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6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三贵口铅锌矿二步骤回采过程中采空区边界充填体超挖,传统探测手段无法获得完整边界数据等问题,通过优化爆破参数,采用数码电子雷管逐孔起爆,降低采空区超挖厚度;进一步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对采空区进行扫描,结合充填体空间位置,建立采空区-充填体三维空间模型;最后对优化前后的采空区边界及充填体坍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法能够充分降低对充填体的损伤,有效减少了0.5~1.5 m的充填体超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下矿采空区探测具有便捷性、准确性等优势,是采空区边界探测及充填体超挖评估的有效手段,对矿山回采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机载雷达杂波抑制的级联降维空时自适应算法,即,先对全空时两维接收数据进行预滤波处理,将杂波局域化,降低杂波自由度;然后对预处理输出的信号的相关矩阵进行子阵划分,求解低维权向量,进一步降低运算量和采样要求。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和杂波抑制能力,并且对于阵元随机幅相误差和杂波起伏具有很好的容差能力。基于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3.
在沉降炉上对无烟煤、贫煤、烟煤、褐煤以及不同配比(25%、50%、75%)混煤开展了过量空气系数对混煤燃尽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煤燃烧中挥发分高的煤对挥发分低的煤存在促进和抑制2种交互作用。"炉外"掺烧方式下,低挥发分煤与高挥发分煤掺混时,抢风抑制作用表现明显;尤其是掺烧75%高挥发分煤时,抢风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可以改善贫氧气氛,减弱混煤燃烧中的抢风抑制作用,提高混煤燃尽率。"炉内"掺烧方式下,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交互作用减弱,各单煤的燃烧独立性增强,混煤燃尽率逐渐接近计算线性燃尽率。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储运过程中存在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热引起的自加热现象,可能引起生物质自燃。含水量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热的重要因素。设计并搭建了120 L自加热保温试验箱,以玉米秸秆为对象,在含水量20%~95%开展测试,研究含水量对其自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温度和氧气浓度消耗速率分别表征自加热程度和微生物代谢活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自加热达到的最高温度与峰值产热均随含水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含水量50%时最高温度为41.1℃,含水量80%时最高峰值产热为157 J/(s?m3)。含水量低于35%时,峰值产热量随含水量变化差异较小;含水量在35%~80%时,峰值产热量与含水量呈线性关系,含水量每增加15%,峰值产热量平均增加33.43 J/(s?m3);含水量超过80%时,峰值产热量下降。微生物比生长速率与氧气消耗速率呈正比,二者随含水量增加均先升高后降低,含水量80%时氧气消耗速率达到最高值0.056%/min,微生物代谢活性最强。研究结果为分析玉米秸秆自加热特性,进而提出生物质安全储运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航空发动机内部有很多类型的衬套,其中包括碳钢和钛合金类衬套。为了顺利完成该类型零件的检测任务,经过多次的试验分析,摸索数据,我们逐渐掌握了该类型零件的检测方法,为后续加工该类型的零件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检测经验。  相似文献   
6.
深度调峰背景下,对火电机组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锅炉低负荷运行下存在燃烧火焰偏斜、管内工质分配不均以及受热面超温爆管等问题。为保证火电机组安全、稳定、灵活的运行,有必要对锅炉水冷壁参数分布进行详细研究。该文建立锅炉耦合模型,包括燃烧侧模型、工质侧模型和受热面壁温计算模型,可实现锅炉燃烧侧和工质侧以及受热面壁温的耦合计算。基于Fluent平台开展锅炉燃烧侧流动、燃烧和传热等过程以及受热面壁面温度的计算,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开展工质侧流动和传热过程计算,两者以受热面为边界进行数据交互与更新迭代。基于该模型对某1 000 MW双切圆锅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炉膛出口氧量和飞灰含碳量模拟值分别为2.53%和2.61%,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为744.59 K,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测量值一致性较好;2)采用耦合模型探究水冷壁的热流密度、工质温度、传热系数以及管壁温度详细分布。研究结果有利于为锅炉故障诊断和运行优化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马仑  廖桂生  杨鹏  明洋 《电子学报》2014,42(5):912-917
并行交替采样系统的性能依赖于各通道的精确配合,相对于传统单通道采样系统,其面临更多的系统误差源.未补偿的失配误差将导致采样波形非线性失真、输出信噪比降低以及无伪峰动态范围损失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交替采样系统误差校正方法,在频域利用相邻频率点输出矢量对应信号子空间的旋转关系和正交投影矩阵的唯一性,实现增益误差以及时基误差的精确估计.该方法无需迭代,估计精度较高,对噪声以及偏置误差稳健,并且可以同时完成信号重构.仿真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中存在的基线误差会严重影响高程测量的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及卫星平台高度误差估计方法。利用地面目标点的信息.通过子空间投影的方法估计精确的干涉相位进而得到估计的基线误差。该方法不需要迭代搜索,运算量小.估计精度较高.对解缠的干涉相位具有较高的稳健性.且对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仑  廖桂生  李真芳 《电子学报》2009,37(9):1900-1906
 传统星载SAR系统受最小天线面积条件的限制,其横向分辨率与测绘带宽度相矛盾,无法同时实现大测绘带和高横向分辨率.分布式小卫星SAR系统可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当分布式小卫星的构形为三维超大立体阵时,还可以同时获得地面场景的高度信息.然而,三维超大立体阵构形的分布式小卫星InSAR系统对数据处理提出了很多挑战.其中,数据配准(宽带阵问题)和自适应处理时样本的选取问题是两大关键挑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分布式小卫星InSAR系统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以实现大测绘带、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三维地形重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宽带信号直接采样要求模数转换器具有高采样速率,这将导致采样精度降低并且难以实现。采用将宽带模拟信号进行多通道、低速率采样的思路,提出一种利用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恢复信号完整带宽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实现低采样速率与高精度,而且对通道延迟及其他误差稳健。仿真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