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49篇
电工技术   232篇
综合类   324篇
化学工业   139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88篇
建筑科学   2097篇
矿业工程   383篇
能源动力   1248篇
轻工业   102篇
水利工程   110篇
石油天然气   196篇
无线电   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2篇
冶金工业   6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低温余热供暖是重要的清洁供暖技术途径,但余热资源与供暖负荷的匹配受时间、空间、 温度、产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深入研究能够提供长期、有效、稳定供暖的低温余热 资源。 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低温余热供暖的主要因素,基于情景分析法对可用于供暖的低温余热 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2017 年,北方地区可用于供暖的低温余热资源约为62.26× 106t标准煤,可供冬季取暖面积约为8.12×109 m2,其中80℃以上的低温余热资源量约占可用 于供暖的低温余热资源总量的25.2% 。 到2020 年和2030 年,可用于供暖的低温余热资源量将 分别为68.98×106t标准煤和66.49×106t标准煤,可供取暖面积分别为12.14×109m2 和11.70× 109m2。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循环可以耦合较低温度的地热和较高温度的太阳能热组成混合热源发电系统。相比能量分析方法,火用分析方法更便于分析混合系统对提高能量利用率的作用,以及识别造成可用能损失的设备和过程。115℃地热和200℃地热分别与采用槽式聚光集热技术的太阳能热组成混合热源,构成简单回热超临界CO2循环。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系统的火用效率比单纯太阳能热的循环系统提高了5% ~ 10%;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损失最大,占80%以上,其次是除预冷器以外的各类换热器以及透平;相比之下,压缩机和预冷器的火用损失较小。减少?损失的关键是提高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和换热器的性能,包括提高集热管运行温度,以及提高换热器效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干热岩勘查及开发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亟待解决勘查程度底、热源机制不清、高温钻井成本高、换热效率低和压裂时有诱发地震风险等问题。在分析国内外干热岩勘查开发历程和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地质特征与勘查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和研究了干热岩找矿标志建立、井内测温及地温梯度计算相关注意事项和共和盆地放射性生热对干热岩热源的贡献,初步分析对比了增强型地热系统与单井换热的各自特点及难点,分析了压裂井网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压裂与诱发地震的关系,并对开发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为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伟 《地热能》2020,(2):10-13
Kalina发电循环是一种适用于中低焓地热发电系统形式,因变温蒸发的特性,被认为具有较低的佣损失和较高的发电效率。本文介绍了Kalina地热发电循环的原理,建立Kalina地热发电循环仿真模型,对Kalina发电循环的热效率和佣效率进行计算,并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ORC发电循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Kalina循环净发电功率比ORC循环系统能提高16%,验证了该循环在中低温地热发电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在嘉鱼县地热资源勘查中,对调查区50 km~2沿垂直构造线走向布置37条土壤氡气测量剖面线,共测1 262个氡气点。利用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调查区氡气的背景值和阀值。结果表明,逆冲断裂正上方氡无异常显示,而断裂上盘一侧氡气具有异常显示,异常位置与断层倾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在两组断裂交汇处异常值明显。根据氡气异常确定调查区内被第四系覆盖的高铁隐伏断裂(F_(22))的位置及断面倾向,分析断裂与调查区地热异常的关系以及地热田形成机理,建立地热田结构概念模型,通过钻孔印证了断裂与地热田关系。  相似文献   
6.
保温对地热单井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冉运敏  卜宪标 《化工学报》2019,70(11):4191-4198
建立了单井地热传热数学模型,模拟了单井地热流动换热过程,比较分析了不同保温材料及保温深度对采出水温度和取热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温材料热导率和保温深度对系统取热功率有很大影响。当保温材料热导率为0.03 W/( m·K)和0.5 W/( m·K)时,平均取热功率分别 为732.08 kW和640.98 kW;采用热导率为0.03 W/( m·K)的保温材料,保温深度1000 m时流体进出口温差为10.33 K,保温深度为2000 m时流体进出口温差为15.98 K,保温深度为3000 m 时流体进出口温差为17.93 K。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材料组合安装的形式对采出井进行保温,保温重点为井深较小处,这样既能保证采出水温,又能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低渗透、页岩、致密等难开采油气资源比较丰富,高效开发这类油气资源已成为保障国内油气供给的重要举措之一。水力压裂在难开采油气储层改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储增产效果。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发展水力压裂技术,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水力压裂新工艺和水力裂缝起裂与扩展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基础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分析认为工程与地质的匹配性、稳定与非稳态注入方式的选择性、水力压裂物理模拟与现场原型的相似性,是有效实施水力压裂新工艺的关键所在,并对未来循环注入和波动注入水力压裂研究方向提出了重点研究内容建议,包括非稳态注入流体形成机制研究、井筒压力波动行为研究、储层岩石起裂与扩展机理研究、压裂物理模拟试验与先导性试验、井下管柱动力学及控制技术研究等,以期尽快形成适合中国低渗透、页岩、致密等储层岩性的非稳态水力压裂工艺基础理论及配套技术,并制定非稳态水力压裂设计准则与施工规范。  相似文献   
8.
9.
提出了一种新型CO2喷射器水源热泵系统,其可以驱动夏季一次回风再热和冬季新风预热一次回风空气处理机组.该系统通过喷射器降低系统的节流损失、 充分利用地下水源稳定的低位能,达到提高系统性能、 节能环保的目的.介绍了系统在冬季的运行原理以及冬夏季运行的差异.通过MATLAB对系统冬季性能分析发现新风比的增大、 新风温度的降低、 新风预热、 较高的地下水温有利于提高COP.一定工况下存在最优排气压力,新风预热会使最优排气压力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某四层办公楼为例,介绍了被动房的设计,详细描述了此工程带冷热盘管的热回收新风系统+地板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设计过程,从设计的角度,本工程采用带冷热盘管的热回收新风系统+地板辐射供暖/供冷的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单纯全空气系统大风量所带来的噪声、强吹风感,提高了办公环境的舒适性。冷热源采用空气源热泵,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一次性燃料的消耗,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