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9篇
  免费   3313篇
  国内免费   2298篇
电工技术   473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890篇
化学工业   693篇
金属工艺   380篇
机械仪表   550篇
建筑科学   1572篇
矿业工程   9475篇
能源动力   443篇
轻工业   232篇
水利工程   263篇
石油天然气   414篇
武器工业   44篇
无线电   13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8篇
冶金工业   1373篇
原子能技术   38篇
自动化技术   950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904篇
  2021年   1150篇
  2020年   1279篇
  2019年   772篇
  2018年   724篇
  2017年   705篇
  2016年   766篇
  2015年   876篇
  2014年   1556篇
  2013年   1275篇
  2012年   2006篇
  2011年   1897篇
  2010年   1467篇
  2009年   1641篇
  2008年   1732篇
  2007年   1799篇
  2006年   1583篇
  2005年   1389篇
  2004年   1189篇
  2003年   1131篇
  2002年   717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333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溜井是采用平硐-溜井方式开拓矿山的运输咽喉,溜井正常与否对矿山生产影响极大。本文通过黑沟铁矿高深溜井井筒堵塞处理实例,对其堵塞爆破处理方法及经验做了系统分析。重点介绍的爆破冲击波破拱疏通高深溜井井筒高位堵塞的爆破方法,富有新意,可供国内外同类型矿山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超前采动影响巷道维护困难,易产生大变形,以干河煤矿2-1261巷为工程背景,提出了超前采动影响围岩控制技术,该技术包括锚网索联合支护和超前采动临时加强支护。监测结果显示,在巷道掘进期间以及超前采动影响时期,其变形均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张深 《中州煤炭》2022,(7):314-318
以陕西某矿4号开采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条件分析和地表移动变形现场观测,得出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对地表的沉降规律,并通过FLAC3D模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个工作面开采时,地表下沉量很小,沉降系数为0028,没有对地表的建筑物造成破坏;当2个工作面交替回采时,地表的沉降变形明显增大,沉降系数达到了015,属于非充分采动范围,不对地表建筑物造成破坏。开采工作面数量的增多不会增大地表的移动范围,使得地表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显著增大,主要是受坚硬顶板的控制。当采深大于15 m以后,地表进入充分采动状态,地表建筑物将遭到破坏。研究结果阐明了煤矿工作面开采后的地表沉陷规律,也为相似地质条件矿井的地表沉降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Aiming at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the existing presentation attack detection methods due to the illumination variation, a two-stream vision transformers framework (TSViT) based on transfer learning in two complementary space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face images of RGB color space and multi-scale retinex with color restoration (MSRCR) space are fed to TSViT to learn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presentation attack detection. To effectively fuse features from two sources (RGB color space images and MSRCR images), a feature fusion method based on self-attention is built, which can effectively capture the complementarity of two features.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on Oulu-NPU, CASIA-MFSD, and Replay-Attack databases show that it outperforms most existing methods in intra-database testing and achieves good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in cross-database testing.  相似文献   
5.
In the present era of machines and edge-cutting technologies, still document frauds persist. They are done intuitively by using almost identical inks, that it becomes challenging to detect them—this demands an approach that efficiently investigates the document and leaves it intact. Hyperspectral imaging is one such a type of approach that captures the images from hundreds to thousands of spectral bands and analyzes the images through their spectral and spatial features, which is not possible by conventional imaging. Deep learning is an edge-cutting technology known for solving critical problems in various domains. Utilizing supervised learning imposes constraints on its usage in real scenarios, as the inks used in forgery are not known prior. Therefore, it is beneficial to use unsupervised learning. An unsupervised feature extraction through a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 (CAE) follow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LR) for classification is proposed (CAE-LR). Feature extraction is evolved around spectral bands, spatial patches, and spectral-spatial patches. We inspected the impact of spectral, spatial, and spectral-spatial features by mixing inks in equal and unequal proportion using CAE-LR on the UWA writing ink hyperspectral images dataset for blue and black inks. Hyperspectral images are captured at multiple correlated spectral bands, resulting in information redundancy handled by restoring certain principal component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compared with eight state-of-art approaches used by the researchers. The results depicted that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pectral and spatial patches,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enhanced by 4.85% for black inks and 0.13% for blue inks compared to state-of-art results. In the present scenario, the primary area concern is to identify and detect the almost similar inks used in document forgery, are efficiently managed by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6.
采煤塌陷区是影响地区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以某采煤塌陷区为案例,在详细分析塌陷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塌陷区的主要特征。研究了当前阶段比较常见的采煤塌陷区生态功能重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本塌陷区采用的是农林渔配制模式。将采煤塌陷区划分成为4个单元,基于理论方法分别对这些单元适宜的复垦方向进行了评价并确定了复垦方向,从土方回填技术、生物性复垦技术、农田水利设计层面详细分析了回复治理措施。上述恢复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张建超 《中州煤炭》2022,(5):255-261
为了分析矿井综采工作面不同复合顶板结构下开采岩压分布和显现特性,达到优化巷道支护设计的目的,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复合顶板的结构特点及复合顶板开采效果。以陕西某矿井工作面为例,通过液压支架、巷道变形的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成果。结果表明,复合顶板中的软弱夹层在外力作用下极易破坏,夹层的矿压显现分布对顶板特性有重要影响。当软弱夹层位于顶板切割层范围中间时,巷道支护强度要求最高,当软弱夹层位于顶板切割层范围顶部时,巷道支护强度要求最低。  相似文献   
8.
龙军   李录会   李永金 《中州煤炭》2022,(8):184-189,204
为分析煤场采煤区防风抑尘网抑尘效果,采用三维棱台模拟煤场采煤区料堆,设计煤场采煤区几何模型,以及由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组成防尘控制方程,依据几何模型和控制方程,采用Fluent6.3软件模拟抑尘网和其料堆附近流场数值,模拟过程中将动量方程作为动量损失源项,同时从孔隙率这个概率值估计角度出发,研究抑尘网不同类别和大小的孔隙率下,煤场采煤区料堆附近流场特性和料堆表明剪切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孔隙率为均匀状态下,料堆迎风面孔隙率大于0.60时,其中下部分抑尘效果显著;当孔隙率低于0.45时,料堆高度在90~150 m内,剪切力逐渐降低,可使抑尘作用增强;料堆背面孔隙率大小发生变化时,剪切力的变化较小;在非均匀孔隙率为0.30/0.75的情况下,随着料堆坡面高度的变化,迎风面剪切应力呈现小幅度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变化趋势,在坡面高度位置在-30 m开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并且料堆背风面的剪切力变化趋势一致。比较均匀和非均匀2种孔隙率,非均匀孔隙率的防尘网抑风防尘效果最佳,其表面剪切力总和为110.6 N,低于均匀孔隙率的面剪切力总和。  相似文献   
9.
2011年,新技术矿产的概念首次提出新技术矿产的概念,目前逐渐被业界认可;2018年,提出矿业裂解时代的来临到来,新技术矿产产业将迎来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受到广泛关注。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硅时代”硅时代到向“碳时代”碳时代的过渡,能源革命、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将带来矿产品需求发生重大调整,新技术矿产产业迈入长期成长通道。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矿业企业需要在尊重矿业规律的基础上,提高矿业公司跨周期调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强新技术矿产资源和产业布局,努力构建自主可控的矿业产业链供应链,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发挥好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充填支架夯实机构的夯实角对矸石散体夯实效果的影响,以ZC1800/14/25型充填液压支架为原型,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矸石充填工作面空间模型,分析了推压板和矸石散体在夯实过程中的力链演化,研究了夯实角与夯实板推压力、矸石破碎程度、欠接顶量和矸石质心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夯实角的减小,夯实作用会影响到较大范围的矸石并压碎部分矸石,夯实板压力较大;随着夯实角的增大,夯实板压力降低,且推动的矸石量较少。最终确定夯实角为10°时,夯实机构对矸石散体的充填效果最好,此结论可为充填工作面现场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