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50篇
  免费   2215篇
  国内免费   1391篇
电工技术   4381篇
综合类   2553篇
化学工业   7300篇
金属工艺   1793篇
机械仪表   1419篇
建筑科学   1808篇
矿业工程   1813篇
能源动力   1180篇
轻工业   3278篇
水利工程   606篇
石油天然气   1282篇
武器工业   258篇
无线电   41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33篇
冶金工业   4653篇
原子能技术   399篇
自动化技术   333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9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734篇
  2020年   896篇
  2019年   1021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661篇
  2016年   786篇
  2015年   1202篇
  2014年   2367篇
  2013年   1960篇
  2012年   2446篇
  2011年   2557篇
  2010年   2203篇
  2009年   2531篇
  2008年   3047篇
  2007年   2457篇
  2006年   2237篇
  2005年   2156篇
  2004年   1783篇
  2003年   1416篇
  2002年   1047篇
  2001年   1012篇
  2000年   819篇
  1999年   683篇
  1998年   653篇
  1997年   659篇
  1996年   645篇
  1995年   561篇
  1994年   476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362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81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泥中铁、铝的存在影响钪和稀土的浸出及萃取。通过对拜耳法赤泥进行分析测试,设计了还原烧结协同回收铝、铁技术方案,系统研究了熔融态深度还原烧结协同提取赤泥中铝、铁的工艺。在较佳条件下,铁精矿品位为73.97%,回收率达到90.27%,铝溶出率达到96.28%,铝硅酸盐矿物转化为铝酸钠,碱浸得到铝酸钠溶液,后续可用于制取聚合氯化铝产品。赤泥中的含铁复杂矿物转化成具有磁性的磁铁矿和单质铁,磁选回收含铁矿物,实现赤泥中铁、铝的协同回收。该工艺不仅减弱了铝、铁矿物对后续酸浸萃取提取钪、钛、稀土的不利影响,且使得钛、钪和稀土在尾渣中得到富集,有利于实现赤泥多元素高值化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微纳木质纤维素纸基材料作为载体,木质素作为还原剂和封端剂,制备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纸基钯纳米粒子复合催化材料,并分析讨论了其对六价铬离子(Cr6+)的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钯纳米粒子(Pd NPs)的尺寸随木质素含量增多而减小,木质素含量为3.07%时,Pd NPs的负载量达0.50%,同时其对Cr6+的催化效率也达到最佳效果,可在8 min内实现Cr6+到Cr3+完全降解转化;经过5次循环使用,催化效率仍达99%以上;通过热压提升材料的整体结合强度,可使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色谱分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导致传统LC-MS研究中药成分的分析通量较低,而多级质谱全扫描(MS/MSALL)采用了气态分段技术(GPF),可以在直接注射(DI)模式下,采集每个表观质量数MS1信号的MS2图谱,实现MS1-MS2数据列表的高通量构建。为快速表征枸杞子化学成分组,本研究采用DI-MS/MSALL全面采集枸杞子提取物中各化学成分的多级质谱数据,根据高分辨MS1和MS2碎片离子信息推导质谱裂解途径,结合数据库检索以及相关文献,从枸杞子中初步鉴定了38个化学成分,包括1个氨基酸类、19个有机酸类、2个糖脂类、6个苯丙素类、1个黄酮类、6个生物碱类以及3个酰胺类化合物。DI-MS/MSALL可作为中药等复杂体系快速全面定性分析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相邻活性位点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催化活性,同时保持源自原子分散性质的高原子利用率,双金属位点催化剂正成为CO2还原反应研究中的新领域。锚定在氮化碳上的原子级分散的Ni/Co双金属活性位点,可作为一种高效的CO2电还原催化剂。该催化剂在-0.6~-1.1 V的宽电势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CO法拉第效率超过90%),并且在连续电解40 h后仍保持94%的初始选择性,显示出卓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专利名称:一种花香型烟用滤棒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910310561.4公开号:CN110013051B申请日:2019.04.17公开日:2021.05.25申请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本发明涉及及一种花香型烟用滤棒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烟用添加剂技术领域。将氧化石墨烯采用天然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将得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与花香型醛类化合物和盐酸多巴胺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分析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模块所在余热锅炉压降持续增加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结果表明:黏性较强、易沉积的硫酸氢氨(NH4HSO4)的生成是余热锅炉压降增大的主要原因;使用脱硫脱硝助剂降低SCR脱硝模块入口烟气中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浓度,可大幅减少SCR模块喷氨量,有效抑制NH4HSO4的生成。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使用SDJF-A1型脱硫脱硝助剂后,反应-再生系统中NOx转化率高达69.08%~81.27%,烟气中NOx、SO2的浓度均大幅降低,余热锅炉的吹灰系统优化运行和提升省煤器温度分解NH4HSO4等方法在控制余热锅炉压降升高方面均有一定成效。进一步可采取优化SCR喷氨系统、提高SCR模块反应温度和改进吹灰系统的措施来保障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7.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我国大陆第一个地方性砷中毒的区域,然而在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下,对该区地下水砷超标的原因未得到清楚的解释。通过2017年在研究区采集地表水、地下水样品51组,分析了主、微量元素组分;2019年在典型的高砷区钻井2个孔,采集沉积物样品44组,分析了粒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砷浓度范围为10~887 μg/L,平均为55.8μg/L,沉积物中砷最高为28.41 mg/kg,砷超标(As≥10 μg/L)较为严重。周边山区分布的菱铁矿、砷酸钙、砷酸锰等矿物,为该区地下水砷含量超标提供了物质来源;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与岩石风化作用使得地下水中的砷浓度进一步升高;高pH值、低Eh的地下水化学环境,造成砷酸盐从矿物表面解吸附聚集在地下水中;沉积物中Fe、Mn氧化物矿物和黏土矿物的还原过程使与之共存的砷被释放,也是该区地下水中砷超标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冷鲜牛肉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一种适用于冷鲜牛肉表面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与其还原酶活性的无损、快速检测方法。选择900 cm-1~1 700 cm-1波段,进行原始光谱与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比较。结果表明,高铁肌红蛋白光谱经归一化预处理与还原酶活性经卷积平滑处理后能取得较好的校正模型与预测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结合加权β系数选择特征波长,特征波长提取与分子基团光谱吸收峰值具有一定相关性;利用特征波长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模型,相比较于全波段光谱建模,其相关评价参数差异较小,表示可以作为替代全波段模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模型。拉曼光谱技术用于冷鲜牛肉表面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与还原酶活性的无损、快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烟叶资源,提高其使用价值,以亚临界萃取后的烟叶残渣为原料制备了烟草水提物,利用GC-MS法对Maillard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系统探讨了氨基酸种类及用量、反应时间对Maillard反应产物化学组成及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Maillard反应产物中的18种成分与卷烟感官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Maillard反应产物与水提物自身的Maillard反应相似,以5-羟甲基糠醛为主,其次为羟基丙酮、2-乙酰基吡咯;脯氨酸参与的反应产物则以羟基丙酮、糠醇和5-羟甲基糠醛为主。②以感官作用为依据,基于烟草水提物Maillard反应的最佳条件为还原糖(以葡萄糖计)与谷氨酸的摩尔比n还原糖:n谷氨酸=1:0.5、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2 h。③18种成分中,2-甲基四氢呋喃-3-酮与烟气浓度相关关系密切,糠醛、5-甲基糠醛、2-呋喃基羟基甲基酮和5-羟甲基糠醛与透发性关系密切,羟基丙酮和3-甲基-1, 2-环戊二酮与烘焙香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有机液流电池自2014年出现后发展迅猛,特别是近些年来有机电活性物质的降解和二聚导致的容量衰减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该类液流电池有望作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候选者。然而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的进程。对此,主要从增大溶解度、提高电化学窗口和电子的得失数这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5种提高水溶性有机液流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分子结构剪裁、“interaction-mediating”策略的应用、采用聚合物电活性物质、“氧化还原靶向”原理和电极表面的改性,同时对进一步提高水溶性有机液流电池能量密度的策略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