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电工技术   1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0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69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318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With business ecosystems digitalizing by the force of digital innovation, the deployment of boundary resources (such a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APIs) becomes a strategic option across contexts. We distinguish between boundary resources that provide access openness and those that provide resource openness, and theorize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ir deployment. Employing panel data regressions to a longitudinal cross-industry dataset, we find that the digital knowledge base of the focal firm and the existence of potential digital complementors drive boundary resource deployment. Such deployment benefits firm performance depending on the firm’s market power. From our empirical analysis, we reveal a differentiated perspective on the quality of the confined openness provided by boundary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embeddedness of their deployment in the rationales and motivations of the associated actors in digital business ecosystems. We complement the exist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on boundary resources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to managers reflecting about deploying boundary resources in a beneficial way.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纽带,提供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不同使用者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对优化公园设计和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济南市主城区城市公园为例,利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济南市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对城市公园文化服务的感知。从公众感知结果来看,主城区城市公园的教育和知识、文化遗产、社会关系与场所感应重点提升,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对文化服务的感知具有明显差异;从不同类型公园的感知结果来看,综合公园的满意度均值略低于重要性均值,专类公园的满意度均值高于重要性均值,各类型的公园都有低满意度的文化服务。基于此,针对公众感知结果中满意度较低的服务和各类型公园的薄弱项分别提出了文化服务提升策略。研究表明:公众感知研究能够对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进行有益补充,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黄菊清  萧蕾 《风景园林》2022,29(6):76-83
城市高密度发展与绿色空间需求的矛盾促使城市公共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延展,为绿色屋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绿色屋顶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为人们提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参考生态系统服务的通用国际分类(CICES)体系和深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选取评估指标和决策方案,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评估法,首次构建了绿色屋顶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研究与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生态系统服务中,调节和维持服务在准则层中最为重要,气候调节在指标层中最为重要;2)在5种绿色屋顶类型中,生物多样性屋顶最为重要;3)专家对绿色屋顶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实际项目中决策者对绿色屋顶的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位。该评估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辅助城市绿色屋顶规划布局的选址和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选取2008年以来的影像数据,构建基于PSR模型的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灰色预测模型,预测闽江口国家湿地公园2020、2022、2024年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闽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的潮间带盐沼、草甸与水体间的景观类型反复变化且明显;2008、2010、2012、2014、2016、2018年生态健康值分别为0.740、0.737、0.704、0.640、0.674、0.654,均处于健康状态,但受人类干扰、养殖密度、城镇与农业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经预测,2020、2022、2024年生态系统健康值均为亚健康。  相似文献   
5.
方林  蔡俊  刘艳晓 《资源与产业》2022,24(2):119-131
霍山县位于大别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RS和GIS技术,获取霍山县1990—2020年7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参照谢高地等2008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根据Thornthwaite Memorial气候生产力模型,得出霍山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系数。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方向以及利用程度3个方面,分析土地利用转型对霍山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空间自相关及冷热点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20年霍山县土地利用变化整体较慢,其中建设用地、耕地变化幅度较大,幅度分别达到402.58%、-5.13%;2)从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上看,霍山县土地转出贡献率最高的为林地,土地转入贡献率最高的为建设用地;3)土地利用综合变化指数大于0,县域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4)30年来霍山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量最大;5)霍山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集中在县域中部林地及水域附近,冷点区域集中在南部草地及中心城区,冷点范围由于建设用地的扩张而显著增大。整体来看,1990—2020年霍山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改变,未来应加强区域生态保护,提升用地集约化程度,防止建设用地无序扩张。  相似文献   
6.
孙泽宇  代鹏飞  翟俊 《中国园林》2021,37(4):122-126
全球气候变化威胁着本就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探索具有气候适应性的植物配置方法,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稳定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介绍一种能够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持续稳定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适应性城市植物配置方法。以苏南地区为例,首先对植物材料的物种特性与适应性进行研究与编码,再根据植物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结构多样性以及场所审美文化和成本因素的综合考虑进行配置。为城市植物群落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均衡考虑城市公园绿地提供的服务与负面服务

毛靓,崔馨月

(东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

创新点说明:

以往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评价研究,均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文章主要从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角度对城市公园绿地展开讨论,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概念与分类,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识到需要均衡处理公园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与负面服务,使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研究目的:

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通过论述城市公园绿地服务与负面服务的均衡关系,概述了研究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负面服务(PEDS)对提高人类福祉的意义。最后,指出未来城市公园绿地在规划设计和管理维护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与田野工作法相结合。

研究结果:

1)理解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概念,表明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是由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产生的。

2) 意识到研究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必要性。

3)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评价,需要对公园绿地的生态服务和负面服务进行综合评估。

4) 均衡考虑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负面服务对应策略。

结论:

突出生态系统负面服务评价的重要性:首先识别生态系统中潜在的生态系统服务(ES)和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然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ES)并避免或最小化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ES),最后减轻和适应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对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进行的研究越多,就越能在不减弱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情况下消除负面服务。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负面服务;城市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8.
9.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ynamics under changing atmospheric conditions of Laguna Lake, Philippines were analyzed from intensive observations. Diel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48 continuous hours for both dry and wet tropical seasons in addition to fine resolution long-term monitoring. Results revealed significant vertical and diel variations of lake variables in spite of a shallow water depth (2.5 m) caused by the intense surface heating from solar irradiance (~800 W m?2) and accentuated by the lake's high turbidity (16–32 ftu). Late afternoon land-lake breeze (~5–7 m s?1) regularly breaks daytim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and convective cooling at night maintains isothermal condition until dawn of the next day. The stratified condition demonstrated a wind-driven, density-induced 2-layer current pattern with a windward moving epilimnion (~4 folds faster) and a compensating hypolimnetic flow in the general lake circulation direction. Laguna Lake was observed to have a dominating diel cycle but also undergoes significant seasonal limnological variations brought primarily by climate, hydrology,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adjacent sea.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variations of pH, chlorophyll-a and DO in the dry season were indicative of the higher biologic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rusion of polluted waters from Metro Manila. The non-occurrence of thermal over-turn was observed to be regularly followed by bottom hypoxic conditions (2–4 mg L?1), indicative of the eutrophic condition of the lake and the importance of diel wind-induced mixing in the bottom supply of DO. Laguna Lake was found to be predominantly net heterotrophic (GPP:R < 1, NEP < 0).  相似文献   
10.
水分利用效率(WUE)反映了消耗单位质量水所制造的干物质量,是评估植被生长适宜性的综合指标,但是WUE的复杂影响机制使得区域多种因素的驱动贡献不甚明晰。为了探究多种因素对WUE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关系,以求得到更好的WUE模拟效果,本研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相耦合的SEM-ANN模型。由SEM确定WUE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影响程度,然后转化为ANN的拓扑结构。结果表明:在新疆和田地区,不同植被类型WUE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层次有所不同;温度、降水、饱和水汽压差、风速均对植被WUE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在草地及耕地中,增强植被指数(EVI)可体现为为间接影响WUE的中间变量;而在灌木及常绿针叶林中,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将作为中间变量。经过SEM优化后的ANN结构,拟合效果更好,SEM-ANN模型对于生态系统的环境控制和WUE的模拟有着很高的解释性和精确性,这为提高新疆生态系统的高效用水能力以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WUE的响应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模拟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