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0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6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3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洺河地下铁矿巷道内遗留大块难以高效处理,利用面对称金属聚能罩实现对大块的快速劈裂,在铁矿巷道内对大块进行了6组爆破试验,对比0、1倍炸高,2倍炸高时的块度分布、平均块度和爆破形态,研究了聚能装药参数中炸高、炸药单耗对大块破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炸高时,碎块主要分布在大尺寸60~80 cm区间内;随着炸高的增加,碎...  相似文献   
2.
以中药远志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提取远志中的黄酮,借助正交试验优化黄酮的提取条件,确定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终得到远志中黄酮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料液比1∶60 (g/mL)、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100%、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最高为...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应用的赤铁矿浮选捕收剂多数因含有较长烃链而水溶性差,在浮选作业时常需要对矿浆进行加热处理,增加了选厂生产能耗和成本.基于\"双碳\"背景研发赤铁矿常温捕收剂、低温捕收剂是优化赤铁矿浮选药剂制度、增效降耗的关键途径之一.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赤铁矿浮选体系的常温/低温新型捕收剂和复配型捕收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有利于实现赤铁矿常温/低温浮选过程的药剂特征活性有机基团及其对生产指标的影响,旨在总结并拓宽赤铁矿新型常温/低温浮选捕收剂设计思路,推动赤铁矿常温/低温浮选药剂的研发与应用,进而逐步实现赤铁矿浮选过程的增效降耗.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黑钨矿浮选药剂应用现状,总结近年来黑钨矿浮选捕收剂应用实践。其中含胂和膦的脂肪酸类捕收剂含有有害金属,对环境中土壤以及水有极大的污染;螯合剂使用前需预先处理,不仅增加了成本和流程复杂,同时也危害环境;组合药剂的使用提高了药剂效率,节约资源,通过减少使用对环境有污染的药剂,保护了环境。并采用PAC、PFS及其组合絮凝剂对捕收剂使用后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PAC及PAC+PFS处理后废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而PFS处理则没有达到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测绘体系的不断丰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非接触式和信息丰富等特点在各领域内得以广泛应用,在爆破工程领域中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对矿山爆破工程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状况开展探讨,阐述主要的应用形式,并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可行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7.
针对TBM开挖工作面实施微震监测过程中存在的空间狭窄、钻孔不便、线缆易损等诸多困难,为了实现微震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在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3号支洞的TBM开挖工作面,经过多次数据比对、优化改进,摸索出一套更适合TBM开挖工作面开展移动式微震监测的系统构建方案。通过6个月的连续监测表明:使用该方案,监测系统与TBM彻底分离,互不影响,正常供电时数据连续采集率为100%;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外部网络正常时仅有1 d因路由器供电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传输,故障率为0.55%;传感器线缆没有出现意外损坏,故障率为0,为岩爆风险预测提供了充分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下层采空区顶板厚度的双层采空区在爆破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对双层采空区进行了单孔爆破数值模拟试验。分别建立了下层采空区顶板厚度为5 m至12 m的双层采空区模型,分析了双层采空区在爆破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下层采空区顶板厚度由5 m增大到12 m时,顶板中部水平方向峰值振速由15.30 cm/s递减至9.52 cm/s,最大有效应力由3.8 MPa递减至2.5 MPa,剪切安全系数由1.82增加到2.42,双层采空区下层顶板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排土场边坡稳定是确保露天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条件。为确定贺斯格乌拉露天矿北排土场的滑坡模式,基于摩尔-库伦强度准则与折减理论,运用FLAC有限差分模拟与极限平衡分析技术,对贺斯格乌拉露天矿北排土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与研究,确定了沿基底软弱层滑动的滑坡模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贺斯格乌拉露天矿北排土场BP-1剖面位置塑性区已全部贯通,边坡处于失稳状态,基底弱层附近产生的应力集中是边坡发生顺层剪切破坏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北排土场建设情况、经济因素及环境条件,对北排土场边坡滑坡采取排土压脚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的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214,使边坡达到了稳定状态,为同类滑坡灾害治理提供了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钻孔卸压效果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RFPA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钻孔直径、钻孔间距、煤体应力等对卸压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得出: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卸压效果随钻孔直径的增大而提高;煤体中的压力越大,卸压效果越显著;煤体在高应力状态下(30 MPa),钻孔间距为3 m时卸压效果好,而在低应力状态下(20 MPa),钻孔间距为2 m时卸压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