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72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6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45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1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揭示陆相页岩中碳酸盐矿物对页岩气的富集作用及意义,本文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富含碳酸盐矿物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厘米级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XRF元素测试、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页岩中碳酸盐矿物的发育特征,探讨了碳酸盐矿物的形成环境及成因作用,认为碳酸盐矿物对陆相页岩气甜点分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和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发育一套富含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5.0%,最高值为48.5%)、富有机质(TOC>2%)且高含气(单井页岩气产量达到7.6×10~4 m~3/d)的陆相页岩,页岩中碳酸盐矿物主要以纹层形式存在,可分为生物碎屑纹层、泥晶方解石纹层和亮晶方解石纹层3种类型.沙河子组富含碳酸盐矿物的页岩主要形成于半深湖—深湖相咸化分层还原的水体环境,不同类型的碳酸盐纹层形成作用具有差异.生物碎屑型碳酸盐是沉积湖底的生物壳体在成岩初期经方解石化作用形成的,纹层状生物碎屑型碳酸盐主要形成于深水稳定咸化还原的水体环境;泥晶方解石纹层是受藻类等生物光合作用诱导结晶形成,主要形成于封闭咸化高生产力强还原的环境,与有机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搞清古龙页岩油成藏过程及油藏特征,指导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利用大量岩心实验分析数据,分析页岩形成的古沉积环境,通过观察大量扫描电镜照片,深入分析有机质赋存状态。以封闭体系低熟页岩生烃热模拟实验为基础,结合成烃—成岩—成储耦合过程研究,系统分析古龙页岩油成藏过程,从而明确其油藏特征。结果表明:(1)青山口组古沉积环境优越,层状藻是古龙页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古龙页岩原始有机碳含量高,平均在3.0%以上,奠定了页岩油生成的物质基础;(2)古龙页岩有机质主要有3种赋存状态,第1种为有机质和黏土等无机矿物呈互层状分布,第2种为有机质受挤压后在无机矿物粒间赋存,第3种为有机质在黏土矿物层间吸附沉积,有机质的不同赋存状态为古龙页岩的普遍含油奠定了结构基础;(3)古龙页岩油的成藏演化主要经历了压实—大量生烃前阶段、大量生烃阶段、原油裂解等3个阶段;(4)古龙页岩油藏具有大面积连续立体式分布、纯油油藏、压力系统稳定且与埋深关系密切、原油密度和原油黏度受成熟度控制且在平面上呈环带状变化等4个特点。研究成果明确了古龙页岩油成藏过程以及油藏特征,为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有利富集区优选以及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具有储层单层厚度薄、纵向集中度差、横向连续性差的地质特点,开发难度大,为此开展了钻采一体化方案提产降本提效探索与实践。针对地面及地下特点,钻井设计优化为平台式布井,水平井由3层变2层,井眼进行瘦身;二维水平井通过上移造斜点,减小造斜率、摩阻和扭矩;三维水平井采取“先平面提前造斜、后扭方位”的方式。优选超深穿透、等孔径射孔弹,直井、定向井设计16孔/m孔密,135°相位角;水平井设计20孔/m孔密,60°相位角。应用相控地质模型,确定裂缝半长为250~300m,裂缝间距为10~15m,支撑剂类型为70~140目+40~70目+20~40目组合粒径石英砂。按照压裂后初期放喷、快速排液、正常生产3个阶段进行排采制度研究,实现全生命周期举升工艺优化。最终形成了适合松北致密油储层特征的多薄层斜直井、主力层水平井、主薄层直平联合的一体化方案优化方法;定型了以大平台钻井、超深穿透等孔径射孔、复合高效压裂、全生命周期举升为核心的提产降本提效设计技术,致密油区块实现效益建产,建成产能超百万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嫩三、四段进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以及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利用岩心、测井及录井等资料,对大情字井地区嫩三、四段沉积相、砂体发育规律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嫩三、四段为一套形成于基准面不断下降时期的进积沉积序列,主要发育湖泊—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受湖平面持续下降的影响,沉积环境逐渐由浅湖、三角洲前缘向三角洲平原过渡,沉积物不断向湖盆中心推进,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构成了进积型浅水三角洲的骨架砂体,砂体发育具有纵向上(自下而上)规模逐渐增大且叠置分布、平面上纵横交错的特征。同时,受短期湖平面波动的影响,席状砂与河口坝在三角洲前缘近湖一侧较为发育。总体上,三角洲砂体的分布范围随着基准面的下降迅速扩张,但发育规模由近源向远源逐渐减弱。基于该研究成果建立了研究区进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为该区后续实现扩围增储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沉积盆地内火山岩分布广泛,松辽、准噶尔及四川等盆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与发现,火山岩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发育火石岭组和营城组火山岩,是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其勘探成效直接取决于对火山岩圈闭的识别与刻画成果。与碎屑岩圈闭相比,火山岩圈闭成藏条件要求更为苛刻,储层条件、侧向及顶底板封堵条件是控制火山岩圈闭有效性关键要素。在解剖已发现火山岩油气藏基础上,通过攻关研究,提出了火山岩体刻画和火山岩储层的描述是火山岩圈闭识别的重点。以火山岩岩性圈闭为例形成了火山岩岩性圈闭识别描述“五步流程”,并实际应用于龙凤山鼻状构造带。钻后结果表明,火山岩岩性圈闭与钻前认识整体一致,圈闭落实可靠,验证了火山岩岩性圈闭识别描述技术方法的有效性,推进了长岭断陷火山岩的油气勘探,对国内其他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是位于中国东北的大型白垩系陆相含油气盆地,前人普遍认为其形成和演化主要受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作用的影响和控制。那么,环西太平洋构造带仅在中国东北形成大型坳陷盆地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松辽盆地在坳陷阶段之前发育火石岭组和营城组2套断陷期火山岩的诱因是什么,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发育中生代岩浆岩的主控因素是什么。显然,这些现象很难单纯用古太平洋板块活动控制来解释。本文在充分吸收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动力学背景、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的角度,分析了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的闭合对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影响,指出蒙古-鄂霍茨克洋关闭是中生代东北亚最重要的一次大地构造事件,板块的俯冲、碰撞、挤压、拉张以及岩浆活动等作用对该区盆-山格局的形成和演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并提出了松辽盆地可能存在的蒙古-鄂霍茨克洋和西太平洋板块双向俯冲成因模式,厘定了两者对中国东北地区多期次挤压和拉张作用的转换时间,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松辽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合理地诠释了中国东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有别于西太平洋南部地区的岩浆岩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南部浅层天然气主要赋存于晚白垩纪地层中。通过分析研究松辽盆地南部浅层实测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对天然气成因类型进行划分,对松辽盆地南部浅层气分布、成因类型和成藏主控因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存在三套烃源岩,为不同成因类型的浅层气成藏提供气源;圈闭为天然气成藏提供有利的场所,存在4种圈闭类型;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泥岩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断层重新活动,提供了浅层气运移通道和遮挡物。在此基础上优选出了4个浅层气有利目标区,对松辽盆地南部浅层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是典型的致密火山岩气藏。随着气藏开发不断深入,气井陆续出水,强烈的水侵和水气比不断攀升严重制约了气藏的高效开发,正确认识火山岩气藏内气水关系及其主控因素已成为提高气井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区火山岩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总体表现为“上气下水”特征,气水分布以火山机构为基本单元,全区无统一气水界面,同一火山机构内可存在多个气水系统,不同的气水系统也可具相同的气水界面。在营城组火山机构刻画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生产测试和物性、压汞、薄片等动静态资料,系统分析徐深气田致密火山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明确火山岩气藏气水关系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烃源岩展布控制了营城组火山岩气藏气水的宏观分布,火山机构和构造联合作用影响天然气的聚集、调整,火山岩复杂的孔隙微观结构制约着储层内气水分异。  相似文献   
9.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目前中国陆上岩性油气藏规模储量增长的主体。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保乾三角洲和现代鄱阳湖赣江三角洲解剖,重点探讨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的地质背景、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结果表面:①坳陷湖盆具有形成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背景,敞流型湖盆导致的湖平面频繁升降控制了浅水三角洲的纵横向发育规模。②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发育2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深湖型三角洲一般呈朵叶状,沉积亚相展布清晰,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浅湖型三角洲一般呈鸟足状或树枝状,沉积亚相分异不明显,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河口坝不发育;③通过现代沉积遥感定量分析,刻画了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近50年的发育特征和演化规律,揭示了分流河道从分散树枝状到闭合结网状的生长过程。④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不断发育的多期朵叶体在平面上拼接而成的复合体,其中分流河道是最重要的储集砂体类型,在平面上呈结网状分布,控制了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分布与富集。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是松辽盆地北部近期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这类致密砂砾岩气层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是首要的。通过分析其白垩系早期拉张构造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断陷沉积,纵向上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各层序在断陷湖盆陡坡带和缓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表明其储层主要为砂砾岩和含砾粗砂岩等粗碎屑岩。沙河子组储层孔隙包括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8%,渗透率多小于0.1×10-3 μm2,为致密储层。沙河子组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包括埋深、沉积相带、岩石类型和次生成岩作用,埋藏浅的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平原相砂砾岩储层物性好,含火山碎屑物质的砂岩、砂砾岩易于形成溶蚀孔隙,改善储集性能。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有利储层主要位于埋深小于4 000 m的安达东、西两侧的扇三角洲前缘、平原区和徐东、徐西的构造高部位扇体发育区,埋藏较浅的安达中部滨浅湖相和埋藏较深的徐东、徐西斜坡扇体发育区也是较有利的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