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根据明珠号FPSO污水处理流程的实际情况和操作要求,在节约费用和利用现场有限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优化办法,有效利用除油水舱舱容,改变加气浮选器和核桃壳过滤器的部分流程,使处理流程更加合理,更好地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渤海X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海域,属于疏松砂岩油藏,且原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目前,该油田注聚区受效井日产油626m~3,日产液5707m~3,含水89%。在生产中发现,老受效井已经出现"产出端堵塞严重,产液下降严重"等问题,一直干扰油田产量指标的完成。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在整体分析X油田驱油剂、地质类型、地层压力的基础上,跟踪了每口产液下降井的生产动态资料并筛选出同时期产液下降较严重的井,利用显微镜观察、抽提物检测分析、固体组分检测分析等实验方法综合分析了堵塞物成分,总结出了堵塞及储层伤害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研究发现,原油胶质、沥青质、少量聚合物包裹在出砂微粒周围,乳化增粘又加重疏松砂岩出砂程度,形成大量粘塑性油砂颗粒堵塞地层;同时,残酸中的Al~(3+)或Fe~(3+)等高价离子,形成了铁盐、铝盐、氟化物等无机垢沉淀堵塞地层,即出砂和结垢是导致堵塞的根本原因。在明确临界流速、生产压差的同时,针对疏松砂岩做好深部稳砂,实施"有机无机交替解堵+化学固砂"的措施,防止砂粒解堵后再次运移、延长解堵有效期的解堵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上油田聚合物驱产出液处理所面临的设备处理效率低、药剂加药量大等问题,以海上终端处理厂含聚采油污水处理工况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设计的强化混凝试验装置,开展混凝技术处理含聚污水的工艺优化研究,以期提高含聚污水处理效率,节省药剂使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含聚采油废水与其配用的清水剂存在一个最适宜的混合程度,现场条件下通过添加管道混合器、增设弯管及提升流速来增加混合强度可以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但随混合强度继续提升会使生成的絮团打散,从而降低清水剂的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工业化开采的页岩气资源主要来自海相沉积地层,但是陆相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也已取得了重要突破。而海相页岩与陆相页岩的沉积环境不同,其对应的岩石孔隙结构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以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和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陆相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定性观察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结合低压氮气吸附法和高压压汞法定量表征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对比海相页岩与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基质中粒间孔隙主要以颗粒边缘孔的形式存在,可见少量粒内溶孔和晶间孔,发育大量气泡状和线状纳米级有机孔;(2)长7段陆相页岩内部含较多的片状黏土和云母片间的狭缝型孔隙,有机孔发育较少,且多为干酪根演化生烃后残留的数百纳米到数微米的宏孔;(3)3~30 nm的孔隙对总孔隙体积贡献最大;(4)龙马溪组页岩微孔、细中孔和微米级宏孔占比远高于长7段页岩。分析认为: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由于脆性矿物含量、热成熟度和有机质丰度都较长7段陆相页岩高,整体上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度和氮气吸附孔体积均远远大于长7段页岩。  相似文献   
7.
目前渤海油田多数注水井注水层位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采用常规工艺笼统酸化,酸液进入的只是吸水较好的层,改善的只是个别小层,不吸水或者吸水差的小层改善力度很小,甚至得不到改善。针对这类注水井,采用了暂堵分流酸化技术,研制的水溶性暂堵剂SZD-01,暂堵率大于97%,水溶率大于95%,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5%。通过在渤海油田注水井的应用,证明了该暂堵剂能有效控制不同酸化层位的吸酸强度,调整地层吸水比例以达到均匀吸水。  相似文献   
8.
目前渤海油田小通径分层注水井内通径仅82.55 mm,该通径的分注井只能采用常规分层注水工艺,存在分注层数受限、测调效率低、占井时间长等问题,不满足当前精细注水的需求。为此,开发设计了针对渤海油田小通径注水井的验封测调一体化分注工艺技术。该技术突破注水层数限制,可实现一趟电缆下入,实时监测井下不同注水层位的温度、流量与压力,并进行水嘴实时调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一次验封测调成功率达97.3%以上,分层验封效果可达90%以上,分层配水合格率在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小通径注水井的多层分注、高效测调、水井测试等问题,满足了海上油田小井眼小通径注水井精细化注水的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9.
渤海高渗高孔油田酸化分流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已开发的最大的海上高孔高渗稠油油田-绥中36-1油田层系多,油层厚,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层间渗透率差异大,酸化注酸时不同层吸酸能力十分悬殊,岩石胶结疏松等特点,提出了一套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的酸液分流技术,研制出了适宜于该油田的酸化分流剂,进行了系统地试验评价和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筛选的分流剂能够有效实现该油田酸化酸液合理分流,酸化后能够溶于产出液中,对储层无负作用。采用该分流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层酸化中布酸问题,显著提高酸化效果。此外,该分流剂的应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油井含水率。该项分流技术现场应用简单、方便,已在渤海绥中36-1油田和其他油田获得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该技术对于类似油田酸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义刚 《酿酒科技》2010,(6):120-120
值此<酿酒科技>创刊30周年之际,我作为酿酒界的一员特向全体编委编辑老师们表示崇高敬意,对其在酿酒行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绩表示衷心祝贺. 创刊于1980年的<酿酒科技>,经过30年的精心打造,创新办刊模式,在全体编委和全体编辑老师的辛勤耕耘下,在全国酿酒同行的厚爱和关怀下,引领全国酿酒行业科技大发展大繁荣,功勋卓著,硕果累累,成为酿酒界的龙头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