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0篇
  免费   1503篇
  国内免费   620篇
电工技术   1355篇
综合类   1531篇
化学工业   1982篇
金属工艺   873篇
机械仪表   1115篇
建筑科学   1896篇
矿业工程   1067篇
能源动力   390篇
轻工业   1568篇
水利工程   939篇
石油天然气   828篇
武器工业   222篇
无线电   16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85篇
冶金工业   839篇
原子能技术   163篇
自动化技术   1871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508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759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941篇
  2005年   876篇
  2004年   735篇
  2003年   622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600篇
  1999年   630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413篇
  1994年   441篇
  1993年   332篇
  1992年   352篇
  1991年   325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228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8篇
  195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平定向转回拖过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为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管道下穿的不同曲率半径建立了基于S型平面路径的水平定向钻管道回拖过程的有限元模型,获得最佳曲率半径的施工方案,并分析了管道回拖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轴力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在进入2-3弯曲段时,管道与导向孔产生较大的侧向接触力,应力应变增大明显,最大径向拉应力为163.8MPa,轴力呈现先迅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大的趋势;当管道穿越2-3弯曲段后,管道与导向孔之间的接触力迅速减小,管道处于悬浮状态,局部与导向孔接触稍大,应力应变值基本趋于稳定,且回拖力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局部呈现阶梯式增加的现象;根据仿真模型最终计算,获得管道轴力最大值为10846kN,与实际回拖力为12033kN相比,拟合偏差仅为9.9%,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最后提出净浮力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磷酸镁水泥( MPC)涂料的防腐性能,在 MPC涂料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锌并涂覆在 Q235钢表面。通过 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中性盐雾试验分析改性涂层的防护机理和耐腐蚀性,采用水化热分析、 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热重分析( TG-DTG)表征浸泡前后涂层的形貌与成分变化。结果表明: MPC涂料中氧化锌的最佳掺量为 3%,氧化锌的加入使涂层更加密实并在涂层中起到缓蚀剂的作用,使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试样在 3. 5%NaCl溶液中浸泡 28 d一直保持稳定,线性极化电阻维持在 106 Ω.cm2数量级,电化学阻抗谱表明改性过后的涂层电阻、电荷转移电阻较空白组明显提高,且盐雾时间 1 440 h后基材未见腐蚀,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3.
黄登水电站地下洞群竖井施工风险大,本文对其安全风险进行了识别分析,制定了各工序的风险应对措施,取得较好的成果,为其他类似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地点:日本高知县高知市设计单位:堀部安嗣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规模:195.84m~2(地上1层)主要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平基础建成时间:2013获奖:日本建筑学会奖(作品)(2016)1建筑概况本项目面朝土佐湾,位于高知市五台山顶的竹林寺院内,建筑宽约6m,长约36m,东西向布置(图1)。入口设在东侧树木繁茂的庭院内,进入门廊,穿过位于两侧骨灰室之间的狭长通道,可以到达西侧的水景庭院(图2~5)。纳骨堂(骨灰堂)因出于防火、防潮及安全性等因素的考虑,要求下层建筑为混凝土结构,其他如覆盖通道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煤矿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围绕当前煤矿井下采煤技术的特点进行概括,并分析煤矿井下采煤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加强煤矿井下采煤技术的有效策略,以全面实现煤矿安全、高效、优质的综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变电站用直流系统电源主要是由充电机提供的,但在交流失压或一次线路故障需要重合闸时充电机不能正常输出或者保护输出时需要蓄电池输出电能供给直流系统电源。蓄电池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在电力事故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不少事故是由蓄电池在应起作用时不能起到相应作用所引起的。现介绍一种直流蓄电池开路续流与过放告警装置,其应用可减少蓄电池故障引起的二次扩大事故。  相似文献   
7.
首先以L-乳酸与葡萄糖为原料熔融缩聚合成聚L-乳酸(PLLA),PLLA再与葡萄糖熔融缩聚制备聚L-乳酸-葡萄糖两亲共聚物(PLLAG),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法、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等方法研究葡萄糖基团对PLLAG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G与PLLA具有相同晶型,PLLAG中葡萄糖基团与乳酸链段存在较强相互作用,影响乳酸链段有序排列,导致PLLAG比PLLA的熔点低。随着葡萄糖用量的增加,PLLAG熔点降低,球晶结构松散,但其热分解温度和亲水性能则提高。总之,葡萄糖基团可有效改善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结晶性能和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从铜钼混合精矿浮选分离预处理工艺、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等3个方面总结了铜钼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技术进展情况。从现阶段看,铜钼混合精矿浮选分离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浓缩脱药、加温脱药、氧化脱药和活性炭吸药4种方式,其中浓缩脱药和加温脱药最为常用,其具有操作简单、耗费成本低等特点;浮选工艺主要包括浮铜抑钼和浮钼抑铜2种工艺,其中浮钼抑铜工艺由于其顺应辉钼矿具有良好的天然可浮性的特点,遵循浮选可浮性更好的矿物的原则,因而被广泛应用;浮选药剂主要包括钼矿物及铜矿物的捕收剂和抑制剂2种类型药剂,钼矿常用捕收剂有柴油和煤油,抑制剂主要是糊精和淀粉等有机物,铜矿常用捕收剂主要是黄药类、黑药类和硫胺酯类捕收剂,抑制剂主要是硫化钠和巯基乙酸,其中铜矿的新型抑制剂近年来被重点研究,开发的新型抑制剂往往具有低耗、低毒、高效等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铜钼分离过程中预处理工艺、浮选工艺、浮选药剂的有效选择和深入研究,对于铜钼分离过程降耗增效起到关键的作用,最后指出了铜钼混合精矿浮选分离技术发展和进步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服役时间长、长距离穿越季节性水域的埋地金属管道修复施工难题,开展了高压连续复合软管内衬修复技术研究与试验应用。高压连续复合软管由内衬层、增强层、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管道中间断管处接头连接方式为包裹连接,端部的连接方式为法兰碰头连接。结果表明:DN100/PN6.0管材平均爆破强度11.8 MPa,轴向拉伸强度192 kN,维卡软化温度77.3℃;建立的工艺计算方法可用于配套设备选型和施工长度设计,理论计算轴向拉伸强度192 kN,理论最大直线施工长度5.0 km,现场应用最大施工长度1.9 km;施工流程中管道清洗、焊瘤检测、扭矩释放是施工作业流程的关键控制点。该技术可提高施工时效50%,节省工程费用20%~30%。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研究多集中于活动断裂带的活动性,而对夹持于其间的沉积盆地构造格架及活动性研究甚少。以夹持于烟筒山断裂与牛首山—罗山断裂之间的宁夏红寺堡盆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力资料重处理解译、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和地震勘探相结合,揭示红寺堡盆地隐伏构造特征,并进一步采用盆山一体化思路分析隐伏构造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区域沙漠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末发生强烈的NE向推挤、扩展和隆升,红寺堡盆地由坳陷盆地转变为挠曲盆地; 在青藏高原NE向扩展的影响下,烟筒山断裂发生强烈的逆冲作用,古生代—中生代基底逆冲于古近系—新近系之上,受构造变形影响的最新地层为中新统彰恩堡组; 红寺堡盆地内的隐伏古隆起呈NW—SE向,与烟筒山构造带具有相同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受青藏高原NE向扩展影响形成于中新世末,并且至今仍具有活动性; 隐伏古隆起周缘断裂的活动破坏了地表稳定性、蓄水能力和地表植被,导致区域沙漠化呈现有规律的NW—SE向带状展布。该研究成果对于宁夏红寺堡盆地区域稳定性评价及沙漠化的综合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