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3篇
  免费   1263篇
  国内免费   141篇
电工技术   320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268篇
化学工业   210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40篇
建筑科学   8969篇
矿业工程   190篇
能源动力   154篇
轻工业   125篇
水利工程   630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2篇
冶金工业   10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22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644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1224篇
  2013年   691篇
  2012年   952篇
  2011年   1056篇
  2010年   877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德骅  熊德天  吴昊 《包装工程》2022,43(4):189-196, 250
目的 针对章水泉竹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目前所遭遇的传承困境,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与互联网平台,打造推动其产品创新与文化传承的APP,助力其文化与产品的传播与推广,进而为湖北地区的非遗文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从章水泉竹器的本源出发,对其主要产品门类、工艺特点与艺术形式进行整理与分类,分析制约其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设计策略,并通过数字化传承、合作创新、成果推广3个策略模块针对性地进行APP设计。结论 章水泉竹艺APP设计通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优势,将其历史与工艺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与展示,实现了文化保护功能;将其传统技艺与新锐设计思维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融合与创新,实现了设计创新功能;将其制作流程与文化精髓通过直播与精准推送展现于公众视野,实现了产品推广功能。最终,为章水泉竹艺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The effects of a rural roads programme depend on labour mobility, how the programme is financed,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f financed by a rural poll tax and cross-price effects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re sufficiently small, the wage will rise, with some return migration. Taxes on trade act as countervailing distortions, yielding urban households some relief. Rural-urban commuting promotes the exploitation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tax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re then inferior to a poll tax. The change in the value, at producer prices, of the rural sector's net supply vector can be a poor measure of the programme's social profitability.  相似文献   
3.
农村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多种能源的协同互补,在满足农村用户多元化用能需求的同时,能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用能经济性。首先,在考虑适应农村典型场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层协同自律的农村综合能源分层协同运行优化框架。然后,基于农村综合能源系统典型设备,建立了三层农村综合能源系统源-储-荷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以及相应的优化调度流程。调度模型中冬季通过对沼气发电机组的余热回收与空气源热泵协同对用户供热;夏季对沼气发电机组余热进行回收,并通过溴化锂制冷机与空气源热泵联合对农村用户供冷。最后,对农村综合能源系统多层协同优化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提高了农村居民用能的经济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张锋 《电视技术》2020,(1):61-63
2018年初,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此战略目的是增强农村农业发展的新活力,从而加速推进其现代化进程。光纤有线电视因具有损耗小、传输距离远、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抗电磁干扰等实用优势,并在贯彻及落实着“社会效益优先,两个效益统一”的原则下在社会、经济及文化等方面助力着乡村的振兴。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代印刷工艺的非遗创意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昉 《包装工程》2018,39(14):241-246
目的研究现代印刷工艺在非遗创意转化中的应用。方法探讨非遗现代创意转化的依据与途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的定义,明确创造性与现代性是非遗概念的核心特征。比较研究非遗现代创意转化较常见的两种形式:创意产品设计与创新印刷设计,突出创新印刷设计对开拓传统文化传承新形式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第68届美国印制大奖最高"班尼"金奖作品《山海经》线装图鉴、铜奖作品《团扇》明信片的具体案例分析,论述现代印刷工艺对非遗文化的全新呈现,成功引领中国非遗文化创意作品登上世界印刷的舞台。结论先进的印刷工艺与设计创意相结合,并依托印刷媒介传播的广泛性,能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新时代生活,确保非遗传承的生命力,从而实现非遗现代创意转化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新时代地质遗迹保护属于自然资源管理范畴,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地质演化和人类活动,深圳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类型,其中以地貌景观(包括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和海岸地貌等)和矿业遗址最为知名,兼具古生物化石等其他类型。针对深圳市地质遗迹的情况,本文首先论述了其空间分布特点;其次,从区域调查评价、保护规划编制、地质公园与矿山公园建设、古生物化石调查统计、地质遗迹科普教育等5个方面总结了保护成果与进展;最后,从顶层设计和典型实例视角,分析讨论了5个重点保护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深圳市重要地质遗迹的高效管理和精准施策提供工作思路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出发,对传统老广州曾经存在的地域人文景观里的典型——滨水动态人文景观进行了初步的全面整理,以日常型滨水动态人文景观和节庆型滨水动态人文景观为两种基本类型,总结梳理出超过25种滨水动态人文景观的主要类型,充分说明了广州市传统滨水动态人文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以景观格局的理论视角分析了传统滨水动态人文景观在广州旧城的空间格局,分析得出其两个核心聚集区:以祭祀水神的仁威神庙为精神核心节点的呈圆形扩散的西关功能核心区和以长堤滨江段为中线的呈椭圆形扩散的珠江两岸功能核心区,并总结了促使这种人文景观发展与繁盛的历史经验,为广州地域文化景观的发扬及旧城更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香港城市化不断推进,新界乡村居民大规模迁徙到市区,乡村人口锐减、经济衰退、物质景观逐渐衰败。90年代后,香港开始通过不同方式推动乡村转型,取得良好成效,可为内地乡村复兴提供有益参考。从近现代香港乡村演化路径切入,以转型发展中的荔枝窝、盐田仔、大澳村以及南丫岛为例,基于“后生产主义”理论视角探讨乡村复兴的不同驱动方式,包括由精英阶层“多方联合”推动,由本地居民自发保护,由政府或村民开展的“零碎型”保护,以及由中产阶级迁入而推动的“乡村绅士化”等4类乡村复兴方式。香港乡村经历了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发展的演化路径,乡村职能从农业生产逐渐转变为乡村消费,城市资本对乡村社会经济空间结构进行重构。香港乡村复兴主要由民间力量推动,政府参与度较低。乡村转型亟待综合性保护规划的制定, 并通过因村施策、多方合作等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保护、经济发展等多维度的复兴。  相似文献   
10.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出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双重破坏的问题,研究基于复合生态平衡、生态空间活化、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提出以自然生态要素识别与敏感度分析、人文生态发展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自然与人文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建构、复合生态空间耦合下的功能化发展指引为核心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重构方法框架,并结合铜陵城市边缘区——东湖地区规划建设展开理论应用与实践探索,为重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