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新型螯合捕收剂E-5浮选氧化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螯合捕收剂E-5是浮选氧化锌的一种新型选矿药剂,具有价格廉、药耗低、捕收力强、选择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药剂E-5浮选氧化锌时,组合调整剂硫化钠+碳酸钠既能活化氧化锌,又能抑制有害离子的影响;E-5与生产上常用的胺类捕收剂相比较,在锌精矿品位相当或提高的条件下,锌回收率提高4%左右。一年来的工业应用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反射炉镍渣中综合回收镍、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镍渣硬度大和金属颗粒较多的特点,对镍渣的碎磨和浮游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筛分、添加辅助捕收剂煤油及组合捕收剂浮选的方法,解决了从镍渣中综合回收镍、铜的问题,其中包括对片状金属的回收问题。 相似文献
3.
四川某高硫铜铅锌矿选矿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矿石性质,针对四川某高硫铜铅锌矿进行了浮选分离研究,工业试验采用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锌、硫顺序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获得了铜精矿品位20.15%,回收率80.12%;铅精矿品位60.10%,回收率83.24%;锌精矿品位47.01%,回收率78.64%;硫精矿品位38.92%,回收率72.64%的较好选别指标。工业试验表明,新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4.
5.
从四川某铅锌矿尾矿中回收氧化锌的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某铅锌矿选矿厂抛弃的尾矿中锌品位约为2%,其中氧化锌占90%左右。因含泥高、品位低、选矿难度大,而无法回收弃之于尾矿库中。本研究采用螺旋溜槽脱泥、摇床富集(品位到4.5%左右)、浮选的联合流程解决了这一难题,获得锌品位33%、浮选作业回收率86%的氧化锌精矿。 相似文献
6.
矿泥对四川某难选氧化锌矿的浮选产生严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Yt作为浮选脱泥调整剂、Ym作为捕收剂,在适当脱泥量的前提下,可使矿泥中锌金属损失降至最少。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浮选脱除15.83%细泥后能获得含锌34.15%、回收率为82.47%的合格氧化锌精矿。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硫精矿含有较高铅、锌、金、银等贵金属元素的特点,通过探讨浮选工艺各参数对伴生金属回收率的影响规律,采用磨矿、硫化钠脱药并硫化铅锌氧化矿物、同时使用选择性较好的捕收剂305和乙硫氮组合捕收剂的浮选工艺,可以获得铅、锌总含量高于45%、含银635 g/t的高银铅锌混合精矿。 相似文献
8.
针对四川某含铁铜硫矿石性质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选矿工艺对比试验研究,最终采用铜硫混选-再磨分离-尾矿选铁的选矿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结构紧凑合理,在原选厂地理位置狭窄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旧选厂的设备进行改扩建,即原选厂的铜系统用作铜硫混选作业,只需增加铜-硫分离作业的较少设备及回收铁的弱磁选机便可。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新选矿工艺流程可获得铜品位22.78%、回收率87.32%的铜精矿;硫品位43.89%、回收率50.27%的硫精矿;铁品位63.34%、回收率40.76%的铁精矿(对原矿磁性铁的回收率为92%)。选矿厂按该选矿工艺流程改扩建后获得的工业生产指标与实验室的选别指标相吻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