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1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7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49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屋斑岩铜矿位于康古尔塔格断裂与大草滩断裂之间,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斑岩型铜矿之一.火山岩地层、赋矿围岩及成矿母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形成于活动陆缘环境.同位素及化石资料表明矿床形成于早石炭世晚期,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幔源,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在大洋俯冲地球动力背景下,洋壳板片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成矿物质随岩浆上升,并在岩体顶部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
锂被誉为21世纪绿色高能金属。文章报道了赣南地区伟晶岩型锂矿资源禀赋与新发现含锂磷酸盐矿物“磷锂铝石”的特征。从分析已知锂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查明锂资源量的空间分布入手,对比典型矿床“锂辉石”与新发现“磷锂铝石”特征、含锂伟晶岩脉的矿物组成及分带性、新发现1:5万锂异常等。研究认为:赣南地区伟晶岩型锂矿床空间上,主要分布于加里东期酸性侵入岩(会同岩体)的外接触带,赋矿地质体为花岗伟晶岩脉,主要控矿构造为北东向和北东东向张性裂隙、加里东期紧闭褶皱转折端虚脱构造,含锂矿物主要为锂辉石及磷锂铝石。本次工作新发现“磷锂铝石”、新圈定“胜和找矿远景区”、预测LiO2潜在资源量为15.36万t,对拓展武夷山成矿带南部锂矿后续的找矿方向,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氏县叶家沟—桃花坪稀有金属矿床位于东秦岭伟晶岩分布区的龙泉坪密集区,处在卢氏县西南部豫陕交界处的灰池子岩体南部。区内伟晶岩脉发育,自灰池子岩体向南,伟晶岩类型以黑云母型→二云母型→白云母型过渡,其中白云母型伟晶岩自北向南又以白云母伟晶岩→含电气石白云母型伟晶岩→电气石强钠长石化绿柱石伟晶岩→电气石强钠长石化锂辉石伟晶岩过渡,自北向南交代作用逐渐加强,稀有金属含量逐渐增多。矿石类型依矿物组合可分为微斜长石-钠长石花岗伟晶岩型铷矿石,钠长石花岗伟晶岩型铌、钽、铷矿石,锂辉石-钠长石花岗伟晶岩型锂、铌、钽、铷矿石。矿体的产出受张性构造和伟晶岩交代作用双重控制,褶皱发育的伟晶岩密集区更有利于稀有金属成矿,离灰池子岩体较远的秦岭岩群大理岩中的张性构造裂隙是寻找稀有矿产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在国际国内稀有金属需求大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岩体和矿脉主要侵位于三叠系复理石沉积变质砂岩中,产生一系列的热液接触变质作用,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脉产出特征等研究得出,印支造山晚期(稳定期),垂直地壳流动引发底辟作用造成岩浆上涌挤出,导致区域增温引起三叠系复理石沉积局部熔融,形成富Li富F的S型花岗岩浆。岩浆上侵减压发生液态不混溶分离出富挥发性、贫硅酸盐的熔体和贫挥发性、富硅酸盐的熔体,同时伴随着稀有金属元素的矿化,最终在变质盖层中形成透镜状-似层状的富Li伟晶岩脉。  相似文献   
5.
李昌元  向涛  闫友谊  汪程 《矿产勘查》2019,10(12):2953-2963
平江传梓源铌钽锂稀有金属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南西缘,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中段。文章通过铌钽锂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及其空间上的演化规律,探讨铌钽锂的成矿作用过程,进一步探讨该矿床的矿床成因。自北至南,传梓源铌钽锂稀有金属矿区依次出现幕阜山岩体→微斜长石伟晶岩→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钠长石伟晶岩→含铌钽的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该区含矿伟晶岩与幕阜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基本一致,表明该区伟晶岩为幕阜山花岗质岩浆结晶演化的产物。对比4种不同类型的伟晶岩发现,Sr元素含量与Nb、Ta的含量呈正相关。微斜长石伟晶岩至钠长石伟晶岩均呈现铕负异常,而含铌钽的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却呈现铕正异常,这可能与富含铌、钽、锂的碱质气水热液叠加自交代(钠化)相关。该区各类型伟晶岩是幕阜山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后期的产物,在伟晶岩原结晶阶段时Nb、Ta等成矿物质发生初步富集,而含铌钽的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可能为富含铌、钽、锂的碱质气水热液叠加自交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侯建华  晏辉 《石材》2014,(12):49-54
<正>(接上期)带状构造岩石中的不同结构和成份的条带大致呈平行排列的一种构造。常见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及各种变质岩中。流纹构造不同颜色的矿物、玻璃质和气孔等在岩石中呈一定方向的流状排列。常见于酸生或中酸性喷出岩中。气孔构造当熔岩喷出时,由于压力降低,气体从熔岩中逸出而形成各种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气孔。  相似文献   
7.
艾章通过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结合矿床矿石同位素、石英中包体测温等测试手段,对北票市二道沟金矿的成因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光石沟铀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造山系东部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丹凤三角铀成矿区的东南部,矿床赋铀主岩为黑云母花岗伟晶岩。铀矿体严格受伟晶岩脉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晶质铀矿,硅钙铀矿及铀黑等次生铀矿物仅见于地表以下20 m范围内的氧化带中。光石沟矿床石英中发育大量流体包裹体和少量熔融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 CO_2包裹体(Ⅱ型)、含CO_2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型)和含子晶包裹体(Ⅳ型)四类。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光石沟铀矿床形成于融体-流体过渡阶段,流体包裹体以富气盐水包裹体为主,含少量CO_2包裹体和含子晶包裹体,矿床均一温度范围为152~308℃,平均为233℃,盐度范围为7.2%~26.5%NaCleqv,平均10.0%NaCleqv,指示光石沟铀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H_2O(-CO_2)流体体系。岩矿石的结构构造表明光石沟花岗伟晶岩型铀矿是典型的岩浆型同生矿床,即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的。在岩浆冷凝结晶晚期形成高挥发分、富流体的伟晶岩浆流体,侵位形成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伴随着流体中的黑云母和磷灰石等富氟矿物的大量结晶,导致熔浆中氟大量减少,引起氟铀酰络合物遭到破坏,最终铀以晶质铀矿的形式结晶成矿。  相似文献   
9.
塘坝金矿区位于西秦岭金矿带南成矿亚带的东段,金矿体主要分布于花岗斑岩上下盘附近的断裂构造中,或分布于花岗斑岩内部,花岗斑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花岗斑岩具有高硅(w(SiO_2)为70. 84%~75. 23%)、富铝(w(Al_2O_3)为14. 59%~16. 08%)特征,A/CNK为1. 05~1. 32(均值为1. 16),为硅和铝过饱和型,属于典型的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30. 72×10~(-6)~97. 81×10~(-6)),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w(La)_N/w(Yb)_N为3. 77~18. 64),具有中等负铕异常(δEu为0. 55~0. 82,平均为0. 67);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Rb等)相对富集和高场强元素(Ta、Hf、Nb等)相对亏损。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成岩年龄为212. 8 Ma±2. 7 Ma,属于晚三叠世。花岗斑岩可能是以杂砂岩成分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塘坝金矿区花岗斑岩具有后碰撞岩浆岩特征,是印支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转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472-476
容须卡南锂辉石矿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主体的东南侧,雅江穹状变质体群内,至今已发现甲基卡大型锂辉石矿、容须卡锂辉石矿,为扬子地台西缘地区稀有金属矿集中产出区之一。该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稀有金属锂辉石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本文在详细研究容须卡锂辉石矿区原生晕特征及脉体元素组合分带规律来研究伟晶岩分带及稀有金属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浅覆盖区寻找隐伏的稀有金属伟晶岩矿脉的找矿方法,为该区找矿突破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