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51篇
  免费   1989篇
  国内免费   651篇
电工技术   440篇
综合类   1618篇
化学工业   6692篇
金属工艺   3074篇
机械仪表   624篇
建筑科学   1208篇
矿业工程   2270篇
能源动力   330篇
轻工业   8408篇
水利工程   409篇
石油天然气   1555篇
武器工业   68篇
无线电   3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16篇
冶金工业   3307篇
原子能技术   165篇
自动化技术   29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857篇
  2022年   945篇
  2021年   848篇
  2020年   1034篇
  2019年   913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595篇
  2016年   730篇
  2015年   858篇
  2014年   1843篇
  2013年   1395篇
  2012年   1688篇
  2011年   1681篇
  2010年   1380篇
  2009年   1415篇
  2008年   1774篇
  2007年   1496篇
  2006年   1337篇
  2005年   1353篇
  2004年   1357篇
  2003年   1186篇
  2002年   923篇
  2001年   859篇
  2000年   780篇
  1999年   604篇
  1998年   606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544篇
  1995年   497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309篇
  1990年   242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航天用紧固件TC4钛合金棒材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对棒材不同位置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硬度和室温拉伸性能检测。结果表明:TC4钛合金棒材经固溶时效后表面至心部的组织与性能受冷却速度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固溶时效后的显微组织由稳定的等轴α相、弥散的马氏体α′相和亚稳定β相组成,试样端面上因冷却速度相差不大,次生α相的形态和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中部截面上边部至心部的次生α相含量逐渐增多,同时次生α相片层厚度逐渐增大并趋于等轴化。端面上不同位置显微硬度值没有明显差异,但中部截面上由边部至心部的显微硬度值呈总体降低趋势,且中部截面上边部的显微硬度值与端面相差不大。试样心部因固溶过程中冷却缓慢,整体试样的室温拉伸性能明显低于去除心部的试样。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介导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姝睿  吴雪娥  王远鹏 《化工学报》2021,72(7):3576-3589
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EET)过程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且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低效的电子传递一直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瓶颈。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性质,引入纳米材料与电活性微生物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可以缩短电荷转移路径,从而提高EET效率。本文综述了EET方式,以及纳米材料的电子转移能力、氧化还原电势、表面结构与性质、生物相容性及纳米材料-微生物的界面构筑对EET过程的影响,重点阐述了纳米材料与电活性微生物界面构筑的各种策略,并讨论了这些策略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最后展望了纳米材料强化电活性微生物EET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发酵过程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开放的发酵环境和历史传承的发酵工艺促成丰富多样且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发酵体系。这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相互作用控制发酵过程,同时产生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物质,是传统发酵精髓所在。这些微生物相互作用类型丰富,包括真菌与真菌、真菌与细菌、细菌与细菌之间的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相互竞争等。近些年来,随着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和组学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本文从不同传统发酵食品入手,总结了传统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着重阐述典型性微生物相互作用中的分子机制,有助于研究和认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相互作用方式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粉作为主要原料,利用蛹虫草固态发酵同时生产多糖和纤溶酶。以多糖含量和纤溶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固态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由玉米粉和麸皮构成,比例为18:2(g/g),料水比例1:1(m/V),接入6%(V/m)蛹虫草液体菌种,23℃发酵时间3 d。在优化条件下获得浸提液中的胞外多糖含量为3.23 mg/mL,纤溶酶在血纤维蛋白平板上形成的溶圈面积为169.34 mm2。研究结果为生产蛹虫草功能食品基料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牡蛎壳粉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小鼠的缓解作用。方法:将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碳酸钙组和牡蛎壳粉组,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d)构建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分析股骨微结构、血清钙、粪便钙、股骨钙、骨转换指标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牡蛎壳粉能显著提高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P<0.05)并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和结构模型指数,改善骨微结构,显著降低血清钙含量(P<0.001)。牡蛎壳粉也能显著升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酶活(P<0.001),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酶活(P<0.01);显著升高骨形成标记物碱性磷酸酶和骨保护素的基因转录(P<0.05),降低骨吸收标记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硬骨素的基因转录(P<0.05)。牡蛎壳粉还能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约氏乳杆菌、产粪甾醇真细菌等的丰度。嗜酸乳酸杆菌、豚鼠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产酸拟杆菌与骨形成指标显著负相关,而与骨吸收指标显著正相关。结论:牡蛎壳粉能够抑制骨矿物质流失,提高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促进骨形成指标而抑制骨吸收指标,改善肠道菌群,从而有效缓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蛋白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业化酶制剂,其产值占世界酶制剂总产值的60%,而工业上超过三分之二的蛋白酶来自于微生物发酵生产。本文对微生物产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菌种、高产菌株的选育、酶学性质、分离纯化方法及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以期对微生物产蛋白酶有更系统地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和发掘微生物产蛋白酶,促进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迟冉  刘春光 《中州煤炭》2021,(11):45-50
针对城市水污染问题,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提升水体污染物的降解率,有效净化城区黑臭水质。通过筛选水中土著微生物,从14株优势菌落中选择B2号微生物菌株为微生物聚落,采用绿沸石固定载体基质,通过吸附固定化工艺进行微生物固化。选择含氧量(COD)、磷酸盐含量(TP)和氨氮含量(NH3-N)为净化指标评级对象,分析不同固定化微生物添加量、降解温度、降解时间等因素对固定化微生物去污影响,确定微生物降解率最高的生长环境为添加量5%、25 ℃,降解周期为24 h为最适宜降解环境。最适宜温度下的COD、TP和NH3-N的降解效率分别为49.5%、70.0%、71.1%,相较于单独添加固化载体基质组以及添加游离态微生物组,对各项污染物降解率有了大幅度提升,能较好适用于城市黑水净化工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氮含量及固溶温度对21-6-9不锈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分别在950、1000、1050和1100 ℃对3种不同氮含量的热轧态21-6-9不锈钢进行1 h固溶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结构,结合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0.20%~0.28%N的21-6-9不锈钢热轧后沿轧制方向析出铁素体,且钢中铁素体经950~1100 ℃固溶处理可消除,当N含量达到0.34%时,试验钢中不再出现铁素体。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21-6-9不锈钢的晶粒组织长大,硬度降低。N含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固溶态21-6-9不锈钢的硬度,其增加程度随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相似文献   
9.
刘艺  李国喜  郑毅然 《表面技术》2021,50(9):286-292
目的 研究稀土Y对热浸镀铝层的影响,提高热浸镀铝件的耐蚀性能.方法 通过向热浸镀铝液中添加不同量的铝钇合金,获得稀土Y含量不同的热浸镀铝件.选用3.5%的NaCl溶液为腐蚀溶液,利用SEM、EDS观测其形貌、成分,并使用电化学测试和全浸试验研究稀土Y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当添加0.2%Y时,热浸镀铝层表面平整、无孔洞,针状相细小,镀铝层减薄,过渡层由锯齿状转变为连续带状.稀土Y的添加使镀铝件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添加量为0.2%时,自腐蚀电位最正,为?0.7857 V,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为1.3505×10?8 A/cm2.与添加其他稀土元素相比,添加0.2%Y时,镀层的破裂电位Eb最正,为?0.6957 V.不同稀土含量的热浸镀铝件的交流阻抗谱都为单一的容抗弧,当稀土Y添加量为0.2%时,容抗弧半径最大.全浸试验中,添加0.2%Y的镀件的腐蚀速率最低.结论 稀土Y的添加可以使热浸铝层光滑、连续,且具有提高其耐腐蚀性的作用.Y添加量为0.2%时,镀铝件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谷朊粉中醇溶蛋白的提取分离方法。方法:以醇溶蛋白凝沉率为评价指标,优化谷朊粉醇溶蛋白的静置凝沉工艺。进一步以优化后的静置凝沉工艺制备的醇溶蛋白为原料,研究碱液处理沸石分离醇溶蛋白组分工艺,重点考察碱液质量分数(20%,50%,80%)、加热时间(30,60,120 min)以及加热温度(30,50,70,90 ℃)对沸石分离醇溶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谷朊粉中醇溶蛋白提取率为24%,4,10,20,30 ℃下静置凝沉40 h后,醇溶蛋白凝沉率分别为16.6%,20.6%,24.0%,18.9%。显微图像表明,开始凝沉时醇溶蛋白中大小球状蛋白均出现(α-、β-、γ-醇溶蛋白),凝沉10 h后,在4,10 ℃下出现虫状醇溶蛋白(ω-醇溶蛋白),凝沉20 h后,虫状醇溶蛋白聚集体大量出现。沸石处理温度为50 ℃、KOH质量分数为20%、处理时间为120 min时醇溶蛋白分离量最大,分离量为10.336 g/kg沸石。同组空白试验所分离出的醇溶蛋白为4.730 g/kg沸石,分离最大量相较于空白试验分离量多出5.606 g/kg沸石。根据紫外最大波长分析,醇溶蛋白及其组分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均在288.4 nm附近。柱层析第1组分主要成分是低分子量醇溶谷蛋白,第2组分主要成分是高低分子醇溶谷蛋白和α-、β-、γ-、ω-醇溶蛋白,第3组分主要成分为低分子量醇溶谷蛋白。结论:温度对醇溶蛋白凝沉速率影响很大,沸石改性可提高所分离醇溶蛋白量,且分离量与KOH溶液质量分数及改性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