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49篇
  免费   4819篇
  国内免费   2878篇
电工技术   4717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7296篇
化学工业   3684篇
金属工艺   1254篇
机械仪表   6321篇
建筑科学   13564篇
矿业工程   3807篇
能源动力   2005篇
轻工业   7946篇
水利工程   4266篇
石油天然气   13032篇
武器工业   949篇
无线电   41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440篇
冶金工业   817篇
原子能技术   916篇
自动化技术   3798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339篇
  2022年   2493篇
  2021年   2412篇
  2020年   2976篇
  2019年   2823篇
  2018年   1309篇
  2017年   1963篇
  2016年   2114篇
  2015年   2776篇
  2014年   5223篇
  2013年   4241篇
  2012年   5143篇
  2011年   5215篇
  2010年   4208篇
  2009年   4561篇
  2008年   6307篇
  2007年   3638篇
  2006年   2943篇
  2005年   3077篇
  2004年   2516篇
  2003年   2059篇
  2002年   1694篇
  2001年   1563篇
  2000年   1486篇
  1999年   1313篇
  1998年   1278篇
  1997年   1151篇
  1996年   1080篇
  1995年   937篇
  1994年   891篇
  1993年   625篇
  1992年   609篇
  1991年   565篇
  1990年   556篇
  1989年   514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4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成荣 《液压与气动》2021,(12):168-175
P1+P4混合动力变速箱是在DCT360变速箱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改进而设计出来的一款新能源变速箱,保留了原机械泵,增加了电子泵系统。电子泵在发动机不工作时,提供润滑冷却与换挡压力。介绍了对现有DCT360变速箱的改进、样机的设计和详细试验过程。通过模型仿真和大量的原有试验数据,验证了主油压在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满足现有控制条件的换挡响应,最终确定能源系统和各相关附件系统,为后续系统功能和控制策略完善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省级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是以GIS 10.2.2软件为技术平台,结合C#编程构建的、实用化的、面向市县地震局应用的地震快速评估系统.通过系统的开发建设,充实和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展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评估报告自动产出、专题图自动生成等重要模块的功能,为防震减灾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路网的不断建设与规划,大量铁路隧道或公路隧道近接平行、交叉等工程现象不断涌现,受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线路走向等因素的限制,隧道近接交叉的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以立体交叉草莓沟1#隧道和盘道岭隧道为例,着重选取盘道岭隧道(下穿隧道)为研究对象进行振动台试验,重点分析受上跨隧道影响,超小净间距小角度立体交叉下穿隧道拱顶、仰拱断面的加速度和应变动力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以该场区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 g加载工况为依据,对环向最大地震应变规律进行分析,根据有效频率加速度计的范围和输入的功率谱振幅,利用SPECTE反应谱分析程序,对交叉中心拱顶和仰拱位置的加速度反应谱的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受立体交叉隧道空间位置影响,超小净间距小角度立体交叉下穿隧道拱顶加速度时程和频谱较仰拱整体响应大,受振有效持续时间较长,空间分布表现为拱顶幅值反响突出的特点。(2)拱顶峰值加速度响应具有叠加效应,其加速度峰值比率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增大的特点,地震烈度越高,应变响应越大,拱顶破坏模式表现为交叉段–河侧–山侧的传递演化形式。(3)随着输入地震波增强,隧道仰拱动应变和加速度峰值比率增长变化表现出局部变化性质。(4)隧道围岩对地震波的高频段存在滤波作用,对隧道结构影响较大卓越主频段集中在1~10和11~20 Hz两个低频段,主频段卓越频率的取值为5,12.5 Hz。(5)不同地震烈度时,各特征点处应变峰值大小依次为:拱顶>仰拱>河侧拱腰>山侧拱腰,加速度响应的卓越频率与速度、位移响应三者之间受基频和阻尼影响,从而产生时间和空间等的差异变化,宜鼓励设计过程中提高该隧道的阻尼结构性能,阻尼比建议值取为20%。研究结果可为立体交叉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吴波  韦青云 《西部探矿工程》2021,(2):138-140,144
陷落柱是赵庄矿生产中最常见的地质问题,为了给陷落柱灾害的预测与治理提供地质依据,矿方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矿区陷落柱发育情况进行了查找、圈定,取得了良好的解释成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的4因子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CCD)优化了库车小白杏混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乳酸发酵工艺,并采用Logistic方程建立乳酸菌生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温度为37.0 ℃,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配比为2.6:1,接种量为5.0%,发酵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杏汁中的SOD活性为309.60 U/g,感官评分为54.18分;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拟合度分别为0.9970、0.9913,说明拟合曲线与乳酸菌生长量和SOD活性的实验数据有很高的相关性,能很好地模拟小白杏乳酸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粉末为材料,研究了超声微波联用辅助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黑木耳干粉粉碎粒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和超声微波联用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通过与传统溶剂提取法及超声辅助提取法进行比较,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观察不同提取方法对于黑木耳干粉组织结构的破坏程度,以此验证超声微波联用辅助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优势。结果表明:木耳黑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超声功率398 W、微波功率392 W、联合作用时间31 min。此条件下黑木耳黑色素吸光度为0.984,粗黑色素得率达到9.10%,相较传统溶剂法提取法(7.20%)、超声辅助提取法(5.20%)分别提高26.38%、75.00%。经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后的黑木耳组织的SEM图像,表明黑木耳组织经超声微波联用辅助提取方法后,组织结构破损严重。结果证实:超声微波联用辅助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相较于传统溶剂法可节约溶剂的使用量,相较于超声辅助提取法所耗费的时间有所减少,并且可提升黑木耳黑色素得率。  相似文献   
7.
于昊泽  申万洁  王世盛  周凯悦  郭修晗 《精细化工》2021,38(9):1875-1880,1895
为了寻求光动力治疗效果更好的光敏剂,以苯丙烯醇为原料,合成3-羟甲基-4-苯基-1,2,5-二唑-2-氧化物,再与二氢卟吩e6通过酯化反应制得含有呋咱的二氢卟吩e6缀合物(Ⅳ).通过HRMS、1HNMR、13CNMR、IR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相比于二氢卟吩e6,呋咱基团的引入使呋咱的二氢卟吩e6缀合物摄取率提高33倍,细胞内NO水平提高2.3倍,细胞内ROS数量增强1.3倍,细胞内GSH水平减少了26%,协同提高光动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约20倍.在化合物Ⅳ浓度为33μmol/L时,其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96%.  相似文献   
8.
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经多年开发,已进入水驱、聚驱、三元复合驱并存阶段。注入溶液改变了储层的物理性质,地层水矿化度、含油饱和度、孔隙结构以及岩石润湿性等都会发生变化,不同的驱替方式导致了不同的储层地质特征。油层水淹后,电阻率、自然电位、微电极幅度差等测井响应的变化规律也不同。本文利用大庆油田丰富的密闭取芯检查井资料,系统的研究了化学驱后水淹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对提高水淹层测井解释的精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正撞击/侵彻情况下的弹体结构动响应预示问题,将球形腔膨胀理论与经验方法结合,提出了一种弹体非正撞击/侵彻动载荷计算的半经验方法。基于本文半经验方法,沿终点弹道计算侵彻弹体的动载荷时间历程,进一步运用模态叠加法求解弹体结构动响应,对多个弹体算例的侵彻过载和应力进行预示并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强适应性,弹体结构最大应力预示结果的相对误差能达到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周清庄油田存在地层产状陡、砂体厚度薄、油层埋藏深等特征,导致水平井在油层钻进过程中,极易造成井眼轨迹出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开展了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邻井钻遇储集层的实际情况,结合录井曲线中的钻时、气测以及测井曲线中的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参数对周清庄地区沙三3储集层的标志层以及储集层内部进行精细划分,在纵向上建立储集层与标志层在岩性、电性上的响应特征模型,并以该模型指导水平井钻进,即首先把钻遇的标志层与模型中的标志层进行分析对比确保着陆于油层,其次运用“蛙泳法”计算地层动态倾角,为确保水平段始终处于目的层内及时调整井眼轨迹,最终达到提高储集层钻遇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