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食品加工中的下脚料和废弃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为了提升这类资源的附加值,该文介绍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分析其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及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并针对目前膳食纤维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高效制备高品质的膳食纤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以及XRD、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现代先进分析检测仪器对云南一水硬铝石型高钛铝土矿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显微形貌进行研究,并结合扫描电镜元素分布图深入分析钛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矿石为高钛高铝硅比型铝土矿,TiO_2含量高达8.23%,Al_2O_3含量58.02%,SiO_2含量6.69%,A/S为8.68;矿石还中含有一定量的铁组分,Fe2O3含量为14.51%。矿石中含钛矿物主要以锐钛矿为主,其次也存在一定量的钛铁矿和少量的板钛矿,含钛矿物以规则或不规则团块或包裹形式嵌布矿石基体中。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富集稀土的磷精矿酸浸过程在不同溶液初始磷酸浓度和液固比浸出时稀土的富集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的初始磷酸浓度和液固比有利于提高稀土在溶液中的回收率,但稀土在溶液中的富集程度随液固比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最佳浸出条件为:溶液初始磷酸浓度25%、硫酸过量系数1.0、液固比6、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h、矿浆浓度58%,在此条件下,∑REO的总回收率达到68.01%,P2O5总的回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助浸剂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基础上,提高了高铜金精矿的浸出率及其它生产指标,降低了氰化物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高压水化条件下溶出温度、粒度、搅拌强度以及石灰添加量对高钛铝土矿中Al_2O_3及TiO_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氧化铝溶出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石灰添加量、搅拌强度、粒度。在下述最佳溶出条件下,Al_2O_3和TiO_2实际溶出率分别为86.52%和5.708%:粒度0.045~0.074 mm、石灰添加量8%、溶出温度290℃、搅拌速度8r/min、溶出时间45min。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高压水化法和拜耳法对某高钛铝土矿进行溶出,对比两种方法对Al_2O_3及TiO2溶出率的影响。研究了高压水化条件下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溶出时间以及石灰添加量对高钛铝土矿中Al_2O_3及TiO_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水化法更有利于提高Al_2O_3溶出率、降低TiO2溶出率,溶出效果优于拜耳法;高压水化法的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90℃、苛性碱浓度360g/L、溶出时间60min、石灰添加量8%,此条件下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可达90.832%,TiO2的溶出率仅为4.108%。  相似文献   
7.
采用拜尔法高压溶出广西平果铝土矿,考察了溶出时间、溶出温度、石灰添加量以及苛碱浓度对氧化铝溶出及赤泥中氧化铁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时间50min、溶出温度260℃、石灰添加量6%、苛碱浓度235g/L,在该条件下,氧化铝实际溶出率可达79.6%,赤泥中氧化铁含量达32.1%。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防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描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分析了三个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最后从人的因素和三个技术因素两大方面提出了几种常见的防护措施,对如何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工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萤石与重晶石浮选分离中混合捕收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萤石与重晶石的可浮性相近,浮选分离中要求捕收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试验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油酸钠、氧化石腊皂、石油磺酸钠或氮烷基丙撑二胺不能使萤石与重晶石有效分离。而氧化石腊皂与二胺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在萤石与重晶石分离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混合捕收剂仅在萤石表面发生特性吸附,这正是其选择性的来源所在。  相似文献   
10.
如今,计算机病毒已进入网络时代,通常称之为网络病毒,这使得病毒的危害越来越大,治理越来越难,病毒的防治与反病毒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讲述了病毒的概述特征及分析了病毒的传统与新型危害,以及通过新的病毒检测技术与防治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