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1篇
  免费   1081篇
  国内免费   778篇
电工技术   144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168篇
化学工业   1960篇
金属工艺   997篇
机械仪表   1215篇
建筑科学   1614篇
矿业工程   841篇
能源动力   426篇
轻工业   1662篇
水利工程   919篇
石油天然气   665篇
武器工业   206篇
无线电   15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80篇
冶金工业   744篇
原子能技术   238篇
自动化技术   17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593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991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891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75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900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741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583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251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93篇
  1983年   89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2篇
  196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邻工作面开采会导致复杂的漏风情况,浮煤易自燃,增大防火工作的难度。为明确相邻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及确定最佳注氮防灭火参数,以贵州某矿4244工作面为背景,结合现场实测,应用Fluent流场分析软件,模拟研究不同注氮方案下采空区氧气浓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模拟相吻合,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当注氮位置为X=50 m,注氮流量为100 m3/h时,采空区进、回风巷侧氧化带宽度分别为7 m和38 m,能明显减少本采空区氧化带面积,且能防止氧化带距工作面太近;此工作面进风侧注氮对相邻采空区氧化带影响范围较小,这要求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对煤柱进行加固,降低孔隙率,控制漏风,减少氧气进入相邻采空区,降低煤自燃风险。模拟结果为相邻采空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对Mn18Cr18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拉伸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及断口附近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试验钢的相变及析出相,研究了Mn18Cr18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第Ⅰ脆性区>1200 ℃,第Ⅲ脆性区为850~950 ℃,未出现第Ⅱ脆性区,第Ⅰ脆性区的出现主要是在加热过程中试验钢由γ奥氏体向δ铁素体转变引起的,第Ⅲ脆性区的出现是因为沿晶析出M23C6、M2(C, N)等硬脆相引起的;试验钢的抗拉强度随着拉伸温度升高而降低,断面收缩率在1000~1200 ℃温度范围内逐渐增大并表现出极佳的热塑性,断面收缩率均在70%以上,温度超过1200 ℃后断面收缩率急剧下降;Mn18Cr18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热锻温度应选择在1000~1150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试验钢的断面收缩率均在70%以上,并且可以避开第Ⅰ与第Ⅲ脆性区。  相似文献   
3.
郑天瑞 《现代导航》2022,13(5):383-386
针对不同投影条件下的正轴圆锥投影标准纬度求解过程中遇到的数值迭代问题,借助 Mathematica 中的 FindRoot 函数,对涉及超越方程的标准纬度进行计算,得到了相应的数值解。 结果表明,利用 Mathematica 对不同正圆锥投影的标准纬度进行计算,求解过程简单、计算效率高且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边坡防护工程中常使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等)作为黏合剂、固化剂以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但无机材料的过度使用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负担。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同样具有改善土体结构、提高力学强度的性能。通过向粉质黏土中掺入 CMC,研究了 CMC对黏性土的改良效果及规律。结果表明:在粉质黏土中加入 CMC能有效提高其抗剪强度。对比了湿法和干粉两种处理方式,干法拌和直接掺入 CMC后的改良土强度能获得更高的提升。研究了CMC掺入量、含水量、养护时间等对 CMC改良土的影响;当 CMC掺入量为 2%、控制含水率为 15%时,对土体强度的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陈行滨  王周  郑飘飘  林德威  刘青 《粘接》2022,(6):172-175
基于Hadoop存储架构设计了电网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存储分析与搜索读取2大模块,整合HDFS、Hbase等存储设备,利用HDFS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读写,采用基于ZooKeeper及Solr搭建的开源分布式搜索引擎SolrCloud实现数据检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智能化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7.
使用三乙烯四胺(TETA)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AC)混合溶液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制备纳滤膜。结果表明在水相溶液中TETA浓度为0.2 wt%,EPTAC浓度为0.4 wt%,油相溶液 TMC 为 0.2 wt%,反应时间 30 s,在 90 ℃下热处理为最佳条件。该复合膜在 25 ℃、0.5 MPa 条件下纯水通量为80 L/(m2·h),是未添加 EPTAC 时水通量的 5.5 倍,对 NaCl 和 Na2SO4的截留率分别为 15% 和 98%;对于 15 000 mg/L NaCl 和 8 000 mg/L Na2SO4混盐溶液体系,Cl-截留率低于 1%,SO42-截留率高于 99.2%,显示了高分离选择性,满足高盐废水分盐要求。抗污染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具有较好的抗污染性能,水通量恢复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8.
气藏型储气库交替注采工况下的储层温度变化是影响渗透率乃至储气库注采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探究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温度敏感性规律及其对气井注采能力的影响,在储气库运行的温度范围内设计了多轮次交变温度下渗透率温度敏感性实验,模拟气藏型储气库储层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储层渗透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且多轮次交变温度下渗透率表现出滞后效应,随升降温轮次增加滞后效应逐渐减弱;(2)储层渗透率温度敏感性规律不同于应力敏感,渗透率与温度呈线性相关,且单轮升降温过程中滞后效应强弱不随温度改变;(3)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考虑渗透率温度敏感性的气井产能方程,研究发现忽略储层渗透率温度敏感性将低估气井注采能力,且储层埋藏越深、气井注采气量越大时,温度敏感性对注采能力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9.
评估了茶多酚、抗坏血酸和植酸三种天然抗氧化剂作用下红酸汤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分析储藏期间天然抗氧化剂对红酸汤品质的影响。利用国标法测定红酸汤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采用国标法和感官评定法分析储藏期间红酸汤品质的变化。茶多酚、抗坏血酸和植酸对红酸汤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形成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在最优添加量下,抑制效果茶多酚(0.15%)>抗坏血酸(0.05%)>植酸(0.20%)。在储藏期间,3种天然抗氧化剂均可显著抑制红酸汤酸度的提高(P<0.05),提高红酸汤储藏期内的感官评分,有助于产品在储藏期间保持产品品质的稳定,其中茶多酚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本研究为天然抗氧化剂在红酸汤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红酸汤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克隆Bacillus clarkii 7364来源编码γ-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γ-cyclodextrins glucanotransferase,γ-CGTase)的基因,构建并表达基因重组菌株E.coli BL21/pET28a(+)-γ-CGTase,对γ-CGTase酶学性质和产物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克隆表达的γ-CGTase分子质量为78 kDa,水解活力与环化活力在最适温度、最适pH、金属离子影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经HPLC测定催化产物中几乎无α-环糊精(α-cyclodextrin,α-CD),γ-CD/β-CD可达7.70,γ-CD转化率为15.83%,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浓度γ-CD产量可提高89.91%,γ-CD/β-CD提高73.77%,转化率为33.44%。催化豌豆淀粉γ-CD/β-CD达12.92,转化率为19.1%,分别比可溶性淀粉提高了63.13%和22.90%。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γ-CGTase酶法制备γ-CD产量和专一性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