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3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15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1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普勒调频率是实现高分辨SAR成像的重要参数。机载SAR成像惯用的子孔径相关法(Map Drift,MD)是基于一个点目标回波数据模型提出的,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且不适用于低对比度地域回波的参数估计,有时甚至完全失效。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最小熵准则的多普勒调频率估计算法。该算法不基于任何回波数据模型,采用搜索方式实现最小熵准则解卷积,其突出优点是:鲁棒性强,其聚焦效果不依赖于回波数据,在无明显特征场景下尤为突出。实测数据的成像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从早期耶稣会的建筑教育与书籍使用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至明末时期在华的建筑活动及其特征。据《北堂藏书》和费赖之所撰写的《在华耶稣会士列传》所罗列的会士名单与建造活动来看,西方古典建筑知识体系得以在华落地生根,不应仅归结于会士的个人艺术创造。建筑体系的在地化,需要依靠完整且具目的性的教学以及相当规模的建筑书籍的使用,两者能在遥远的东方以建造形式支持其宗教活动。本文以明末利玛窦在华建筑活动的开启出发,分析了耶稣会建筑在华传播与内化初始阶段的背景,并对其在肇庆所建的中国第一座耶稣会建筑\"仙花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设计了一种红外线转速测量装置。当电动机转动时,利用槽式光电传感器对其进行光电信号采样:1个二极管发射红外线,1个二极管接收红外线,通过齿盘对光路的间歇遮挡使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变为光脉冲。单片机对二极管接收到的脉冲计数,从而计算出转速,通过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出结果。试验结果显示设计制作的转速测量仪测量精度较高,能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5.
6.
基于LuGre模型实现精密伺服转台摩擦参数辨识及补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降低摩擦对光学精密伺服转台速度跟踪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LuGre模型的转台摩擦参数辨识和补偿方法。首先,分析转台在自由减速过程中的速度过零现象,采用遗传算法拟合减速曲线从而获得转台摩擦参数和转动惯量;然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辨识方法;最后,利用辨识得到的参数计算摩擦补偿并叠加到转台速度伺服系统。实际实验系统的数据更新率达1kHz,已实现了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实际拟合实验中,拟合与实测速度曲线的误差均方差为2.9×10-3rad/s;速度跟踪实验中,对于幅值为0.0324rad/s,频率为0.5Hz的给定正弦信号,摩擦补偿消除了波形失真,系统速度跟踪误差的均方差减少27%。实验表明,用该方法测量转台摩擦参数精确度高,基于辨识参数的摩擦补偿可提高光学伺服转台低速低频段的速度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7.
8.
现有医药灌封生产中的西林瓶瓶口定位方法易受瓶口边缘干扰的影响,导致瓶口圆中心定位不准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DBSCAN随机圆检测的多瓶口定位算法.首先,通过Canny边缘检测算法得到图像中所有轮廓,采用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分割出感兴趣的瓶口边缘集;接着,针对每个单独的瓶口边缘集,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径向扫描获取瓶...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光器件在硅基衬底上的集成是光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基于表面张力的流体自组装技术应用于薄膜金属-半导体-金属(MSM)光探测器的集成上,其集成效果的优劣与器件绑定点的几何形状有关。为了有效预测薄膜MSM光探测器绑定点的间距和形状对集成效果的影响,利用MATLAB对其集成过程中表面自由能的分布状况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在介绍薄膜MSM光探测器的基础上,对其集成过程建立了平移和旋转仿真模型。然后,根据表面自由能与匹配度的线性关系,分别仿真出了不同间距和形状的绑定点在集成过程中匹配度的分布状况图。通过分析匹配度的斜率以及正确装配状态和误装配状态之间的关系,预测两端绑定点间距较长、绑定点形状为梯形时集成效果较好。最后,考虑到薄膜光电器件有可能需要区分正负极的情况,将其两端绑定点设计成不对称形状并进行仿真分析,尽量避免集成过程中出现正负极反接的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