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豆腐生产中不同制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腐是中国的传统豆制品,本文研究三种不同的制浆工艺对豆腐和豆浆营养价值、豆腐出品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过滤对保持豆腐和豆浆营养价值、提高豆腐出品率和感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而冷过滤的作用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2.
卢义伯  李锋 《食品科技》2006,31(2):25-27
将HACCP(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的原理应用于传统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突破了HACCP仅在危害分析及关键点的范围,将关键点拓宽到影响产品质量、出品率、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的各个方面,为生产过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供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沟帮子熏鸡是锦州驰名的百年美食,其对原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采用了现代化的加工设备与工艺,使产品的色泽及口感稳定,并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4.
泡椒牛肉加工工艺及工业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椒牛肉工业化的制约因素是口感硬、发酵时间长和保质期短等问题,通过酶嫩化技术、化学嫩化技术的应用,并结合注射滚揉工艺,明显提高了产品的口感;通过乳酸茵发酵技术的应用缩短了发酵周期,提升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并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低温杀菌技术、辐照杀菌技术、复合保鲜技术以及HACCP控制体系的应用,在提升嫩度的同时明显提高了产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5.
臭豆腐发酵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义伯  潘超  祝义亮 《食品科学》2007,28(6):246-249
采用定性培养和定量培养的方法,从臭豆腐发酵乳液中分离筛选出优势菌种,并采用菌种鉴别试纸条进行鉴定。分析表明,荧光假单孢菌是臭豆腐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霉菌在臭豆腐发酵乳液中数量远小于细菌,实验结果为臭豆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天然食用色素红曲红、胭脂树橙、胭脂虫红的紫外吸光特性,光、热稳定性及护色剂β-胡萝卜素、异VC钠、VC、柠檬酸对三种天然色素的护色效果。红曲红、胭脂树橙、胭脂虫红最大紫外吸收峰波长分别为:440±5、455±5、515±5nm。热稳定性次序为:胭脂虫红>红曲红>胭脂树橙。通过单一护色剂对色素光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VC对红曲红及胭脂虫红护色作用最强,异VC钠对胭脂树橙的护色作用最强。通过单一护色剂对色素热稳定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对红曲红、胭脂树橙护色作用最强,VC对胭脂虫红护色效果最强。通过两种护色剂1∶1复配实验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与异VC钠复配对红曲红及胭脂树橙的护色作用最强,柠檬酸与异VC钠及异VC钠与VC复配对胭脂虫红护色效果均较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复合点卤剂添加于内酯豆腐中,研究了不同添加比例和成型温度对豆腐制品的韧性、切面光滑度、组织口感的影响,确定了复合点卤剂最佳配比为MgCl2:CaSO4:GDL:YR008=1:1:1:3,最佳蒸煮温度为:65℃/50min~85℃/50min。  相似文献   
8.
大豆酸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提高豆浆附加值及应用研究的角度,研究了大豆酸奶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确定了大豆酸奶加工过程中辅料添加量、均质、发酵等重要参数.分析数据为大豆酸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盐水鸭生产中成熟、复卤及杀菌3个环节,重点介绍了延长货架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上述环节对品质影响的机制以及盐水鸭生产中可能的改进工艺——宰后冷却、滚揉和冷杀菌技术。  相似文献   
10.
肉类嫩化机制及嫩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肉类嫩化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影响肉类嫩化效果的因素。同时对肉的嫩化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并对肉类嫩化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