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47篇
综合类   134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12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64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8篇
冶金工业   48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study, 30 subject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Ta: 24, 27, and 30°C) and CO2 level (8000, 10 000, and 12 000 ppm) in a high-humidity (RH: 85%) underground climate chamber. Subjective assessments,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compared with exposure to Ta = 24°C, exposure to 30°C at all CO2 levels caused subjects to feel uncomfortably warm and experience stronger odor intensity, while increased mental effort and greater intensity of acute health symptoms were reported. However,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a on task performance or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were found. This indicated that subjects had to exert more effort to maintain their performance in an uncomfortably warm environment. Increasing CO2 from 8000 to 12 000 ppm at all Ta caused subjects to report higher rates of headache, fatigue, agitation, and feeling depressed, although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nly at 24 and 27°C. The text typing performanc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is exposure, whereas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and thermal discomfor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se effects suggest higher arousal/stress.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of Ta and CO2 concentration on human responses was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2.
刘静  傅菊芬 《丝绸》2020,57(3):43-50
旗袍需要拥有合身的廓形,贴体程度要求高且强调人体曲线美感,而旗袍的松量设计直接影响其外观造型的优美程度及穿着舒适感。文章首先采用正交实验法针对相同款式旗袍设计了9种不同水平组合的三围松量设置方案,并制作成相同款式不同三围规格的旗袍样衣;然后利用心理学标尺,对9件旗袍样衣的静态造型和穿着舒适感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综合分析主观评价结果;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最终找出外观造型优美程度高和穿着舒适感佳的三围松量水平组合,为旗袍三围规格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专利规避设计需从现有专利中遴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专利,以提升技术起点。针对设计领域的海量专利信息,提出了专利质量多指标主客观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专利书目信息与专利质量存在的正相关关系,甄选存活期、权利项数、同族专利数、引证数和被引证数等书目信息指标,构建了专利质量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确定专利质量评价指标权重,既保证了评价的权威性,又减小了个人偏见与从众妥协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质量评价模型遴选目标专利的过程模型,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对遴选具有核心竞争力专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Although WeChat has recently spawned significant resolutions in technology-mediated social contact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research regard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the newly emerging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few.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current empirical research is to unearth whether and how WeChat interaction could enhance overseas students’ sens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by concentrating on social integration, bridging relationships, and bonding relationships. Using web-based data of 228 Chinese subjects, the obtained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ime spent on WeChat significantly and directly impacts us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Additionally,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social integration, bridging relationships, bonding relationships are all significant predictors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Furthermore, the perceptions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could play the crucial mediating roles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eChat use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refore, these outcomes may shed light on a more nuanced comprehending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social media interaction on sojourner’s social adaption and overall life quality in the digital age.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功能多、集成度低的情况,提出了将可逆预紧式安全带与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和疲劳驾驶监测系统集成为一体的集成式主被动安全系统。在探讨了该集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基础上,通过开展志愿者实车道路实验研究了前方预警系统的碰撞时间阈值、安全带预紧力以及安全带预紧时产生的噪声三个因素对乘员主观感受的影响。对志愿者的主观评价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该集成系统的控制策略逻辑合理,在各个工况下能够主动触发以提醒和约束乘员;但是初期由于预警提醒的频次过高和噪声较大影响了乘员的驾驶体验。经过降低预警系统碰撞时间阈值和优化调整安全带的传动结构,提高了乘员的驾驶体验。该集成式主动安全系统可有效地辅助驾驶员驾驶,且满足乘员的主观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6.
孔祥富  余慧  薛泽华 《包装工程》2022,43(2):42-49, 71
目的以老龄化为背景,从福祉设计视野出发,通过对老年生活辅具设计研究,推动实现老年人独立自主参与社会活动来提升其福祉。方法以60岁以上、可生活自理的老年人为目标人群,采用访谈、现场观察等调研方式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进行梳理,结合文献及对经典设计的分析,总结老年生活辅具设计方法,并以后疫情下的地摊经济现象为例,进行多功能手推车的设计实证。结果提出福祉设计视野下老年生活辅具设计方法,设计出老年人多功能手推车方案。结论通过对老年生活辅具的设计,可以推动老年人独立自主参与社会活动进而提升其福祉;生活辅具设计应以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为依归,结合产品设计规律,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老年手推车的设计可以帮助老年人在后疫情语境下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办公楼室内空气品质的测试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上海市六幢大楼的实测数据对上海市办公楼室内空气品质环境作了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评价,经分析可知,上海市办公楼内室内空气品质环境在客观评价中未达标的情况比较严重,而主观调研的结果也显示,上海市办公楼室内空气品质的可接受率远远低于ASHRAE62-1989所提出的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应满足80%的可接受率,实测说明,上海办公楼内仍然存在建筑病综合症(SBS)。同时本文强调基于“可感受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这一指标,主观评价良好应是建筑物的设计人员、建造者及管理人员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政府与专家主导的"旅游优先"(tourism precedence)旅游规划模式导致了旅游资源所在地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利益分配被"边缘化",即当地社区利益分配的社会公平缺失。针对此现象,本文将当前国际认同的"第三条道路"(the third way)旅游规划前沿性理念纳入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的理论研究中,在借鉴国外社区旅游规划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以新农村社区型景区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实例,通过对影响社区利益分配因素的系统分析,结合旅游控规要素指标体系,尝试性地构建旅游控规中社区利益(概念与指标)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缩尺模型技术在厅堂音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尺模型技术发展至今已有68年的历史,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厅堂音质设计和预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论述缩尺模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缩尺模型实验技术的新进展和实现可听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图像美学评价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图像美学评价分为大众化和个性化两种。大众化图像美学评价主要研究大多数人对图像共同的审美感知评估,而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可以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审美感知进行评估。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大众化图像美学评价上,但是由于人们对图像的审美体验具有高度主观性,研究针对特定用户的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方法更加符合现实意义。目前研究人员针对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现有的文献中缺少对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方法的综述,本文针对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概述。首先分析图像美学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然后针对现阶段的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模型进行概述,将现有的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模型总结为基于协同过滤的模型、基于用户交互的模型和基于审美差异的模型,并分析这3类模型主要的设计思路以及优缺点;最后介绍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在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系统、个性化视觉增强和个性化艺术设计上的应用前景,并指出未来研究工作在主观特性分析和知识驱动建模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