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7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147篇
电工技术   288篇
综合类   294篇
化学工业   121篇
金属工艺   52篇
机械仪表   123篇
建筑科学   328篇
矿业工程   253篇
能源动力   97篇
轻工业   355篇
水利工程   331篇
石油天然气   42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1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3篇
冶金工业   51篇
原子能技术   44篇
自动化技术   2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行隧道大变形组合预测及稳定性评价的综合研究,该文先采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优化各模型的结构参数,得到参数优化后的单项预测模型,再利用非线性方法实现各单项预测结果的组合,构建出隧道大变形组合预测模型;其次,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分别对隧道大变形的现有监测数据和预测数据进行评价,以实现隧道大变形稳定性的现状评价和预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不仅能提高预测精度,还能提高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且各断面组合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得出该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隧道大变形预测中具普遍适用性;同时,各断面的稳定性现状均处于稳定状态,可进行后期大变形的处理及施工.该文为隧道大变形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具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价基坑坍塌后的安全性,该文以尖点突变理论和R/S分析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暗挖地铁基坑坍塌后的安全性评价模型。首先运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了地表路面及近接建筑物的稳定性现状,再利用R/S分析判断各监测对象的变形发展趋势,以评价后期的基坑稳定性;最后,结合安全性评价结果及工程实际,对坍塌事故处理的加固措施及开挖方案进行研究和设计。实例研究表明:各地表路面、近接建筑物变形监测点的突变特征值均大于零,说明坍塌后的基坑处于稳定状态,具较好的安全性;且各监测点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各监测点的累计变形仍将持续增加,但变形速率趋于减小,即基坑变形趋于稳定;同时,在坍塌体开挖处理过程中,应事先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保证安全施工;不同部位的开挖方案都应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加强监测,为合理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长江流域水资源年际、年内均发生变化。利用不同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法,选取1890—2020年三峡坝址来水资料分析来水变化趋势以及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建库前后三峡坝址处年均、消落期、汛期、蓄水期来水变化。结果表明:三峡坝址在年均、汛期、蓄水期来水减小趋势显著,消落期减小趋势不显著,三峡坝址来水变化趋势突变时间在1960年左右。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在枯水期向下游补水导致三峡坝址来水增加,造成溪洛渡、向家坝建库后三峡消落期来水比历史反向增大,说明巨型水库对长江上游及金沙江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确定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对保证矿山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和强度折减法研究西石门铁矿采空区顶板安全系数与其厚度的函数关系,建立了顶板安全厚度判断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采空区纵深、跨度、高度、顶板粘聚力与抗拉强度对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纵深、跨度、顶板粘聚力、抗拉强度与顶板安全厚度之间分别呈现线性、非线性正相关、非线性负相关、非线性负相关的变化关系;高度对顶板安全厚度的影响非常小。并建立了综合考虑采空区纵深、跨度、顶板粘聚力与抗拉强度4种因素的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预测模型,为确定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模型预测结果与某硫铁矿瞬变电磁勘探结果相吻合,验证了预测模型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胡桃醌为胡桃科核桃属植物胡桃楸(Jugland mandshurica Maxim)和核桃(Juglans regia L)中存在的重要活性物质,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为细胞内主要起信号传导作用的小分子蛋白。为探究胡桃醌对Pin1的抑制机理,通过定点突变、计算模拟以及多种光谱学技术研究了胡桃醌与Pin1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显示,胡桃醌可以有效地淬灭Pin1内源荧光。293 K温度时,其淬灭常数(K_(sv))为1.36×10~4 L/mol,结合常熟(K_a)为2.32×10~4 L/mol,结合数(n)为0.85,随着温度升高,其K_(sv)和K_a逐渐降低,表明其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n值接近1则表明两者可形成1:1复合物。同步荧光光谱表明,胡桃醌与Pin1结合会促使Pin1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周围微环境疏水性降低,极性增加。圆二色谱揭示胡桃醌与Pin1结合会导致Pin1中的α-螺旋结构减少。热力学参数显示,在293 K条件下,ΔH=12.97 kJ/mol,ΔS=127.83 J/(mol·K),ΔG=-24.49 kJ/mol,表明胡桃醌与Pin1可自发结合,其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分子对接显示,氢键和范德华力在两者作用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分子对接、定点突变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揭示Pin1催化残基Cys113在胡桃醌结合到Pin1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LPMOs)辅助活性9家族蛋白(AA9)可有效促进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为研究N-糖基化对来源于黑曲霉的AA9蛋白AnLPMO15g与纤维素酶协同性的影响,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将An LPMO15g中3个N-糖基化修饰位点(151、334、385)上的天冬酰胺用中性谷氨酰胺取代。结果表明,作用于微晶纤维素时,突变体N-151产生的还原糖量比AnLPMO15g提高了10.34%,突变体N-385产生的还原糖量降低了12.73%,突变体N-334变化不显著;作用于稻草粉时,3个突变体产生的还原糖量均高于An LPMO15g,提高幅度为7%~19%。当与纤维素酶共同作用于微晶纤维素时,只有突变体N-334产生的还原糖量较AnLPMO15g显著提高了38.89%;共同作用于稻草粉时,突变体N-334和N-385产生的还原糖量略高于AnLPMO15g。由此可见,N-糖基化修饰对AnLPMO15g及其与纤维素酶协同降解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N-151和N-385位点的糖基化修饰对提高An LPMO15g与纤维素酶协同降解活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建立太阳辐射模型,通过气象参数估算太阳辐射是完善太阳辐射数据的重要途径.建模数据统计时长的选取影响辐射模型系数,进而影响其估算误差.为选择适当的数据统计时长,减小辐射模型估算误差,本文提出一种借助气候突变年选取建模数据统计时长的方法.以我国90个台站超过25年的气象和辐射数据记录为例,选择与太阳辐射相关性较强的日照时数、温度和湿度3个气象要素分别进行突变检验,使用变差系数法确定气候突变年.选取观测数据超过25年的统计时长和突变年之后的统计时长分别建立日总辐射模型和日散射辐射模型,比较使用不同统计时长建立的模型估算误差.误差结果显示,以气候突变年为时间节点,选择其后的数据记录年份作为建模统计时长可以使辐射模型的均方根误差百分率降低2%以上,证明借助气候突变年选取辐射模型建模时长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模型估算误差.该方法可为辐射模型统计时长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系统背景谐波波动致系统谐波阻抗难以准确计算,本文基于主导波动、线性度、谐波阻抗不突变特性提出3种数据筛选准则消除背景谐波影响。本文将公共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电流数据进行分段,由每段数据中电流的方差判断数据波动程度,依据波动程度的不同将数据分成3类。其中的第1类数据判断其电压电流的线性程度,满足线性阀值的数据被认定为存在聚类特性,用复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该类数据的系统谐波阻抗,计算结果按时间排列后进行相互对比,由此判断其差异程度并剔除其中的异常值。所提方法与其他数据筛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和实际案例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本文方法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