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8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诊断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切实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安全保障水平,通过河道内外、地表地下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缺水量和综合缺水率,以水资源空间均衡度为评价指标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情景下京津冀地区整体处于不均衡状态,沧州、衡水等6个评价单元处于严重不均衡状态;未来情景下随着调水和节水力度加大,水资源空间不均衡状态得以改善。基于评价结果从供、需两端提出了确定开发上限、强化节约用水、退减不合理用水、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多渠道增加供给和健全法制体制机制等水资源空间均衡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投影寻踪方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指标数据高维、非线性的问题,构建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的投影寻踪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2015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分布评价中;最后对2005—2015年安徽省全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将该评价结果与灰色GM(1,1)模型结合,对2018—2020年安徽省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承载空间分布状况整体表现为皖南地区优于皖中地区,皖中地区优于皖北地区;2005—2015年期间,全省水资源承载力虽基本处于临界超载状态,但年际间承载状况逐年好转。预测结果表明,2018—2020年全省水资源承载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向可载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3.
面向水流系统功能的多维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和水资源系统的演变特征,从水资源系统自然演化、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推演出水资源系统的水量、水质、水生栖息环境和连通性四维结构,并以此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表征。基于对水资源承载主体、客体及承载过程的分析,以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压力和调控力描述承载过程,建立了基于承载过程的"水量-水质-水生栖息环境-连通性"四维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流域或区域多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相似文献   
4.
实际抗旱能力下的南方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前期研究提出的4种假定灌溉条件下季节性干旱频率-旱灾损失率定量关系曲线,针对不同频率干旱发生时来水条件存在的差异与实际抗旱能力的不同,研究在变化的实际抗旱能力下,农业季节性干旱频率和旱灾损失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此计算出实际抗旱能力下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首先,以干旱期间供水满足需水的比例作为抗旱能力指标,分别建立抗旱能力指标-来水频率、干旱频率-干旱烈度保证率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干旱烈度保证频率表征来水频率,进而得出各次干旱过程的抗旱能力指标与干旱频率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利用Copula函数计算干旱频率,通过EPIC模型模拟水稻产量并计算损失,建立干旱频率-假定灌溉水平-旱灾损失率三者间关系。最后,根据抗旱能力和干旱频率的对应关系,并以抗旱能力指标反映灌溉水平,可推得现状水平年实际抗旱能力下的干旱频率-旱灾损失率曲线。在湖南株洲市水稻旱灾损失风险计算的应用实例表明,实际抗旱能力下双季早稻夏季5—7月干旱频率-旱灾损失率之间,基本呈半对数函数趋势关系。对比历史旱灾损失调查结果,当发生2、5、10年一遇的干旱时,旱灾损失率的实际调查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差值分别为1.69%、-5.33%和-4.81%。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资源安全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安全以水资源系统的状态稳定和功能健全为标志.水资源安全状况与水资源自身条件及承载状况、水环境承载状况、水生态安全状况和经济社会的供水保障状况有关.以水资源可利用量衡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压力和承载状况,以纳污能力及主要污染物允许入河排放量衡量入河污染物的达标程度,以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标准衡量河流下泄水量和入海水量及其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状况,以先进合理的用水定额衡量区域用水水平与效率.选择控制性指标,对我国现状水资源安全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从而进一步揭示和深层次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与环境安全保障脆弱、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薄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导致水资源安全形势更加严峻等,提出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的目标、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以及今后5~10年我国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流域和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别很大,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用水效率总体偏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现状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不相匹配,部分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地区供水和水源结构不合理,供水水量不足、水质合格率和保障程度低,尚未形成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抗旱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抗旱能力评价方法,并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台湾和上海)区域抗旱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我国各省级区区域抗旱能力的地域分布情势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在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导下,对2011-2015年的水利改革发展做了全局研究和顶层设计.在分析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基础上,对“十二五”加快水利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建设任务的确定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我国暴雨和江河洪水的特征出发,说明洪水有其形成、发展、变迁的自身规律,并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提出了今后防洪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