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47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37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33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4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试系统灵敏度低,无法正确测量低可探测目标的问题,提出了黑体屏蔽背景的低可探测目标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黑体腔替代原载物平台测试背景,屏蔽原测试背景信号,消除其对测试目标信号的干扰。比对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测试低可探测目标BRDF。  相似文献   
2.
通过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使水泥机械大型零件在保证自身性能或者性能更强的基础上实现体积越变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热处理技术。为此,本文主要针对水泥机械设备中大型零件发生的故障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热处理技术的特点,介绍了热处理技术是如何帮助机械大型零件提升性能的。  相似文献   
3.
李铁  李柯萱  皮希宇  方闯 《煤炭学报》2018,43(11):3115-3121
为探索开采速度对采空区顶板破断特征影响的力学机制,设定不同加载速率,开展砂岩3点弯曲和声发射试验,研究砂岩弯曲折断过程的力学行为及其受加载速度影响的时间效应和折断前兆特征。结果表明,加载速率越快,砂岩显著初始损伤声发射发生的应力条件越高,积累的应变能越高;岩石折断前,前兆声发射时间长度与加载速率呈指数负相关,加载速度越快,前兆声发射时间越短,可预测性越差;加载速率与砂岩折断声发射峰值能量及破坏载荷呈指数正相关,与砂岩折断声发射峰值计数呈指数负相关,加载速度越快,岩石折断所需的破坏荷载越大,峰值声发射计数越少,一次性释放的能量越高。上述岩石弯曲声发射特征值是加载速率的函数,存在时间效应。从机理上解释了煤矿开采速度越高,顶板岩体动力灾害危险性相对越高,可预测性越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筒双井技术中大尺寸表层套管的作业时效低、井口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双线螺纹结构。该大尺寸套管规格为?762 mm×25.4 mm,双线螺纹,螺纹参数为3牙/25.4 mm(3牙/in)、齿高3.6 mm,齿间间隙0.3 mm,锥度1∶6,齿形导向角45°,承载角7°,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通过静力学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新型双线套管螺纹在压缩、拉伸载荷下,最大接触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在海况重现期为100 a时,强度和稳定性安全系数大于1.25,符合百年一遇波流作用的安全作业要求。在水压、拉伸、压缩、上卸扣、极限弯曲试验中,套管实物均未发生失效。应力应变试验结果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相似。现场应用2井次,新设计的双线螺纹套管均到达预定地层位置,二开技术套管完井顺利,作业时效比普通螺纹套管提高近1.8倍,满足了单筒双井井身结构设计要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多是基于舰船单一物理场信号,识别性能较差,已不能适应现代战场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物理场的舰船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小波分解提取舰船多物理场信号频段能量特征,并分别构建了基于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的特征融合模型,使不同物理场特征之间得以相互校准、补充和验证确认,实现单一物理场特征无法实现的识别功能。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实现了92.65%的舰船目标识别率,与基于单一物理场的舰船识别率相比,提高了4.12%。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广告标识、LED显示屏和媒体立面所产生的干扰光的现场测量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分析了这三类显示类干扰源的特点,针对影响测量和评价的关键因素——单帧静态画面、动态画面、高亮区域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测量案例阐述了观察方式、观察位置、采样方式、采样周期等要素,提出了适用于工程现场的检测参数和方法。本文对工程现场实地测量干扰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城市市容市貌的改善、光污染的治理,保障城市光环境的合理分布,限制消除光污染对城市和人的生活起居、身心健康与出行的影响及依法依规治理光污染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可见光反射型光学读出非制冷热像元结构。理论分析表明热像元的热-机械灵敏度达到0.043deg·K-1,在热像元面积比已有报道减小75%的情况下,热-机械灵敏度反而提高至少79%。通过改变弯折梁底层金膜的面积来调节热像元的灵敏度,使其可在2.36×10-6rad·m2·W-1和9.21×10-6rad·m2·W-1之间变化。ANSYS仿真结果和理论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脱硫渣中金属铁的含量对其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测定脱硫渣中金属铁的方法受到关注。在采用碘-乙醇浸取—重铬酸钾滴定法直接测定脱硫渣中金属铁时,因碘-乙醇的存在会干扰后续重铬酸钾滴定法对金属铁的测定,故在过滤分离沉淀后,需在高温下除尽滤液中的碘-乙醇后再进行测定,不仅操作较繁琐,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据此,提出了碘-乙醇分离—重铬酸钾法间接测定脱硫渣中金属铁的方法,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称取两份相同质量的试样,一份试样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其中的全铁量;另一份试样用碘-乙醇浸取其中的金属铁,过滤分离,弃去滤液,采用相同方法测定沉淀中的全铁量;两者之差即为一份试样中的金属铁量,以此间接计算出试样中金属铁的含量。采用实验方法测定金属铁质量分数在0.63%~2.63%之间的脱硫渣生产试样,测定结果与碘-乙醇浸取—重铬酸钾滴定直接测定法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3.1%~15.9%之间。选择2个脱硫渣生产试样,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纯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金属铁的加标回收率在96%~108%之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冷喷涂法在铝(Al)基体上沉积单颗粒铜(Cu),利用聚焦离子束/电子束(FIB/SEM)系统精确定位并原位制备了完整单个颗粒Cu沉积在Al基体上的透射样品,分析其显微结构及形成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撞击过程中温度与应力分布不均匀,导致沉积Cu颗粒不均匀形变。Cu/Al界面受影响较大:颗粒动能转化为形变能和热能,打破了界面处氧化膜,使界面附近温度迅速升高,发生动态再结晶,生成金属间化合物Cu_9Al_4;Cu颗粒内距界面越远的区域,受温度和应力的影响越小,其变形主要是通过晶体内位错增殖和移动;沉积颗粒顶部,远离Cu/Al界面,几乎不受应力和温度影响,保持原始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H3 PO4为活化剂、稻壳为原料,通过微波和马弗炉两种方法制备活性炭。详细考察了浸渍时间、料液比、活化剂浓度、微波功率或活化温度、以及活化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磷酸浓度35%、料液质量比1:4、浸渍时间3 h的条件下,采用400 W微波功率辐射8 min,制备的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232 mg/g,若采用马弗炉600℃焙烧10 min,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226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