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下扬子鄂东南南华系地层进行剖面测量,描述南华系地层岩性、砾石发育特征及其与顶底地层的接触关系,通过地层对比分析南华系地层沉积相及物源方向。研究表明莲沱组与下伏大药姑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底部砾石砾径3~15mm,向上砾径逐渐减小,区内常缺失古城组和大塘坡组,南沱组砾石砾径2~15mm,上部砾石比下部略增多,与上覆陡山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莲沱期四斗朱水库剖面离剥蚀区较近,物源丰富,斜层理发育,为河流—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郭源村剖面离物源较远,粒度相对较细,岩石呈灰—灰绿色,为三角洲前缘—临滨相沉积环境。南陀组砾石特征表明区内南华系地层物源来自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2.
寒武纪至奥陶纪时期,鄂东南地区以所谓“江南古断裂”为界,两侧在沉积作用、岩性、岩相及古生物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显差异。经野外调查发现,在两的过渡地段存在多种斜坡相沉积和古生物混合沉积,但未见有与古断裂有关的地质现象,证明了造成上述差异与古地貌特征的直接关系,从而可以把该区过渡地段南北寒武纪~奥陶纪地层置于受共同海平面升降影响的环境中综合考虑,将其划分为四个地层层序,建立了该区地层的时空格架。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9口煤层气井的力学性质测试和对煤层抗拉强度等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获得煤岩密度、显微裂隙密度、镜质组含量、镜质组反射率、水分含量和矿物含量等6个影响煤层抗拉强度的参数值,并利用灰色关联数学方法计算和分析这些参数值与抗拉强度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1)煤层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中与抗压强度的拟合度最高;(2)煤层抗拉强度与镜质组反射率、煤岩密度和矿物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而与水分含量、显微裂隙密度及镜质组含量呈现负相关性;(3)煤岩密度、矿物含量对抗拉强度影响较大;(4)煤层压裂形成的裂缝形态取决于三个参数,即垂向地应力、水平最小地应力及煤层抗拉强度的数值大小,煤层和顶底板之间抗拉强度差值与压裂缝缝长和缝高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辽河西部古近系广泛发育泥页岩层,是页岩油气勘探的热点层系。利用测井技术识别该地区页岩并区分页岩类型,有助于提高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效率。本次研究利用辽河西部凹陷常规老井的钻测录井资料,对该地区页岩的岩性特征及测井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类型主要有油页岩、暗色泥岩、砂质泥岩以及钙质和白云质泥岩。泥页岩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三段、水体稳定的深湖相区,矿物组分以黏土矿物为主。星形图测井相统计认为泥岩可表征为CAL>10 in且1Ω·m相似文献   
5.
武汉市黄陂区位于武汉市北部,近年来发展迅速,地表水资源开发与效益已不能满足当地工农业、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通过地区工作经验,结合红层区地质背景、钻孔资料、水质分析资料,认为红层裂隙水赋存于公安寨组碎屑岩裂隙中,富集程度受地层岩性、岩石组合、地形地貌影响,该地区裂隙水的富集规律有利于指导红层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湖北及邻省泥盆纪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层序地层进行多重划分对比和详细研究,以大量实际资料确定该时期各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环境,准确划分出该时期岩相古地理地貎单元。这些古地理地貎单元构成了湖北省泥盆纪时期古陆—滨浅海和碳酸盐岩台地的基本沉积模式,这种沉积模式与现今中国东海大陆、海洋格局基本一致,亦是经过了漫长地质历史时期演化,而形成现今这种格局的。  相似文献   
7.
高罗背斜一带分布有7处铅锌矿(床)点,共有三个铅锌矿化层位:第一矿化层为娄山关组二段下亚段,第二矿化层为娄山关组二段上亚段,第三矿化层为南津关组一段。论述高罗背斜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对成矿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讨论,并总结了铅锌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在青白口纪之前,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为古中国洋相隔,经过漫长的汇集,最终完成拼合,其间三大地块相互作用,形成一套中浅变质沉积火山岩系——武当岩群。其形成过程经历了碎屑岩沉积、双峰山火山喷发沉积和变形变质改造三大阶段。  相似文献   
9.
鄂东南九宫山地区处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江南造山带交接部位,经历多期构造—岩浆事件,并伴生多期构造形迹。通过对研究区丰富的构造形迹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总结该区晋宁期、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构造变形及演化特征。研究认为,由于构造变形的区域不均衡性,造成九宫山地区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基底和南华系—志留系沉积盖层的构造变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冷家溪群基底存在新元古代时期早期SN向褶皱被晚期EW向褶皱叠加改造的构造特征,并伴有右行旋扭,形成冷家溪群在图面上的“丰”字型构造体系;而在南华系—志留系沉积盖层中表现为NE-SW向逆冲断层被晚期伸展滑脱构造破坏和改造,岩石以脆性变形为主。总体上反映九宫山地区的变形强度自下而上由强变弱,并由韧性变形转变为脆性变形。  相似文献   
10.
鄂西南二叠系层序地层与盆地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西南地区二叠纪地层发育齐全,代表了中国南方二叠系的主要沉积类型。以建始县茅草街二叠系剖面为典型研究剖面,将研究区二叠系划分为13个Ⅲ级层序,可分为早期克拉通盆地层序和晚期板内裂陷盆地层序两种类型。研究区二叠纪盆地总体居于伸展构造背景下,早期以广泛的持续沉降作用为主,晚期出现板内裂谷作用,盆地演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构成一个由萌芽、发展、停滞、逐渐成熟及至萎缩的过程,持续到中三叠世时盆地最终消亡。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分别形成不同特征的地层层序,具明显节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