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5篇 |
完全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建筑科学 | 33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今天正在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讨论了当今城市更新中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的概念和意义,阐述了保护性再利用的主要途径,最后还分析了保护与再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更新的现况、特征及趋向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城市更新是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发展的研究主题之一。伴随中国进入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社会进行全方位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 ,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的调节机制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国各地展开 ,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把握其主要矛盾、基本特征和发民趋势 ,制定适宜的城市更新政策 ,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分析和思考 ,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城市社会学视野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深圳城中村是非农化农民群体“小传统”依附的“新社会空间”,是保护和实现他们的多重利益和权益,以及与城市顺利接轨的媒介,这是目前的城中村改造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同时结合国外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教训和经验,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旧城改造及其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香港的旧城改造是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世纪 5 0年代以来 ,香港的城市面貌不断更新 ,但也面临诸如土地征集等难题。在回顾香港旧城改造历程的基础上 ,重点透过土地发展公司来剖析其所遇到的困难 ,并评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政策动向和对国内城市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历史文化的遗存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产之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却往往导致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的漠视与忽略。在对目前城市更新反思的基础上,本文对文化解读和文化传承作出了新的诠释,并以南京市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作为实证。 相似文献
6.
“民主化”的更新改造之路——对旧城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结合近年来旧城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的现状特点 ,在分析我国旧城更新改造走“民主化”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 ,初探了旧城更新改造中的“民主化”的更新改造之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也暴露了中国城市急需更新以应付社会经济的转型.文章比较了中西方"城市更新"的概念,总结了西方城市更新的经验,认为城市更新机制以及城市管治体系变革,是保证城市更新的综合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9.
『形』与『神』--城市特色街区的四种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街区为单位来体现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是实现城市特色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结合实例和评论,总结了建设城市特色街区的四种模式,即:历史街区保护中可以采取的"形神兼备"的整体保护模式,或保留"形"而重塑"神"的改造保护模式;以及通过旧城改造新建特色街区,可以采取的求"形似"或求"神似"的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 ,讨论旧城改造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以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