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某铜矿主要铜矿物以蓝辉铜矿和硫砷铜矿为主,蓝辉铜矿与硫砷铜矿物理化学性质相似,可浮性相近。采用等可浮浮选-铜砷再分离工艺流程,优先获得可浮性较好的铜砷粗精矿,再进行铜砷粗精矿分离浮选,分别获得高砷铜精矿和低砷铜精矿,最后通过扫选获得另一部分低砷铜精矿。研究了磨矿细度,粗选氧化剂用量及铜砷分离氧化剂用量对铜砷分离指标的影响。闭路试验获得含铜21.78%,砷0.43%,铜回收率57.94%,砷回收率20.70%的低砷铜精矿和含铜16.26%,砷1.18%,铜回收率27.21%,砷回收率35.98%的高砷铜精矿。 相似文献
2.
3.
4.
5.
对紫金山含铜酸性废水的处理与回用开展了实验室研究,采用了预中和-硫氢化钠沉淀、预中和-铁屑置换与低压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三种处理方法。其中预中和-硫氢化钠沉淀产品渣铜品位>60%,铜回收率>94%,尾液铜<0.5mg/L;预中和-铁屑置换产品渣铜品位>35%,铜回收率>90%;低压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处理废水实现铜回收率≥99%,膜渗透产水稍作中和即可作为铜矿浮选厂的工业回用水或达标外排,富集有价金属铜的浓缩液可直接进入湿法厂的“萃取-电积”系统作进一步回收。采用膜分离法处理硐坑水可极大地减少中和渣浆堆放量,有效减轻矿山库容压力,在提高矿山资源的循环使用率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酸度对生物氧化的影响及影响阈值。进行了细菌培养酸性条件、生物氧化酸度条件、BIOX生物氧化试验研究及荧光PCR菌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酸度对细菌的活性影响显著,初始酸度值控制在5~10 g/L为适;高酸环境对纯细菌培养和矿物的生物氧化均有不利影响;BIOX生物氧化过程,一段反应器中酸度pH值应控制在1.0~1.3为适,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二段反应器中细菌对酸的耐受性会增强,酸度由10 g/L升高至35 g/L。荧光PCR分析结果表明,与控酸体系比较,不控酸的体系中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Sulfobacillus和Ferroplasma的菌量减少了1~3数量级。因此,酸度对细菌活性影响的研究,对今后生物预氧化工业生产和控制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