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9篇
建筑科学   257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7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is paper is in conversation with two important bodies of literature: one on informal settlements (informal and insurgent grassroots practices) and another on camps (spatial practices and governance of refugees). Reading inhabitants’ experiences in Korail, an informal settlement in Dhaka, Bangladesh, through the literature grounded in the experiences of refugees, we seek to contribute to the relational theorization of informal settlements and camps as an expanding and overlapping reality in the era of intensified global displacements. Weav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camp literature and Korail’s reality, we bring to light the comparable spatial practices and governance of the so-called citizens and the so-called stateless. We present the insights we gain from this analytical conversation under three organizing themes: experiential to highlight the precarious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groups to citizenship and place, what we call a state of “citizenship in wait” and “in-situ displacement”; institutional to highlight the humanitarian matrices of care that provide governmental structures in both contexts; and micropolitical, to characterize dwellers’ contestations with state and humanitarian governance that constitute the processes of life-making in informal settlements, much as in the camps. Conceptually the paper lends a forceful voice to the mounting critiques of the state-centered canon in planning theories and the needed Southern turn in planning theorization. Politically, it lends a hand to the efforts of activists working to overcome exclusions and erasures that are endemic to the politics of citizenship, that pit refugees against the poor, and to gesture toward forging solidarities for a humane urbanism.  相似文献   
2.
界定了城市湿地与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分析了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研究城市湿地对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模式、影响途径与方式以及影响的领域,提出随着城市湿地的类型、分布状况与数量配置的差异,服务功能的健康与否,湿地多样性的不同,将对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住区系统、人工支撑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城市精神文化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旨在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及其与城市湿地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明朝初年推行卫所制度,短时期内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各级卫所屯堡聚落,贵州不少城镇的形成均来源于此。与都司一卫一千户所一百户所的军事层级相对应,因为驻扎军士数量、承担功能、所处位置的不同,各层级的聚落也形成了不同的形制。文章以贵州卫所屯堡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地方志材料以及实地调研踏勘,讨论明代卫所制度下贵州都司城-卫城-千户所城-(百户所)屯堡等各层级聚落的总体规模及大致布局。研究表明,各级卫所聚落在规模上呈现明显的层级缩减态势,各级聚落基本为方形城垣,其中的道路、官署、城门等也受层级影响。最后将贵州卫所屯堡聚落与北方长城沿线、东部海防沿线的卫所聚落进行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4.
王通  杨瑞祺  尚书棋  宋阳 《风景园林》2021,28(5):107-113
鄂西武陵山区乡村聚落地域特色鲜明,以其乡土景观形态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风景营构传统的概念以及要素构成。通过类型学的物质空间形态分析方法,从宏观尺度解读地貌特性对乡村风景基调的影响、控制;从中观尺度探索"山–房–田–水"的空间布局机制;从微观尺度挖掘乡村聚落空间要素类型、形态特征和场地营建传统,揭示了乡村聚落景观物质空间形态表象下的形态演进机理,并为传承鄂西武陵山区风景营构传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王佶  王竹 《华中建筑》2005,23(2):94-95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着。但是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因此人居环境中的绿化设计便愈加显得重要。考察一般的城市住居情况来看,提高住居绿化环境的品质,虽然这意识已经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起来,但在设计时却常常可以看见缺乏条理的整体设计。这并不是设计师能力缺乏造成的,而是他们缺少一部分基础的技术支持。本文就是针对这状况提出了“城市住居绿化菜单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海洋文化影响下的泉州人居环境地域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林翔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02,20(5):39-41
该文从海洋文化这一泉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出发,探讨了其对当地传统人居环境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提出批判地继承这一文化传统是创造新人环境地域性文化的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住宅区设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我国城市滨水区建设的热潮为背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滨水住宅区与城市滨水区的关系、设计原则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珊 《山西建筑》2006,32(3):30-32
从城市仿生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些仿生城市,把握建设会“呼吸”的绿色城市的宗旨,挖掘城市发展中较强的可塑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城市的“皮”、“骨”、“肉”、“器官”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城市的建设与仿生学结合起来,利用仿生思想创造绿色和谐城市。  相似文献   
9.
李东  许铁铖 《建筑师》2005,(3):8-17
本文对聚落与民居近年研究成果及方法作出评论;基于当代人文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学术批评与学术反思,对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作出更新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尝试,使研究从以往的“主流”文化观转入后现代性阐释,在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上,从宏观体系的架构转向微观的空间构成制度与人的社会生活的对应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上,缩小叙事空间,使同一层次的研究文本呈现多样化与复数性。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建筑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为笔者在中国建筑学会1996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9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的一部分。全文分为重新认识时代、人类住区发展的新使命和绿色全球地方建筑等三部分,旨在阐述时代对建筑的要求和展望建筑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