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四川省会东县满银沟铁矿尾矿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省会东县满银沟铁矿选矿厂尾矿的基本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尾矿通过重选和生产建筑用砖的利用途径,极大的回收尾矿中的有用成分,充分利用尾矿中的固体组分,来减少固体废物对耕地的占用和对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
探讨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毛酸浆中的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考察显色剂用量以及加入显色剂后放置时间对毛酸浆总黄酮测定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毛酸浆果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毛酸浆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的条件为:5%Na NO2溶液0.8 m L,混匀放置2 min后,加10%Al(NO3)3溶液0.8 m L,混匀,继续加4%Na OH溶液6 m L,定容混匀后立即在335 nm下测其吸光度。在此条件下,芦丁标准溶液在0~0.002 4 m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间的回归方程y=289.02x+0.008,R2=0.999 5。该测定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83%,稳定性、精密度以及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4%,0.29%和2.9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用于毛酸浆果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毛酸浆发酵期间非酶褐变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毛酸浆发酵期间非酶褐变的原因,在毛酸浆果浆中同时接入酵母菌和乳酸菌,以通径系数分析方法,研究发酵期间各影响因素对其非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发酵条件下,还原糖对色差ΔE值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还原糖和氨基态氮的交互作用是决定色差ΔE值的第一决定因素。试验表明Maillard反应是毛酸浆发酵期间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毛酸浆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然发酵、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先后顺序接种发酵、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同时接种发酵等不同发酵工艺制备毛酸浆酵素,并对其发酵过程中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研究,初步评价不同发酵工艺对毛酸浆酵素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酵工艺制得毛酸浆酵素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发酵第22天,与自然发酵相比,3种人工接种发酵制备工艺的毛酸浆酵素的还原力分别提高了30.74%、27.27%和39.83%;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22.94%、15.49%和26.74%;SOD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2.93%、39.37%和56.80%。其中,酵母菌和乳酸菌同时接种发酵的毛酸浆酵素产品抗氧化性最好,还原力最高达1.051,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达30.97%,SOD酶活性最高达409.52 U/mL。  相似文献   
5.
以毛酸浆为原料,同时接入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在25℃、30℃和37℃条件下对其进行发酵,研究毛酸浆发酵过程中与非酶褐变有关的指标总多酚、还原糖、维生素C(Vc)、褐变度(BD)、5-羟甲基糠醛(5-HMF)、氨基酸态氮和色度(L*、a*、b*、?E)值的变化,分别用零级、一级和联合动力学模型分别对其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25℃、30℃和37℃发酵条件下,用联合模型能更好解释5-HMF、褐变度、还原糖、Vc、总多酚、氨基酸态氮和?E的动态变化,联合模型拟合程度均优于一级模型和零级模型。同时,对发酵过程中5-HMF和BD这两项重要品质指标的回归分析表明,二者呈现良好的线性函数关系,说明5-HMF含量的变化可以预测其对应温度下的褐变程度。5-HMF积累反应活化能为36.299 k J/mol,非酶褐变色素物质的积累反应活化能为12.287k J/mol,表明非酶褐变反应速率非常大,毛酸浆发酵中很容易发生非酶褐变反应。  相似文献   
6.
从马齿苋中分离纯化出2种多糖组分POPⅡ和POPⅢ,为了解其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对在足趾皮下接种荷Lewis肺癌的小鼠腹腔给药,马齿苋多糖POPⅡ和POPⅢ各分别以50、100 mg/kg(以体质量计)剂量腹腔注射10 d,以环磷酰胺为抗肿瘤阳性对照、云芝糖肽为提高免疫力阳性对照、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50、100 mg/kg剂量的马齿苋多糖POPⅡ和POPⅢ对Lewis肺癌荷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5.10%、41.01%和36.91%、45.11%,两者与阴性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免疫实验表明,马齿苋多糖POPⅡ和POPⅢ对荷Lewis肺癌小鼠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毒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二者均能显著提高NK细胞活性,与阴性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同时,POPⅡ和POPⅢ能促进荷瘤小鼠淋巴细胞的转化,刺激指数均在1.27~1.33之间,两者与阴性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此外,马齿苋多糖POPⅡ和POPⅢ均能提高正常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因此,马齿苋多糖POPⅡ和POPⅢ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沙棘酒中总多酚含量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没食子酸作为对照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沙棘酒中总多酚含量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沙棘酒中总多酚含量的最优条件为:Folin-Ciocalteu试剂1 mL,蒸馏水5mL,7.5%Na_2CO_3溶液3mL,在30℃下避光反应1h后,测定其在735nm处的吸光度,总多酚含量在0~2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测定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64%,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6%,0.22%和2.63%。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棘酒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毛酸浆为原料,同时接入酵母菌和乳酸菌,在25、30 ℃和37 ℃条件下对其进行发酵。以褐变度(browning degree,BD)为指标,检测其在发酵过程中引起非酶褐变的抗坏血酸(VC)、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l,5-HMF)、多酚、还原糖、氨基酸态氮等化学组分的变化。采用通径系数分析方法,解析毛酸浆发酵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25、30 ℃和37 ℃等不同发酵条件下,毛酸浆发酵液中5-HMF含量、还原糖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等变化与褐变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在25 ℃发酵条件下,5-HMF含量对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5-HMF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交互作用是决定褐变度的首要因素;在30 ℃发酵条件下,氨基酸态氮含量对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5-HMF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交互作用是决定褐变度的首要因素;在37 ℃发酵条件下,5-HMF含量对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同时,也是决定褐变度的首要因素。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是毛酸浆发酵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