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袁龙飞 《矿冶》2016,25(3):35-36
借助Dimine软件,利用测点数据建立库区表面模型,与地形线交叉形成闭合线,通过布尔运算从而建立尾矿库的整体三维模型,解决尾矿库容积常规方法测量不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金川二矿区实例,重点对钻孔法处理溜井堵塞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该方法对处理堵塞时间较长、堵塞物整体结构已具有较高的凝结强度的情况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秦昆  赵明福  张帅 《煤》2014,(9):4-6
煤层群近距离开采时上层煤留下的煤柱势必形成应力集中,对下层煤的安全开采和巷道布置造成不利影响。文章以鲍店煤矿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工作面推进不同位置时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工作面由煤柱下向采空区下推进时,煤柱应力叠加范围为60 m,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5.68,应力集中系数高,影响范围大,是冲击地压的重点监测和治理区域。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近距离煤层的安全开采和巷道布置、支护设计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煤层群近距离开采时上层煤留下的煤柱势必形成应力集中,对下层煤的安全开采和巷道布置造成不利影响。以古书院矿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宽度煤柱下的应力分布、底板破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小煤柱(宽度小于50 m)下底板应力呈"钟"形分布状态,大煤柱(宽度在50 m以上)下底板应力呈"倒铁塔"状分布;随着煤柱宽度的不断加大,煤柱底板应力不断减小,破坏程度不断降低。研究结论对于近距离煤层的安全开采和巷道布置、支护设计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矿山溜井破坏的原因,阐述了各种溜井支护方式的优缺点,为溜井支护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受控循环通风技术安全高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能够对系统内各个参数进行有效的监测监控,从而确保循环区的安全运行,进而有效扼制循环区事故的发生.南温河钨矿一采选厂1 232 m中段针对矿山目前出现的通风问题,提出应用受控循环通风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构想,为了确保该技术的安全、高效运行,本文就循环系统中需要进行监测监控的目标参数提出了要求,并根据南温河钨矿循环系统的特殊性,增加了一些监控参数,弥补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中对使用柴油设备时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监控的空缺.  相似文献   
7.
真三维环境下展示金属矿山工程,能够最终实现矿山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我国逐渐进入实现数字矿山的第一阶段,即实现矿山数字化信息系统构建。通过分析国内外数字矿山建设情况,以大型三维矿业软件为平台是建设数字矿山的有效途径。从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基础、三维地质建模关键技术和三维工程设计方法等三方面,对矿山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介绍,为数字矿山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机车牵引网络由馈电线、架空线、轨道、回流线、分区开关、分段绝缘等组成,其中,架空线的作用是将牵引变流所中的直流电源引出,为电机车提供电源。一般情况下,电机车架空线悬挂方式有硬性悬挂、弹性悬挂和链形悬挂三种,同时《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对地面窄轨电机车架线的悬吊高度做了规定:井下调车场、架线式电机车道与人行道交叉点:线路电压低于500V 时,不低于2.0m;线路电压高于500V 时,不低于2.2m。在地面或者工业场地内超高货车经常通过的道路交叉口,其架线设置就不应采取常用的悬挂方式和悬挂高度,否则车辆无法安全通过,或者经过费力费时的调整之后才能通过。文章是根据某矿山窄轨铁路横穿水泥公路的实际情况,对架空线提出了改造设计,设计中运用了物理传动知识,巧妙地采用手动绞车解决电机车架线自动上下升降的问题,并最终试验成功,彻底解决了该矿窄轨铁路道口车辆通行问题,并已将该项改进投入使用,且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白牛厂矿山斜井提升运输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可靠度理论中的事故树分析法研究了斜井多级提升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提升系统可靠性是人为、设备和运行环境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升基本事件包括井底事件、井筒事件和井头事件,提升系统可靠度为71.3%,其中无法调度及装车故障是提升系统的最大问题。研究结果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矿山现有问题及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