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屋顶绿化基质的选择及绿化种植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利用北京地区常用的轻量基质,将其混配后形成薄层屋顶绿化基质,并结合北京地区常用屋顶绿化植物,构建了薄层屋顶绿化模式。采用粗放型屋顶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基质性能以及植物的生长评价,总结该模式的特点,探讨其适用建筑物屋顶的形式,以期对北京地区薄层屋顶绿化及其种植形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理论分析、模拟实验和工程探测等方法,就覆岩主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覆岩主关键层位置会影响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当主关键与开采煤层距离较近并小于某一临界距离时,顶板导水裂隙带将发育至基岩顶部,导水裂隙带高度明显大于按我国《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的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方法得到的结果。对导水裂隙带高度产生影响的主关键层与开采煤层临界距离主要与煤层采高、顶板碎胀压实特性、主关键层破断块度等因素有关,可以粗略按7~10倍煤层采高计算该临界距离。当覆岩主关键层与开采煤层距离小于7~10倍采高时,不能按规程中的方法确定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当覆岩主关键层与开采煤层距离大于7~10倍采高时,仍可按规程中的方法确定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上述结果能很好地解释部分煤矿顶板异常突水灾害的发生机制,并指导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顶板突水灾害防治实践,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屋顶绿化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绿化植物选择、种植土的配制、防排水措施,养护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屋顶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5.
武汉市屋顶绿化植物应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地调查了武汉市屋面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适合武汉屋面绿化应用的植物种类,并对推进武汉市屋面绿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绿化屋面对屋顶温度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屋面(水泥屋面、覆土屋面以及植被屋面)的表面温度的分布特点,并对三者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屋顶绿化的温度分布及其降温效果,以期为屋顶绿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屋顶花园绿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我国很多城市住区建设中忽视屋顶绿化这一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地讽查,归纳了一些在屋顶花园设计中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为推广屋顶花园设计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自然状态草地式屋顶绿化隔热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夏季自然通风状态下对重庆有绿化屋顶和无绿化屋顶内表面温度和气候参数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屋顶绿化对降低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的效果非常显著,降低平均温度效果稍差,热天气有绿化屋顶内表面对空气的总平均增温量为无绿化屋顶的1/4左右;以天为周期,有绿化屋顶内表面对空气的增温量与太阳辐射照度的变化有较强的反向性,以一段晴雨天气为周期,这种反向性减弱,而以整个夏季的热天气为周期,这种反向性转变为很强的正向性;对于无绿化屋顶,无论热作用周期的长短,内表面对空气的增温量与太阳辐射照度的变化都呈现很强的正向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