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2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樟树籽油和甘油合成单甘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樟树籽油富含癸酸和月桂酸,含量分别为54.09%和39.62%,是制备单癸酸甘油酯和单月桂酸甘油酯的理想原料。采用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1-甲基-3-(3-磺酸基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催化樟树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樟树籽油单甘酯,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值4.9,催化剂用量5.6%,反应温度152℃,反应时间5.4 h。在此条件下单甘酯的理论含量可达70.1%,验证试验中单甘酯含量为71.5%,验证值与理论值拟合较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效果未见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彭超  曾哲灵  代志凯  傅婧 《食品科学》2009,30(22):136-139
以樟树籽油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将樟树籽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单甘酯。采用均匀设计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以酯化率(Y1)和单甘酯的含量(Y2)的最大值为优化目标,考察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用量、醇油物质的量配比、反应时间对樟树籽油酯化反应的影响。对两个试验指标进行回归建模,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01、0.9739。最优目标函数值Y1、Y2 分别为98.2%、12.2%,实测值分别为95.6%、14.4%,最佳酯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32℃、催化剂的用量3.5%(油重)、醇油物质的量配比1.8:1、反应时间2h。  相似文献   
3.
对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试验点的选取以及数据的预处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其应用的关键因素进行一一说明,最后对其具体应用列举了一个简单的实例,旨在为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发酵动力学主要研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合成和底物消耗之间的关系,对发酵过程的调控及发酵规模的放大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微生物发酵动力学一般由菌体生长动力学、产物生成动力学和底物消耗动力学三部分组成,但是其模型绝大多数都是非线性,参数拟合难度大.目前常用的估算方法有线性转化拟合、非线性拟合和遗传算法拟合法.本文首先总结目前国内外分批发酵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及其表达式,然后通过实例并结合软件编程详细的介绍了这3种方法的软件实现方法,并且比较3种方法拟合效果.结果表明线性转化法拟合误差较大,非线性和遗传算法拟合效果较好,但遗传算法能以较大概率逼近全局最优,而非线性拟合法则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相似文献   
5.
天然VE是以植物油的脱臭馏出物为原料,经过酯化、分子蒸馏、萃取及色谱分离等提取而得。由于受环境、包装、加工过程等污染,植物油的脱臭馏出物中容易富集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通过考察天然VE提取过程中塑化剂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塑化剂与天然VE极性差异,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去除天然VE中的塑化剂。结果表明:天然VE原料经过酯化-蒸馏后低沸点的塑化剂主要富集于脂肪酸甲酯中,而部分高沸点的塑化剂仍然残留于天然VE中;真空蒸馏后得到的天然VE上硅胶柱色谱分离,在硅胶色谱柱高径比10∶1、载样量15%、3 BV环己烷洗脱、1.5 BV20%乙酸乙酯-环己烷及1 BV乙酸乙酯的洗脱条件下,可以有效去除天然VE产品中的PAEs塑化剂,天然VE含量显著提高,达到80.5%,平均收率为85.7%。  相似文献   
6.
代志凯  廖春龙  印遇龙  阮征 《食品科学》2010,31(16):180-183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灵敏地测定酶法合成中低聚乳果糖含量的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溶液经离心后稀释,使用氨基柱分离,乙腈- 水(体积比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载气为空气,压力0.35MPa。结果:低聚乳果糖的线性范围为0.1281~4.1000mg/mL(R2=0.9994),最低检出限为0.01m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28%,RSD 为3.0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用于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大蒜籽经过正己烷脱脂、热水提取和Sevag 法脱蛋白后,用乙醇沉淀得大蒜多糖,采用响应面法对大蒜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法对大蒜多糖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蒜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5.3℃、提取时间2.25h、料水比1:30g/ml、提取1 次,在此条件下,多糖实际提取率为61.45%。大蒜多糖是一种以果糖为主的杂果聚糖。  相似文献   
8.
叶黄素不溶于水,微溶于植物油,有限的溶解性和对氧化的高敏感性,阻碍了合成得到的粗产品在食品和饲料染色中的直接使用,为增加得色量并增加可吸收性和生物利用率,必须将活性物质的粒径减小到10μm以下,甚至有的达到了纳米级,因为叶黄素的着色效力和生物利用率与其在介质中的粒径和分散性直接相关,为此本文研究了以叶黄素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油、溶解温度、时间、喷雾干燥工艺对微囊化叶黄素产品的影响,确定了瞬时高温油溶和喷雾冷凝法微囊化叶黄素新工艺;并通过正交实验,从产品感观质量和稳定性入手,确定了合理的水溶性5%叶黄素微囊化产品配方,解决了高含量叶黄素产品的稳定性、异构和高脂溶难吸收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棕榈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利于后续提取天然VE。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甲酯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棕榈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7.5∶1,催化剂用量1.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棕榈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率达到96.7%。真空蒸馏后,棕榈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产物中天然VE含量从1.26%提高到8.20%。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