 ,新城市文化势必导致一些新城市空间的规划理念 :原生型城市多元化空间规划理念、文化产业空间规划理念、智能型城市空间规划理念、中国式汽车时代城市空间规划理念、绿色城市及绿色社区空间规划理念、新城市主义与新郊区化运动等 相似文献
6.
DUANY & PLATERZYBERK 与“新城市主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入90年代,在城市设计领域出现了建立以步行或城市公共交通为主要行动方式的设计倾向,其开始被称作“新传统主义”,后更名为“新城市主义”。其主要设计作品特征为由DUANY和PLATERZYBERK(以下简称为D/P-Z)夫妇为代表的以建立传统邻里社区为指导的城市设计和以CALTHORPE为代表的以公共交通站点为设计基础的城市设计。虽然设计中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是两者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却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从工业革命前后时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概念中发掘灵感,在当今城市中建立公共聚集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度量尺度的居住社区。以下通过介绍D/P-Z的设计方案,把“新城市主义”这一近年来发展中的设计思想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时代美国城市的发展趋势与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经济系美国 90年代初迄今因高科技产业发展所带动经济景气扩张现象的代名词 ,美国城市的发展在这个时代里发生了郊区蔓延与城市中心同时成长的现象 ,本文的目的是在探讨这种现象发生的背景与原因及与其相关的学说理论 相似文献
8.
城市蔓延与节约型城市建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城市蔓延造成交通拥挤、城市内部出现阶层与种族分化和郊区孤立、缺少社区氛围等问题.建设节约型城市,城市规划要通过结构组织,尤其是空间结构的再组织来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使城市形成紧凑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新审视城市这一概念,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是农村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占据当今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主导地位的过程,是乡村性向城市性转化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论与新城市主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深层意义上讲,建设生态城市是对人类文化本体论的一种回归,也是对人居环境过分强调现代化的一种反叛.广义上的“生态”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但生态城市论不能泛化,要落到实处.应借鉴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生态主义思想、经济性原则、与自然和谐相处、限制城市边界等理念,继承新城市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