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6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347篇
电工技术   160篇
综合类   325篇
化学工业   689篇
金属工艺   87篇
机械仪表   216篇
建筑科学   773篇
矿业工程   4667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40篇
水利工程   51篇
石油天然气   167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1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4篇
冶金工业   8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5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722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688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砂卵石地层是一种典型的力学不稳定地层及强磨蚀性地层,盾构在该类地层中掘进通常会面临刀盘、刀具磨损严重,盾构推力与刀盘扭矩偏高且波动幅度大、地层变形不易控制等问题。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效率的高低及地层控制的好坏,刀盘选型及刀具配置是关键。以北京地铁新机场线“磁各庄站~1#风井”盾构区间为工程依托,利用PFC3D数值模拟及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刀盘开口率、刀具组合高差、先行刀刀间距等参数对盾构掘进效率及地层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掘进参数下大开口率辐条式刀盘比小开口率辐板式刀盘具有更好的掘进速度,小开口率辐板式刀盘掘进时引起的地表变形更小,对周围地层的扰动范围也更小;先行刀与切削刀的组合高差为70 mm时盾构掘进效率较高且扭矩较低;先行刀刀间距设定为300 mm时,盾构有较好的掘进效率和较低的刀盘扭矩。工程实践表明;要实现砂卵石地层盾构长距离高效掘进,大开口率辐条式刀盘设计及大高差梯次化刀具布置是基础,高贯入度、低转速的掘进控制是关键。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盾构刀盘选型与刀具布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全尾砂固结体地面排放时堆排体稳定性的问题,提出通过击实来增大全尾砂固结体的稳定性.通过室内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常水头渗透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击实对全尾砂固结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的影响以及微观层面上击实对固结体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击实功下的全尾砂固结体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击实功(598.2 kJ/m3、1074.7 kJ/m3、1535.3 kJ/m3和2149.4 kJ/m3)、干密度、含水率和养护龄期对固结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击实功、干密度和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渗透系数随击实功、干密度和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对固结体进行击实可以减少固结体内部结构的孔隙并提升固结体结构的密实度,从而提高了固结体的强度和抗渗性能.表明在全尾砂固结排放中,可以通过击实的手段提高全尾砂固结体的强度和抗渗性,进而提高全尾砂固结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微地震地面实时监测时,代表压裂主要信息的有效信号能量弱,常淹没在噪声中,这将直接影响微地震事件的识别和震源定位的效果,因此,采用准确、快速的方法从微地震数据中自动识别有效信号尤为关键.文中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综合微地震有效信号的能量特征、频谱特征、统计特征等属性来进行模型训练,并加入ReLU激活函数和L2正则化的损失函数来进行模型参数调优.将文中训练好的模型应用到实际微地震数据的结果表明,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效果良好,充分压制了噪声,优化了数据成像.  相似文献   
4.
预填骨料混凝土是指先将粗骨料填充在模板中,振实后用配制的砂浆填满骨料间的空隙而形成的混凝土.用5~25 mm的小粒径骨料代替水利工程中大粒径粗骨料,配制预填骨料混凝土并研究其抗压强度.结果 表明,预填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增加而增大,其28 d抗压强度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随复合型外加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掺加粉煤灰会降低预填骨料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提高其后期抗压强度;预填骨料混凝土在最佳细砂值时抗压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定量斗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称重传感器对矿石进行动态称重,由于称重传感器直接承受矿石重量冲击力,导致称重传感器易损坏,降低生产效率。基于定量斗侧壁振动频率随矿石装载高度的变化而改变这一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定量斗装载测量的间接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矿石装载高度间接测量矿石重量,解决了称重传感器因直接承受矿石重量及冲击力易损坏的问题,提高了测量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资源开采和地下空间建设逐渐向深部发展,给深部围岩支护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研发具有高强高韧、超强吸能、可施加高预紧力的围岩支护材料势在必行。基于此,自主研发了一种高强度、高延性,具有微观负泊松比效应的锚杆钢新材料,又称微观NPR(Negative Poisson’s Ratio)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被用于加工成锚杆、钢筋、锚索、钢带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应用材料。重点针对微观NPR锚杆钢的锚固剪切力学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介绍了PR(Poisson’s Ratio)材料、宏观NPR结构和微观NPR材料的基本概念及研发历史;开展微观NPR锚杆钢和普通PR锚杆钢的静力拉伸及锚固剪切实验;对比分析微观NPR锚杆钢的破坏形态、拉伸力学性能以及锚固抗剪力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静力拉伸条件下,相较于普通锚杆钢,微观NPR钢拉伸曲线无屈服平台,具有恒阻大变形的准理想弹塑性特征,大大提高了锚杆材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且其拉伸过程中均匀变形,破断后基本无颈缩;在锚固剪切实验条件下,加锚节理岩体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具有显著的延性破坏特征,有效改善了无锚固节理岩体脆性破坏现象,微观NPR锚杆钢所能提供的抗剪强度远高于普通锚杆...  相似文献   
7.
针对深部剧烈动压扰动影响下软碎煤体巷道围岩持续大变形破坏的控制难题,以某矿深部强采动影响区典型大断面软碎煤体巷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部煤巷经历强采动影响下的矿压显现规律,阐明了引起围岩大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得出了煤巷围岩的主要控制难点。基于此提出了深部强采动大断面煤巷围岩外锚-内卸协同控制技术,煤巷浅部围岩锚索注强化锚固技术提高了主体承载结构的围岩强度,为内部造穴卸压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两帮煤体深部应力高峰区采取大直径孔洞造穴卸压,阐明了在不破坏浅部锚固围岩稳定性基础上使煤巷两帮高支承压力峰值转移至造穴孔洞实体煤侧的卸压机制。内部大直径造穴孔的布置使深部煤岩体的变形向卸压孔洞群转移,为深部煤岩体持续向外运移提供让压补偿空间,浅部强化锚固能有效阻断深部煤岩体向煤巷空间运移,减少煤巷两帮围岩变形量;提出大断面煤巷围岩外锚-内卸的“固结修复、桁索强锚、内卸转移、内外协同”控制机理,并通过相似模拟及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了煤巷围岩外锚-内卸协同控制技术的可行性。现场工程实践表明:煤巷采取外锚-内卸协同控制技术,有效抵御了大断面软碎煤体巷道在强采动影响下的两帮围岩大变形,显著改善了煤巷围岩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逐步进入地壳深部,对深部地应力场的变化趋势的探究愈发重要。近些年的研究更新了许多地应力数据,有必要基于最新数据对现有估算方法做出改进。本文根据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和球壳模型,研究随深度变化的万有引力体积力和内压的作用,得到宏观的应力分布理论公式;引用广泛分布的实测数据,对理论公式中的地壳物理参数进行拟合,得出垂直地应力和平均水平地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在地球的宏观尺度上,地壳应力随深度的分布不再是线性关系,但在当前人类活动范围内,地应力均值随深度基本呈线性变化,与金尼克假说在γ=22 kN/m3、λ=0.9时的结果最为接近;随着深度增加,平均侧应力系数逐渐趋近于1,比Brown和Hoek提出的包络线更接近实测数据;地壳内部的高压会引起水平拉应力,但自重引起的压应力更高,使得整个地壳内的垂直地应力和水平地应力都为压应力。研究结果可为地壳应力分布趋势的预测特别是深部区域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煤工作面伪斜布置时,采空区基本顶呈非矩形状,此时采空区上方基本顶的破断位置及其破断规律与矩形顶板有所不同。为研究伪斜工作面基本顶初次破断特征,根据弹性薄板力学理论建立直角梯形基本顶的板结构初次破断力学模型,同时推导出直角梯形薄板的弯矩公式,分析顶板破断位置及其破断规律;依据有限差分原理分析基本顶的应力极值大小及位置特征,对理论推导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四边固支直角梯形薄板内力分布规律与矩形薄板大体相似,但在四条边界上,主弯矩极值的位置与矩形薄板有所差异,后者都位于中心部位,而前者整体向逆时针方向一侧移动,基本顶的初次来压呈椭圆状倾斜“O-X”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山高深溜井矿石悬拱导致溜井堵塞的问题,以眼前山铁矿2#主溜井为工程背景,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矿石成拱机理,并利用亚克力管构建相似模型,综合含水率、材料级配等参量,对溜井卸矿进程进行模拟.通过观察放矿过程中料头的凝结状态,总结含水率、材料级配及料头高度对矿石成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利用亚克力管的相似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验证了相似模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矿山高深溜井成拱堵塞的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