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庆赵家坝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重庆赵家坝低品位铝土矿属沉积型铝土矿床,矿石含Al2O3 57.12%,SiO2 10.64%,TFe 9.78%,S 0.036%。铝硅比为A/S=5.37。矿石中的一水硬铝石与黏土矿物的胶粒集合体的工艺粒度较粗,0.1mm以上粒级含量达到80.82%,因此对矿石采用粗磨入选较为有利。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磨矿分级选矿、擦洗-脱泥方案和选择性磨矿-粗、细粒分级-正浮选工艺方案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磨矿-粗、细粒分级-正浮选工艺方案较优,该方案最终可获得精矿铝硅比8.23,精矿Al2O3品位62.66%,回收率91.42%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抑制剂FS对赤铁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种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大分子有机物为原料合成抑制剂FS,使用FS进行赤铁矿和石英单矿物和混合矿试验,发现FS抑制赤铁矿具有选择性效果,石英可浮性受到影响不大,浮选试验说明FS是赤铁矿反浮选时赤铁矿选择性抑制剂。利用接触角、动电位、吉布斯自由能△Gθ和FT-IR等对FS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难处理金矿石选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某金矿金矿品位较低,矿石氧化程度较高。金矿物粒度细小,主要以微粒、次显微金矿物形式嵌布于褐铁矿粒间以及被粘土矿物充填的褐铁矿裂隙、孔洞中,属于难处理矿石。根据该矿石性质进行了原矿全泥氰化浸金和浮选富集-氰化浸金两种工艺流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两种工艺均可获得较好的选矿指标:原矿全泥氰化搅拌浸出的金浸出率为94.19%;浮选富集-氰化浸金的金浸出率为97.62%,银浸出率为90.80%。由于浮选抛尾可显著提高氰化浸金的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故推荐浮选富集-氰化浸金为该金矿的选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我国滇东南锡矿带新探明的锡多金属矿矿石成分复杂,各矿物间互相紧密镶嵌,嵌布粒度较细,矿石中主元素铜、铅、锌大多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同时伴有部分氧化矿,要分选出单一金属的合格精矿同时回收率相对较高极为困难。通过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试验流程及试验条件。试验研究着重对优先浮选流程、部分混合浮选流程进行了试验流程的选择与确定,并采用有效的药剂制度,控制了各精矿中的杂质含量。通过对比,最终确定采用优先浮选—重选联合流程,充分回收铜、铅、锌、锡、硫五种主金属矿物,所获各种产品的技术指标优异,伴生银得到有效富集,矿石中其他伴生组分也得到了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0.
云南某复杂难选混合铅锌矿多金属资源矿石成分和结构构造复杂,各矿物间互相紧密镶嵌,且粒度分布细。原矿中硫化铅矿物占40.70%,氧化铅矿物占43.50%,另有15.16%的磷(砷钒)氯铅矿。硫化锌矿物为70.44%,试验矿样为硫化-氧化混合铅锌矿石,矿石性质复杂,矿石氧化率高,铅锌元素分散分布,要分选出单一金属的合格精矿同时回收率相对较高极为困难。试验研究针对矿石特性,将矿石中的硫化矿、氧化矿分类选别与富集,分别产出锌精矿、铅锌精矿、氧化铅精矿三种精矿产品,同时伴生的银矿物分别在铅锌精矿及氧化铅精矿中得到富集。通过多金属矿石选矿分离技术研究,使该复杂、难选硫化-氧化混合铅锌矿石及其伴生矿产资源得到综合回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